朱新建访谈录(三) 揭开艺术家神秘面纱

        作者:核实中..2009-12-07 15:57:24 来源:网络

        主题:揭示中国画的内涵,现代人与中国画的关系,关于时代精神与笔墨精神……

        地点:南京江宁二十一世纪现代城朱新建公寓。

        人员:当代新文人画代表人物、南京书画院一级美术师朱新建,民间美术观察员、八面来风堂堂主笑阳。

        笑:你从八十年代开始,在画坛上创出个人风貌,的确不容易,你对自己的中国画,或从大的方面来讲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怎么看?
        朱:这话比较难讲,作为一个艺术家,画画也好,写作也好,跳舞也好,就人文学科而言,需要很强的自信,假如自信不够,就没办法弄下去。它不像一个硬学科,有固定的标准,很容易衡量对与错、好与坏。假如你去采访一位艺术家,他总认为自己不错的。如果他认为自己不好,在这条路上就没得办法走下去。所以,自己评价好与不好,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他认为自己的东西不好,他这样画、这样搞,干什么呢?
        能不能这样理解:首先,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游戏发展到今天,肯定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这一艺术门类其价值在哪里呢?文人画家相对职业画家而言,绘画题材、绘画技法不是很讲究,特别强调自我,譬如书法的造诣、文学的修养、性情的陶冶等等。文人画这个词,本身不带褒贬。文人画不以技巧、功夫为重,而以揭示内心情感的深浅为主,把笔墨作为表达自己心境的一种途径。文学创作主要是题材,写一个高尚的、或写一个平常的,而文人画至于画什么是无所谓的,不是强加的内容。譬如画梅、兰、竹、菊,代表人格、情操,其实这些题材什么人都可以画。文人画是通过毛笔的运行轨迹,来直接传达心灵感受的东西。比方讲,有的人笔墨很讲究、很严谨,就能反映出这个人的处世、人生态度很严格;有的人很冷涩,不喜欢世人来褒奖;有的人很自我;有的人很平淡、清高,不是他画的一棵树平淡或者清高,完全在他的用笔、用墨中表现出来。
        笔墨直接表现为反映心情的一种载体,并不在于题材、形式等等,而在于笔墨本身的快慢、轻重缓急、干涩浓淡等等境界,来塑造自己的艺术形象,反映自己的价值趋向、价值观念,这是文人画最重要的东西。假如把这些东西去掉,就不能叫文人画。从这个角度看,到八四、八五年我走出来这几年,中国画坛笔墨有自己形象的极少,都是一些题材的翻新。打个比方说黄胄,人画得很像,造型能力很强,可方法还是原来的。开句玩笑讲,唱的还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只不过把词换换,音质、音色还是老样子。一支歌动听是它的音色,拨动心弦的是它的旋律。现在一些小青年听美国的摇滚,就是一句歌词听不懂,仍然有滋有味、为之陶醉。那么画也是一样的,关键在于笔墨里面的学问。从八十年代始,起码我在这方面比较注意。笔墨表现为一种人生态度,玩世不恭,比较轻松,比较自我,其实我画的还是生活中的内容,可能画了一些不穿衣服、或者衣服穿得比较少的,其实就题材而言,当时画的人也很多,这是无关紧要的,紧要的是笔墨有没有自己的形象。我的笔墨形象比较松散,以当时的人看来没有多少社会责任心,是纯个性的一种表达,而这种表达当时来说又很感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么一直到今天,我以为,其实笔墨大家都在讲,但以我个人的观点,有些人的笔墨是在卖弄,让人感到他很有学问、很有功底,有的时候急于让大家承认,比较功利,这一点我觉得是很无聊的。而我个人认为我的笔墨还是在抒发个人的一种感觉、一种情绪,更真实、生动一点,如此而已。就这一点,在当今画坛还是有我个人特点的。

        笑:自信对艺术家来讲很重要,但我接触的,很多人认为自己就是大师、龙头老大、全国第一,难道他心中没底数吗?这一点我难以理解。
        朱:我觉得这个很正常,你认为这样是最好的,而他正在坚持这样画下去,假如他认为另外那样画下去好,他就会去画另样的画。可能也有部分人认为别人画的比他好,但又不愿意承认,这个承认是很痛苦的。因为画画也没有一个固定标准,一个艺术家确实比较困难来证明谁是最差的。有人就自圆其说,自己是最好的。

