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12-14 16:11:20 来源:网络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中最负盛名的国画大师之一,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虽然人们最为称道的是他淋漓恣肆的山水画创作,但他在人物和花鸟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他笔下的美女,既有古代仕女的优雅,又富含时代风采,姿态风韵,个性鲜明。为了深入解读张大千仕女画的艺术成就和特点,本刊记者近日走访的著名书画鉴定家唐健钧先生。
腕底偏多美妇人
鉴宝:为何张大千偏好并且擅长描绘女性形象?
唐健钧:在张大千的人物画里,多以画女性居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张大千认为“男人不如女人美,不如女人入画”。在他看来,这世上够得上“奇”的男人实在太少,所以他有“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妇人”之句。他善于绘画美人,也懂得欣赏美人,在他的笔下既有优雅的少妇,风华绝代的仙女,也有受了惊吓的贵妃,各种类型、各种情绪美人的风情都被他刻画得细致入微。
再有张大千选择美人作为自己的主要描摹对象,也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人物画传统。当年书画大师叶恭绰曾对大千说,“人物画一脉,自吴道子、李公麟后已成绝响,仇实父失之软媚、陈老莲失之诡谲,有清三百年,更无一人焉 ”,力劝他放弃花卉山水,专攻人物。张大千之所以西去敦煌临摹魏、隋、唐、宋各代壁画,想必与朋友的建议和个人的追求不无关系。
鉴宝: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上,众多名家巨匠都曾以仕女画知名一时,张大千的仕女画有何特点?
唐健钧:有别于傅抱石所绘仕女的潇洒入神,风格高古;齐白石仕女的神态生动;林风眠仕女的色彩浓丽,张大千的仕女可谓清丽秀雅、别有风姿。因为他眼中的美人标准要比常人苛刻得太多,不仅要长得美,而且气质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一涉轻荡,便为下乘”。
他笔下的美女端庄健康,充满青春活力,不乏当代女性的气息与风采。无论是观音、山鬼、明妃、仕女这样的古代传统女性,还是新时代的摩登女郎,所有女性的脸部结构,特别是眼睛和嘴唇的构造,基本上是一致的,是那种张大千所欣赏的理想美类型。
张家美人以手取胜
鉴宝:张大千在仕女的面部、举止、身段的描摹上有何特点?
唐健钧:张大千一生喜欢看川剧和京戏,他认为戏里的美人最美,除了古装的服装美之外,他也喜欢戏中女子脸部的化妆,因此在描绘女子面部时,他承袭唐代的三白画法,将额头、鼻子和下巴处留白,并以红润的脸颊陪衬,使得脸孔的轮廓线条分明,从而形成了她笔下美女的一大特色。
除了以三白法勾绘面孔外,张大千在人物眼部的刻画上也很有特色。中国画以人物为最难,山水花鸟次之,因为人物画最传神之处乃是人物的眼神。苏轼在《传神记》中谈到顾恺之的“传神写照”时曾说:“传神之难在目”。为了实现眼部的传神,张大千在画时,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力,先描出眼眶,再勾出瞳仁的轮廓,用淡墨渲染二三次,再用浓墨重勾一遍,即使美人妙目跃然纸上。
同样源于戏剧,张大千笔下的仕女在姿态动作间也可看到戏剧人物的影子。在他看来,戏里的每一动作都是艺人代代相传的精华,是一种精练以后呈现的美,尤其是名角,其眼神、指法、举手投足,身段姿态无一不美。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上妆后的脸谱及身段就被他认为“浑身都是画稿子”。因此张大千巧妙地将戏剧的身段动作引入画作,使笔下的美女顾盼生姿。
除了脸和身段外,手是仅次于眼睛的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中国画中亦有:“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画兽难画狗”的说法。张大千不但能细腻传神地描摹表现真人之手的具象,而且手部的丰腴和健康,可以明显地看出受佛教画的影响。他曾在1951年时得意地对人讲:“别的我不敢讲,但是我在敦煌临了那么多壁画,我对佛和菩萨的手相,不论它是北魏、隋唐,还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以及宋代、西夏,我是一见便识,而且可以立刻示范,你叫我画一双盛唐的手,我决不会拿北魏或宋初的手相来充数,两年多的功夫没有白费哟!”
敦煌前后美人两样
鉴宝:张大千各期仕女画的风格是如何演变的?
唐健钧:张大千仕女画风格的演变共有三个时期。
在上世纪30年代,张大千探索较为工致的人物画画法,其仕女画学清中后期画家改琦和顾洛,后又转向华喦的飘逸写意仕女,并赢得“张美人”的称号。随着游历日广,得观诸多唐宋名迹,也吸收了不少唐宋绘画的特色,因而造就这一时期兼工带写的人物画风格。形成了早期仕女画中人物削肩清瘦,弱不禁风,色彩柔丽的样貌,人称之为“病态美”。
在用笔及设色上,这一时期采用小写意及淡墨、淡彩的绘画方式,遵循的是明清以来典型的“嬴弱秀逸”的仕女形象。所绘人物气象安详娴静,造型雍容华贵,线条的运用圆润自如,转折之处顿挫有力且富节奏感。以淡墨写意法勾勒的衣纹,简洁、流畅、轻快。画中美女大多纤眉细目,樱桃小口,柳肩蛮腰,娉婷婀娜。
在40年代,张大千赴敦煌临摹壁画以后,他的仕女画风格发生了开创性的转变。通过临摹,张大千从中汲取了六朝至隋唐人物画的艺术创作技法,线描取北齐壁画圆劲爽健的用笔,中锋运笔稳健而潇洒,设色华彩富丽,并敢于用纯色搭配,重彩重色,沉着明丽却不失和谐。仕女服饰上的纹样组合,也多取自敦煌绘画中的装饰图案。谢稚柳先生曾评论道:“大千的人物画本来就画得很好,但到敦煌後,目睹了从来简籍所不备的丹青千壁,……当他临摹了大量壁画之後,他自己的人物画风,也完全舍去了原有的格调,变得更加光彩照人。他后期的人物画格,正是从此而来的。”
他的敦煌系列,形象庄严肃穆,白描人物直取李公麟,细线游丝,纤而不弱,柔中带刚。同期所描绘的国外摩登女郎,体态丰腴,情致凸现。色调明丽,艳而不俗,具有时尚美感。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张大千仕女画创作的黄金时期,在造型上取盛唐壁画雍容丰腴的特征,设色上则明显地受佛教造像及藻井图案的影响,并参考了藏传佛教施用矿物质颜料的技艺,最终形成他工笔重彩的人物画风格。
1957年张大千患眼疾后,受眼所困人物画的创作逐渐减少,这对大千的工笔人物是一个重大损失。眼时好时坏,他抢时画人物,终不比好时的风采。大多以写意为多,从此可计为晚年人物,这期间常出现笔墨简劲,用笔率意,减笔、泼墨的梁楷风格。从画面上看,除人物的脸部依然描摹的很细致外,在衣纹的勾画,以及周遭景物的描绘上则逸笔草草,不如以往那样工致。
了解上述张大千各期仕女画的风格特色,对于初步鉴定大千仕女画的真伪很有帮助。收藏者可以根据仕女画上的年款,分析该件画作上的仕女样貌是否符合当时张大千的绘画风格。如果一件年款为1945的画作上的仕女削肩清瘦,有弱不禁风之感,且设色淡雅。即可初步断定此画是伪作,因为其有别于张大千敦煌归来后所画女性的雍容丰腴,富于健康美的特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