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走一遍毛主席走过的路,画真正的湖南人

        作者:核实中..2009-12-16 09:36:39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

          只要谈到新中国人物画,就不能不提杨之光。杨之光是我国著名水墨人物画家,在60年的艺术生涯中,其人物画创作,几乎在新中国每个重要年代都有代表性作品。今年是杨之光80寿辰,也是他从教从艺60周年,从本月12日到20日,杨之光回顾展暨“杨之光美术中心”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示杨之光上半生的主要人物画作品。第二部分则展示“杨之光美术中心”的学生画作。

          从1954年创作《一辈子第一回》,到1999年画大型主题画《九八英雄颂》,杨之光一直与时代同行。作为徐悲鸿、高剑父等大师的学生,他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让传统国画承载现代性的内容,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新时期以来,杨之光把毕生重要作品1200件无偿捐献给国家,分别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博院、广州美术学院等机构。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从这些机构以及个人手中借出。这位平和睿智的老艺术家,是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他曾说“大师满天飞就贬值了”,也曾说过“历史把我放在什么位置上,我就在什么位置上”。一语戳破名利的浮华和虚妄。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说得最多的是祖国、是学生、是教育,用他的话来说,“不新鲜了,但的确是真理”。

          ○谈艺术——

          艺术不是政治的图解

          记者:60年来,你一直坚持现实主义的道路,也一直坚持只表现积极美好,拒绝黑暗丑恶,在美术界这条路是不是更难走?

          杨之光:欣赏艺术的以什么人为主?是普罗大众还是少数收藏家?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分歧。所以画家的风格差异也比较大。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毛病,艺术家对这些毛病的态度也不一样,有些人是讽刺、挖苦、打击,形成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其中有一部分是错误、歪曲的。另外一种是对祖国人民有真正的爱。我的艺术是歌颂中国发展中美好的、健康的、光明的一面,是一种现实主义道路。我曾经说过:追求美是我一生当中最大的乐趣。当然现在画派很多,看法不同,有的对现实主义评价很高,有的对当代艺术评价很高,可是在我看来,画画很简单,你画你的,我画我的,各走各的路,谁也管不着谁。

          艺术跟政治、社会的关系从来没脱离过,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生活习俗,都会影响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内容。你以爱或恨的态度出现又不一样。变革的时期,有几种力量在摩擦,你自己得做一个选择。这种选择是严肃的,而且是可以拿出来谈的。艺术不是政治的图解,不是“文革”中“四人帮”那种让艺术做传声筒,那不行,那是对艺术的摧残。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要去反映社会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的一面。我的爱是真诚的,尽管在“文革”中我也受了很多苦,但祖国是母亲,再穷再病也是母亲。

          记者:现在走这条路的年轻一代画家力量如何?

          杨之光:有,但是力量比较弱,需要鼓励。这次我也通过画展提出我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经历,希望对这个路子有一个振兴的作用。我寻找素材的时候,劳动量是惊人的。一个形象,要画几十个形象来选择,实在辛苦。比如以前我画农讲所的题材,里面有湖南人、江西人,我就沿着毛主席走过的路走了一遍,画出真正的湖南人、江西人的典型形象。

          ○谈教育———

          “功课不好去学画”荒唐

          记者:大家谈起你的时候,常常会提到你是一个精通诗书画的艺术家,这跟你从小的教育背景有关,还是你的个人追求和要求?

          杨之光:这个和环境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一刀切”,条条框框特别多,有很多不合理的制度,限制了人才的发展。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不是这样的。我就读于上海世界中学,母校对学生发挥个性给予很大的支持。那个时候我学话剧、乐器、雕刻图章、书法、诗词等等,比现在的学校宽得多。我们学校有一个低我几届的师弟,叫高锟,发明了光纤,刚刚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同一个学校产生了杨之光,又产生了高锟?这个现象值得思考。

          记者:这种想法和你之后创办杨之光美术中心有关吗?

          杨之光:对。针对当前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怎么样科学地办学,如何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个性和才能,甚至天才?这是我为什么办美术中心的原因。我们要突破学画画都是学齐白石、李可染,学得再像又有什么用?这对儿童的童趣和天才不是鼓励,而是扼杀。

          记者:像你这样级别的大师来办学,可能别人会不太理解,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放下身段。

          杨之光:我认识的画家,没有这么干的。除了人力、精力、物力,还花了我私人一大笔钱。但是我的观点是这样的,要真正把中国美术搞上去,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这个说法不新鲜了,但的确是真理。昨天给我唱生日歌的小朋友,可能是第二个高锟、第二个杨之光。现在有些人的说法是,功课不好去学画画,真是荒唐!这是对美术的一种侮辱。我们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理解对象、表现对象,甚至创造对象。美术中心的教学目的是要充分地启发创意思维能力,而不是培养小画家。孩子到美术中心来学习,以后可以完全不从事美术类的事情,我们甚至直接喊出口号:“培养画家不要到美术中心来!”我坚持认为美术教育很重要,对孩子们以后的人生都会产生影响。

          ○谈做人———

          我把所有作品都捐了

          记者:听说你把所有的作品都捐了,你的女儿杨红希望收藏一幅你的作品,还是花了100万元从一个藏家那里买来的,为什么捐得这么彻底?

          杨之光:我这个人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我爱我的国家,爱人民。而我对国家的感情都是用行动来表示的,不是空谈。不然,我就不会把我全部的作品都捐给国家,1200多件,现在我家里都空了。杨红花了一百万买我的画,我都不舍得。所以这次展览的特点,就是全部都是“借”出来的,公家借90%,私人借了一小部分。

          记者:捐画的时候,家里人都支持吗?

          杨之光:1990年我退休,到美国参加一年的研究工作,拿了绿卡,在美国生活了10年。后来我突然决定回广州,同时把我的1200幅作品全部捐给国家。当时没有第二个人会把这么多幅画捐给国家,我这个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一些震动,文化部因此颁给我一个“爱国义举”的奖状。现在我家里人都没有我的画。我做事情很绝,没有人会捐得家里空空的。当时,家人都支持,杨红还在美国发来贺电说:“这是爸爸的画最好的归宿。”这个境界就很高了,家人之间争夺财产的例子太多了。

          记者: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杨之光:我是个透明的人,我的一切人家都看得清清楚楚,画也容易被理解。我很关心年轻人的成长,我和学生的关系是非常亲切的,像亲朋好友一样。比如学校里有什么困难,贫困学生比较多,再困难我也要捐几十万给他们。可以说我对学生的爱超过了其他。另外,我很乐观,我的画,都是画生活美的、引人向上的一面, 如果悲观的话,我早就完蛋了。我认为悲惨的经历、磨难的生活,对艺术家的成长会有帮助,艺术有时候不能在蜜糖里生长,生活中的苦,会有一种反弹的力量,帮助你继续活下去。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Processed in 0.168(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