        笑:这里我想有两层意思:首先有人认为花几十年创造出个人面目,这种面目高与低暂且不论,但就个人来说不想再去改变了。另一类是看到别人有什么创新,拿点过来搞拼盘艺术。
        朱:这类人可能对原来自己的东西不尽满意,看到新的信息比较感兴趣。至于自信与不自信,都是正常存在的一种心态。比方说大多数人长得不是很出彩,倾城倾国的人毕竟是少数。中国自古出了美女西施与貂禅,假如世上的女子一样美,那么西施就不成为西施,貂禅也就不成为貂禅。在这个游戏里面,我们说大多数参与者,理解深刻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肤浅的、表面的相对比较多一些,这很正常。

        笑:搞艺术的人,在考虑中国文化艺术的走向与发展吗?
        朱:庄子有句话:“与夏虫不可言冰”。就是说有一种虫子,经过夏天、秋天,刮秋风就死了,你硬要跟它谈冬天,它压根没这种感受。没经过冬天,怎么能理解冰的含义。他就到这个程度,你硬要跟他讲另外一个程度的事情,你说难受不难受。所以,大多数参与这个游戏的人,理解是不一样,也没有必要去强求于人。

        笑:我倒不是说,一定要别人怎么怎么样,但我想我能做的工作,就是引导,营造高品位、高格调艺术欣赏的氛围。
        朱:那我要讲这样一个事情:我们去欣赏一幅中国画、一件艺术品,尽可能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这个人的职务,比如说拿过什么奖,这种名头,里面有很多外人不了解的东西。而应该更多地注意艺术内在本质的内容、真情实感的东西,更真诚、更朴素去理解,从而来提高生命的质量。一般来说,尽量少关注人的外在的东西,而要看作品的语言是否很真诚、朴素、生动,别管人家说他好与不好,或是那个权威怎么怎么评价。

        笑:中国画发展到今天所产生的变化,怎样去看?
        朱:人这一物种,从远古到现在,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个命题很难解决。比如说从宋朝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在生理上有没有变化,但他的外部生存环境已经变化非常大了。所以我们不要讲生存条件,这个变化太大了,生理上我们也不讲,几乎没多大变化,当然跟新石器时期的人比有些变化,跟类人猿比生理上有很多数据变化了,但变化也是有限的。我们不妨取一个中间因素的东西来看,人的精神生活,是不是比古人更丰富了,更有意思了,这也很难讲。我们拿现在的人同古代的人比,是否更散淡了,还是更庸俗了,不太好讲。所以,我们要说一个艺术游戏的门类,是在发展,或者说以后怎么怎么样,这种思维模式,好似过去搞政治运动,形势一片大好,越来越好啊!
        中国画这种形式产生于中国的农业社会、封建社会,一代一代人这么玩,而且想继续这么玩下去。按这种形式玩下去的结果,终于有一天是玩不下去了,那么我们就得重新寻找一种新的游戏方式,发现一种新的价值趋向,这一点肯定是有好处的。但人肯定是不变的,不管物质条件怎么发展,人还是需要精神财富,否则是相当可怕的。人丢掉精神因素,不过比猪狗吃得更好一些,仅此而已。我以为,艺术在以后人类社会生存中,会越来越占有重要的位置。


































        笑:中国人与中国画有什么联系,艺术与人性又有什么关联?
        朱: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优秀灿烂,由此产生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中国画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儒、释、道精神基础上的一个艺术门类,艺术是人性本质的东西,是人们精神的食粮。我在北京大学讲课时讲到这样一个问题,人肯定是寻找快乐的,这是不可逆转的。你吃白米饭香,今天给你吃,明天还想吃。如果让你吃带糠的米,带稻壳的米,跟你说死了营养怎么怎么丰富,你还是不肯吃。人不可逆转地去追求安乐、享受,并被内心的力量所驱动。比如青年人很想讨好异性,他不可能是为了繁衍后代。正因为有很多这种追求,导致社会不断向前进化。比如说我们最早用树枝、茅草搭个窝,风吹雨淋了我们就不住,后来我们就搭间屋,越搭越实用、美观,建筑就在发展。事实上,所有的这些发展越来越快,快到我们已经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毫无节制地攫取,失去了自然的平衡,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很可怕了。但是不是因为这一切,人们追求享乐的速度就会放慢?其实不会,而且会越来越快。并不是人吃好了,穿暖了,就知足了。人类的发展就是靠这股力量,但也会毁在这上面。
        老子、庄子早就提出过这个问题。鼓励人的超前消费,鼓励人的享乐情趣,能够刺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件最好的事情,有一种东西得到很深层次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可以低耗能,甚至不耗能,就是参与艺术这一游戏。比方说,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好似车的动力,而动力不是越大越好,这个车假定限制时速是100公里,可当时速达到200公里、300公里……等等,又没有减速装置,我看谁还敢坐,不等于坐在一个炸弹上。那么,艺术、审美等等学科,其实就是这个车的刹车、减速功能。所以在飞速行驶时,刹车、减速也应该发挥作用。我觉得中国画在眼前的功能上,比所有的艺术门类更能发挥作用,可以减缓你对物质无限制的苛求。中国画鼓励的不是感官的享受,鼓励的不是品读,而是亲近自然,内心的安宁。我个人认为,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一剂药相当好,应该是中国人类发展必备的润滑剂。


































        笑:前段时间江苏组织“现代·都市水墨画展”,这能否说是艺术家的生命状态及现代人精神生活的缩影呢?
        朱:我一直认为画画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画到什么程度。题材只能作为一个事由,借这个由头提高一下大家的兴趣,如此而已。你去画现代城市也好,画古代农村也好;画青菜也好,画萝卜也好;其实都是一个载体。就像唱歌一样,你唱《好一朵茉莉花》好听,唱《康定情歌》也会好听的。你去唱一棵草、一朵花,并不是一朵花好听,大家都去唱花,不去唱草。我觉得题材都是无所谓的,关键是你发自内心对这个旋律、这个音调有兴趣,你就去唱好了。

        笑:当前诸如《城市水墨》、《水墨实现》等等一系列美术活动,能不能说把握了艺术发展的脉搏呢?
        朱:当然他们是努力想这么做,是想在这一方面有所作为的一种现象。因为他们想不落后于时代,才想这么做。当然我个人认为,仅仅是题材的变化,跟时代没什么多大的关系,也解决不了美术在这个时代的问题。

        笑:我经常听人谈到笔墨精神就是时代精神,那么什么是艺术的时代精神呢?
        朱:我个人以为,这个命题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为什么要强调时代呢。比如我是现代人、中国人,这都没有错。艺术不以新、旧论高低,也不以题材大小论成败,艺术只以深浅论英雄。我只是讲,一味地模仿古人不好,但不是古人不好,而是在于你的创作不是自发的,不是内心真诚的流露。比如说你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你同情弱势群体,这种人的本质不是二十一世纪才有,或者说十八世纪才有,很有可能从猿人就有了,这种人的本质是没有什么新与旧的。比方说你喜欢一匹马、一只鸟,喜欢一片宁静的山水,只不过你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你模仿古书上的一幅画,没有自己的感受,这种东西很讨厌,那么同样你去模仿一些时髦的东西,难道不是一样的讨厌吗?

        笑: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又怎么理解?
        朱:这个话讲得又过于简单了些,这个话不用讲,就像艺术是活着的人创造的,这不等于是废话。哪个人不在现实生活中,你呼吸、吃饭、上厕所、睡觉等等,这就是生活。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本身是不错的,是由于这样的口号,会引发很多别的问题。二、三十年前提出的观点,要是再这么讲,就会引来你生活健康不健康,是不是跟广大群众打成一片等等,比如说实验室也是一种生活,大学课堂也是一种生活,谁不在具体的生活之中。

        笑:对一个艺术家而言,写生、体验等等是不是一回事?如看佛教的书,体验庙里的生活,这同在大自然中写生、寻找灵感有没有联系?
        朱:写生,就像佛家法门里的一种。一对一的写生,中国画有的时候不是一对一的,但是也不排除一对一写生,所以这些都不重要。就像我们现在研究一个和尚,究竟应该穿有领的、或者无领的衣服;应该穿灰颜色的、或者黄颜色的衣服,这些都无关紧要,关键看他能不能开悟。有时我也一对一的写生,至于有人喜欢另一种办法,这有什么关系呢?比方有的人吃面食能饱,有的人吃米饭能饱,有的人没有面包吃就火急火燎的,因为他很想吃面包,有的人没有馒头吃他就不快活,总之目的是一个饱字,途径不一样罢了。

        笑:有朝一日,中国人登上月球、星球了,中国画去画月球、星球上的内容,他写生的东西是不是新的东西了?
        朱:他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新的东西,但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好的。比方说我现在画方形的头、随形的鼻等等,肯定是新的,别人没这么画过,那这种新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吗?我看不一定。“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只不过往这上面努力、追求。就中国画而言,新的一定比旧的好,我看不见得。任何物象的东西都是一种载体,艺术家需要通过这样的载体,来传达你个人的心境、情绪,或忧思、或宁静,喜怒哀乐等等。

        笑:到底什么叫“新文人画”,文人画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一个“新”字?
        朱:这不过好似一个人的名字,说具体点,就是玩这帮画的人,起这样的名字,如此而已。那我为什么叫朱新建,怎么新,怎么建,当时就起了这个名,没多少含义。就实际意义而言,假如这批人坚持用这个名字去画画,而画出成绩来了,那么实际意义就大了。假如这批人画画也不过如此,没多大能耐,这个名就不会有多大影响。鲁迅这个名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鲁迅写了很多好文章,人们才记住这个人。

        笑:平时有人叫你新文人画代表,或被誉为画坛怪才、奇才之类,你怎么看呢?
        朱:我自己认为没有多少价值与意义,当时因为参加这些活动,大家又都是朋友。代表、怪才、奇才其实是没什么道理的,你凭什么说你画得一定比别人好。比如说,你们要写上代表、怪才、奇才,是市场操作的需要,或者搞什么展览,硬要这么讲,我也管不了。好似有的人喜欢吃辣的,有的人喜欢吃甜的,这都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客观存在。有些朋友需要进行一些运作,用这样一些形容字来套,我硬要不肯,也蛮杀风景的。所以这个事情也带几分不认真,带几分调侃,真要认真起来,我怎么会认为这是真的呢!

        笑:社会上一些书画、艺术家,自誉为猫王、虎王、猴王等等,或者注册什么牡丹王商标之类,你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朱:这些都无所谓,他愿意这么讲就让他这么讲好了。就像猴王电池,这个企业要取产品名称,你凭什么不让取猴王这个名字,人家取名猴王产品好卖。至于画家画什么画种去注册什么商标,我觉得这个没有道理。你凭什么叫牡丹王啊,平时随口讲讲、玩玩还可以。比如说《水浒》里面,一丈青孙二娘,真有一丈高,我看不见得。什么智多星、神行太保等等,人们随口叫叫而己,有这么几分特点,愿意这么叫,就叫出来了。我看画画去注册商标,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注册商标实际上是大工业生产,起一个这样的名字,是为了区别其它的产品。比如说牡丹牌香皂,这个产品出了什么问题,由这个生产厂家负责。画什么画,就像你长得最胖、最瘦、最漂亮等等,这个注册什么呀!比如说把我生的女儿去注册,说是全国最漂亮的女儿,你说这有什么意义呢?

        笑:时下官方、民间展览层出不穷,你个人对官方组织的展览怎么一个态度?
        朱:美术活动本来就不需要政府、官方来组织,中国美术界的这种官方活动,其实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延续下来的一些做法,这种做法随着计划经济的退出而慢慢地消失。你的作品出来有人看、有人喜欢,市场就大;你的作品出来,没人喜欢、没人看,市场就小,当然市场小不一定作品本身不好。至于我倾向于什么活动,最好有那么一个人,能判我二十年,不让我出去,让我整天在画室里画画。到目前为止,要么单位规定要参加的,完成任务而已,要么是朋友邀请的,人情难却,如此而已。至于各种美展评奖,这个好东西大家都想去捞,我花那么大精力挤破了头,我傻啊!再说现在这些展览评奖,裁判员、运动员都是美协掌权的人,他们先跑了几圈,再让你跟在屁股后面,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家里下下棋、画点画。

        笑:前几年,全国的文化大省评选十大画家进京展览,江苏也在其中,这件事你想过没有?
        朱:我肯定是没想过,因为就算我想死了,也不会有人来评我,就是评上我,也不会给我带来多少实际上的好处,那么我就不会去想这件事。我也不能说这事不好。据说这件事是原中央某个领导想出来的,这事本身就蛮外行的、蛮无聊的,下面这些人也跟着外行、无聊。至于这里面的明争暗斗,就更无聊了。参加的人从中得了些好处,都是眼前的利益,跟艺术本身价值没什么关系。

        笑:你跑了国内外很多地方,就中国当前文化经济人、艺术品市场而言,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朱:本身中国市场这个字就很嫩、很不成熟。别说艺术品市场,就说当前比较热门的房地产、股票、期货商场,又怎么样呢?都很不成熟。我想可能需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相对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当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投资、升值、获利这个规律规范不够,老练程度也不够,很多东西现在是有价无市,假冒伪劣随处可见。玩艺术重在一个玩字,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要靠眼光、胆量、气度等等。不像黄金,100元一克买进,加5元、10元就可以卖了。但艺术品不一样,伸缩性比较大,有的艺术品你买进三、五年不一定卖得掉,可有时候一下子会赚很多。比如说一张画你500元买进,过几年可升值至5千、甚至1万元,本身利润的空间比较大,诱惑力就会大,这样的事也没办法规范。

        笑:现在我自封了两个名头,一个是职业文化经纪人,部队退役后没有什么职业了,仅靠玩文化艺术混口饭吃;另一个就是当代美术观察员,没有什么头衔,就观察观察吧。
        朱:我觉得前面的定语,都可以换成民间,会更有意思,别人也容易接受。其实职业并不代表你高,假如你换成民间,调子放低一些,反而可信,格调高。我个人认为,如果用两个民间不妥的话,你就叫自由文化经纪人、民间美术观察员更好些,也很实在。

        笑:我还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些画家身边围着一些爱好者、追随者,可这些人对艺术一知半解。有人就戏言:画家的心态最好是不让别人懂,懂了就不买他的作品了。你从画家的观点出发,有没有这种可能?
        朱:我觉得从主观上讲,不会故意去设置这种障碍。假如是故意的,那肯定是一个比较傻的人。那么有的画家不肯多解释,可能是这些画家自己也解释不清楚。中国画这个东西,你一定要用逻辑的东西去讲,不是很容易解释清楚的。中国画不是解说的,是体悟的。

        笑:艺术家是想方设法掏别人口袋里的钱呢,还是努力让读者读懂你的作品开心。
        朱:那我想应该来说还是能让读者读懂自己作品的人多高兴一点。当然有很多画家自己懂画懂到什么程度,也是很难说清楚的。对我个人来说,最好是能读懂我的作品,又能给我钱。钱哪个都要,哪个不要呢。自信的画家,可能会让别人懂画,也有些不自信的,故意装出高不可测的样子,好似没钱的老板装出有钱的模样,都是一个道理。

        笑:还有的人认为艺术是骗术,艺术家是大骗子,怎么看这种观点。
        朱:什么是骗术,我们就很难讲了。假如你花了钱,实质上拿到物质上的好处,那才叫不骗的话,艺术不会给你物质上的好处,却能够给你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我觉得永远不能叫做骗子。有的可能认为这个东西不高级,花大价钱买了,感觉上当受骗了。所以这个游戏是需要耐心,慢慢去玩的。这跟下围棋是一样的,你觉得下这一步棋,对了还是错了,看你跟谁下了。艺术也一样,没什么正确的、错误的,关键是你自己怎么去把握。

        笑:现在有些艺术评论家,看到画家挣钱多心里不平衡,说写文章也很苦,付出的劳动不比画家少。大家都放在利益的天平上,造成你给我钱,我就给你写,钱给多了,就吹大一些、玄乎一点。
        朱:这是市场规律的问题,假如这个人很有水平、很有学问,的确能写出出彩的文章,收费高一些也是合理的,只要有人请你写,毕竟人家也要生存。假如只要给钱,就乱讲话,最后就没人信了。

        笑: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调整自己,有些活动基本上停下了,过去一直在向外求,现在很想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做点学问,这是否是一对矛盾。
        朱:我个人这样以为,打个不准确的比喻,假如你是一名坐台小姐,你什么人都玩,玩到最后谁也不跟你玩,也就挣不到钱了。可你天天在家诗、琴、书、画,谁找你玩你都不玩,最后可能有一个很有钱的大老板,倾家荡产来找你。任何事情其实也一样,你自己的质量不提高,仅靠数量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只有你个人的质量提高了,地位也就不一样了。凡事从小事情做起,不要急于求成,要下恒心把基础打牢。在考虑做事方案之前,首先要考虑别人的利益,才能团结大家一块做点事,你成功的希望就会更大一些。
        笑:谢谢!下次有机会你们全家上宜兴再聊。

































        笑:中国人与中国画有什么联系,艺术与人性又有什么关联?
        朱: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优秀灿烂,由此产生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中国画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儒、释、道精神基础上的一个艺术门类,艺术是人性本质的东西,是人们精神的食粮。我在北京大学讲课时讲到这样一个问题,人肯定是寻找快乐的,这是不可逆转的。你吃白米饭香,今天给你吃,明天还想吃。如果让你吃带糠的米,带稻壳的米,跟你说死了营养怎么怎么丰富,你还是不肯吃。人不可逆转地去追求安乐、享受,并被内心的力量所驱动。比如青年人很想讨好异性,他不可能是为了繁衍后代。正因为有很多这种追求,导致社会不断向前进化。比如说我们最早用树枝、茅草搭个窝,风吹雨淋了我们就不住,后来我们就搭间屋,越搭越实用、美观,建筑就在发展。事实上,所有的这些发展越来越快,快到我们已经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毫无节制地攫取,失去了自然的平衡,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很可怕了。但是不是因为这一切,人们追求享乐的速度就会放慢?其实不会,而且会越来越快。并不是人吃好了,穿暖了,就知足了。人类的发展就是靠这股力量,但也会毁在这上面。
        老子、庄子早就提出过这个问题。鼓励人的超前消费,鼓励人的享乐情趣,能够刺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件最好的事情,有一种东西得到很深层次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可以低耗能,甚至不耗能,就是参与艺术这一游戏。比方说,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好似车的动力,而动力不是越大越好,这个车假定限制时速是100公里,可当时速达到200公里、300公里……等等,又没有减速装置,我看谁还敢坐,不等于坐在一个炸弹上。那么,艺术、审美等等学科,其实就是这个车的刹车、减速功能。所以在飞速行驶时,刹车、减速也应该发挥作用。我觉得中国画在眼前的功能上,比所有的艺术门类更能发挥作用,可以减缓你对物质无限制的苛求。中国画鼓励的不是感官的享受,鼓励的不是品读,而是亲近自然,内心的安宁。我个人认为,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一剂药相当好,应该是中国人类发展必备的润滑剂。


































        笑:前段时间江苏组织“现代·都市水墨画展”,这能否说是艺术家的生命状态及现代人精神生活的缩影呢?
        朱:我一直认为画画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画到什么程度。题材只能作为一个事由,借这个由头提高一下大家的兴趣,如此而已。你去画现代城市也好,画古代农村也好;画青菜也好,画萝卜也好;其实都是一个载体。就像唱歌一样,你唱《好一朵茉莉花》好听,唱《康定情歌》也会好听的。你去唱一棵草、一朵花,并不是一朵花好听,大家都去唱花,不去唱草。我觉得题材都是无所谓的,关键是你发自内心对这个旋律、这个音调有兴趣,你就去唱好了。

        笑:当前诸如《城市水墨》、《水墨实现》等等一系列美术活动,能不能说把握了艺术发展的脉搏呢?
        朱:当然他们是努力想这么做,是想在这一方面有所作为的一种现象。因为他们想不落后于时代,才想这么做。当然我个人认为,仅仅是题材的变化,跟时代没什么多大的关系,也解决不了美术在这个时代的问题。

        笑:我经常听人谈到笔墨精神就是时代精神,那么什么是艺术的时代精神呢?
        朱:我个人以为,这个命题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为什么要强调时代呢。比如我是现代人、中国人,这都没有错。艺术不以新、旧论高低,也不以题材大小论成败,艺术只以深浅论英雄。我只是讲,一味地模仿古人不好,但不是古人不好,而是在于你的创作不是自发的,不是内心真诚的流露。比如说你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你同情弱势群体,这种人的本质不是二十一世纪才有,或者说十八世纪才有,很有可能从猿人就有了,这种人的本质是没有什么新与旧的。比方说你喜欢一匹马、一只鸟,喜欢一片宁静的山水,只不过你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你模仿古书上的一幅画,没有自己的感受,这种东西很讨厌,那么同样你去模仿一些时髦的东西,难道不是一样的讨厌吗?

        笑: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又怎么理解?
        朱:这个话讲得又过于简单了些,这个话不用讲,就像艺术是活着的人创造的,这不等于是废话。哪个人不在现实生活中,你呼吸、吃饭、上厕所、睡觉等等,这就是生活。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本身是不错的,是由于这样的口号,会引发很多别的问题。二、三十年前提出的观点,要是再这么讲,就会引来你生活健康不健康,是不是跟广大群众打成一片等等,比如说实验室也是一种生活,大学课堂也是一种生活,谁不在具体的生活之中。

        笑:对一个艺术家而言,写生、体验等等是不是一回事?如看佛教的书,体验庙里的生活,这同在大自然中写生、寻找灵感有没有联系?
        朱:写生,就像佛家法门里的一种。一对一的写生,中国画有的时候不是一对一的,但是也不排除一对一写生,所以这些都不重要。就像我们现在研究一个和尚,究竟应该穿有领的、或者无领的衣服;应该穿灰颜色的、或者黄颜色的衣服,这些都无关紧要,关键看他能不能开悟。有时我也一对一的写生,至于有人喜欢另一种办法,这有什么关系呢?比方有的人吃面食能饱,有的人吃米饭能饱,有的人没有面包吃就火急火燎的,因为他很想吃面包,有的人没有馒头吃他就不快活,总之目的是一个饱字,途径不一样罢了。

        笑:有朝一日,中国人登上月球、星球了,中国画去画月球、星球上的内容,他写生的东西是不是新的东西了?
        朱:他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新的东西,但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好的。比方说我现在画方形的头、随形的鼻等等,肯定是新的,别人没这么画过,那这种新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吗?我看不一定。“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只不过往这上面努力、追求。就中国画而言,新的一定比旧的好,我看不见得。任何物象的东西都是一种载体,艺术家需要通过这样的载体,来传达你个人的心境、情绪,或忧思、或宁静,喜怒哀乐等等。

        笑:到底什么叫“新文人画”,文人画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一个“新”字?
        朱:这不过好似一个人的名字,说具体点,就是玩这帮画的人,起这样的名字,如此而已。那我为什么叫朱新建,怎么新,怎么建,当时就起了这个名,没多少含义。就实际意义而言,假如这批人坚持用这个名字去画画,而画出成绩来了,那么实际意义就大了。假如这批人画画也不过如此,没多大能耐,这个名就不会有多大影响。鲁迅这个名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鲁迅写了很多好文章,人们才记住这个人。

        笑:平时有人叫你新文人画代表,或被誉为画坛怪才、奇才之类,你怎么看呢?
        朱:我自己认为没有多少价值与意义,当时因为参加这些活动,大家又都是朋友。代表、怪才、奇才其实是没什么道理的,你凭什么说你画得一定比别人好。比如说,你们要写上代表、怪才、奇才,是市场操作的需要,或者搞什么展览,硬要这么讲,我也管不了。好似有的人喜欢吃辣的,有的人喜欢吃甜的,这都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客观存在。有些朋友需要进行一些运作,用这样一些形容字来套,我硬要不肯,也蛮杀风景的。所以这个事情也带几分不认真,带几分调侃,真要认真起来,我怎么会认为这是真的呢!

        笑:社会上一些书画、艺术家,自誉为猫王、虎王、猴王等等,或者注册什么牡丹王商标之类,你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朱:这些都无所谓,他愿意这么讲就让他这么讲好了。就像猴王电池,这个企业要取产品名称,你凭什么不让取猴王这个名字,人家取名猴王产品好卖。至于画家画什么画种去注册什么商标,我觉得这个没有道理。你凭什么叫牡丹王啊,平时随口讲讲、玩玩还可以。比如说《水浒》里面,一丈青孙二娘,真有一丈高,我看不见得。什么智多星、神行太保等等,人们随口叫叫而己,有这么几分特点,愿意这么叫,就叫出来了。我看画画去注册商标,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注册商标实际上是大工业生产,起一个这样的名字,是为了区别其它的产品。比如说牡丹牌香皂,这个产品出了什么问题,由这个生产厂家负责。画什么画,就像你长得最胖、最瘦、最漂亮等等,这个注册什么呀!比如说把我生的女儿去注册,说是全国最漂亮的女儿,你说这有什么意义呢?

        笑:时下官方、民间展览层出不穷,你个人对官方组织的展览怎么一个态度?
        朱:美术活动本来就不需要政府、官方来组织,中国美术界的这种官方活动,其实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延续下来的一些做法,这种做法随着计划经济的退出而慢慢地消失。你的作品出来有人看、有人喜欢,市场就大;你的作品出来,没人喜欢、没人看,市场就小,当然市场小不一定作品本身不好。至于我倾向于什么活动,最好有那么一个人,能判我二十年,不让我出去,让我整天在画室里画画。到目前为止,要么单位规定要参加的,完成任务而已,要么是朋友邀请的,人情难却,如此而已。至于各种美展评奖,这个好东西大家都想去捞,我花那么大精力挤破了头,我傻啊!再说现在这些展览评奖,裁判员、运动员都是美协掌权的人,他们先跑了几圈,再让你跟在屁股后面,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家里下下棋、画点画。

        笑:前几年,全国的文化大省评选十大画家进京展览,江苏也在其中,这件事你想过没有?
        朱:我肯定是没想过,因为就算我想死了,也不会有人来评我,就是评上我,也不会给我带来多少实际上的好处,那么我就不会去想这件事。我也不能说这事不好。据说这件事是原中央某个领导想出来的,这事本身就蛮外行的、蛮无聊的,下面这些人也跟着外行、无聊。至于这里面的明争暗斗,就更无聊了。参加的人从中得了些好处,都是眼前的利益,跟艺术本身价值没什么关系。

        笑:你跑了国内外很多地方,就中国当前文化经济人、艺术品市场而言,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朱:本身中国市场这个字就很嫩、很不成熟。别说艺术品市场,就说当前比较热门的房地产、股票、期货商场,又怎么样呢?都很不成熟。我想可能需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相对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当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投资、升值、获利这个规律规范不够,老练程度也不够,很多东西现在是有价无市,假冒伪劣随处可见。玩艺术重在一个玩字,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要靠眼光、胆量、气度等等。不像黄金,100元一克买进,加5元、10元就可以卖了。但艺术品不一样,伸缩性比较大,有的艺术品你买进三、五年不一定卖得掉,可有时候一下子会赚很多。比如说一张画你500元买进,过几年可升值至5千、甚至1万元,本身利润的空间比较大,诱惑力就会大,这样的事也没办法规范。

        笑:现在我自封了两个名头,一个是职业文化经纪人,部队退役后没有什么职业了,仅靠玩文化艺术混口饭吃;另一个就是当代美术观察员,没有什么头衔,就观察观察吧。
        朱:我觉得前面的定语,都可以换成民间,会更有意思,别人也容易接受。其实职业并不代表你高,假如你换成民间,调子放低一些,反而可信,格调高。我个人认为,如果用两个民间不妥的话,你就叫自由文化经纪人、民间美术观察员更好些,也很实在。

        笑:我还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些画家身边围着一些爱好者、追随者,可这些人对艺术一知半解。有人就戏言:画家的心态最好是不让别人懂,懂了就不买他的作品了。你从画家的观点出发,有没有这种可能?
        朱:我觉得从主观上讲,不会故意去设置这种障碍。假如是故意的,那肯定是一个比较傻的人。那么有的画家不肯多解释,可能是这些画家自己也解释不清楚。中国画这个东西,你一定要用逻辑的东西去讲,不是很容易解释清楚的。中国画不是解说的,是体悟的。

        笑:艺术家是想方设法掏别人口袋里的钱呢,还是努力让读者读懂你的作品开心。
        朱:那我想应该来说还是能让读者读懂自己作品的人多高兴一点。当然有很多画家自己懂画懂到什么程度,也是很难说清楚的。对我个人来说,最好是能读懂我的作品,又能给我钱。钱哪个都要,哪个不要呢。自信的画家,可能会让别人懂画,也有些不自信的,故意装出高不可测的样子,好似没钱的老板装出有钱的模样,都是一个道理。

        笑:还有的人认为艺术是骗术,艺术家是大骗子,怎么看这种观点。
        朱:什么是骗术,我们就很难讲了。假如你花了钱,实质上拿到物质上的好处,那才叫不骗的话,艺术不会给你物质上的好处,却能够给你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我觉得永远不能叫做骗子。有的可能认为这个东西不高级,花大价钱买了,感觉上当受骗了。所以这个游戏是需要耐心,慢慢去玩的。这跟下围棋是一样的,你觉得下这一步棋,对了还是错了,看你跟谁下了。艺术也一样,没什么正确的、错误的,关键是你自己怎么去把握。

        笑:现在有些艺术评论家,看到画家挣钱多心里不平衡,说写文章也很苦,付出的劳动不比画家少。大家都放在利益的天平上,造成你给我钱,我就给你写,钱给多了,就吹大一些、玄乎一点。
        朱:这是市场规律的问题,假如这个人很有水平、很有学问,的确能写出出彩的文章,收费高一些也是合理的,只要有人请你写,毕竟人家也要生存。假如只要给钱,就乱讲话,最后就没人信了。

        笑: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调整自己,有些活动基本上停下了,过去一直在向外求,现在很想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做点学问,这是否是一对矛盾。
        朱:我个人这样以为,打个不准确的比喻,假如你是一名坐台小姐,你什么人都玩,玩到最后谁也不跟你玩,也就挣不到钱了。可你天天在家诗、琴、书、画,谁找你玩你都不玩,最后可能有一个很有钱的大老板,倾家荡产来找你。任何事情其实也一样,你自己的质量不提高,仅靠数量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只有你个人的质量提高了,地位也就不一样了。凡事从小事情做起,不要急于求成,要下恒心把基础打牢。在考虑做事方案之前,首先要考虑别人的利益,才能团结大家一块做点事,你成功的希望就会更大一些。
        笑:谢谢!下次有机会你们全家上宜兴再聊。

      Processed in 0.230(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