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精墨韵 风格独特--当今著名书法家周成林老师访谈
作者:核实中..2009-11-12 10:20:00 来源:网络
在中国书法界,周成林算得上是一位风云人物,他的书法笔精墨韵,墨味盎然,酣畅淋漓,意境优雅,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周成林目光机智,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极具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风度与气质,今天我们有幸预约到了周成林老师,并对百忙当中周老师进行了采访。
拍拍书画网:周老师您好,感谢您关注和支持拍拍书画网,周老师您从几岁开始学习书法?您世家是学习书法的吗?
周成林:问我从几岁开始学书法的,这话不确切,准确的说应该问我是从几岁开始学写字的,因为我生长在农村,我学书画与家庭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家条件很不好,连基本生活都有问题,还谈什么书法?根本谈不上什么时候开始学书法,也不懂得什么叫书法?所以准确的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重写字的,怎样把字写好,写好看是我的梦想!当时我5年纪,12岁同桌的学友字写的非常好,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从此,表现出对书法的极大兴趣,结下了书道之缘,从书本里,老师黑板上的子,哪怕在车上看到匾额字,好看的就模仿,用心、用手写,无事时就回忆,看到什么人的字,什么对联的字好看,什么匾额写的好都模仿,终生不忘!
拍拍书画网:周老师您的书法这么棒,您取得今天的成就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在您的艺术道路上,哪几位书法家对您影响最大?具体对您都有哪些影响?
周成林:诸书体,我皆喜欢,不存在几位的问题,各种不同的书体,都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具体的说我更喜欢具有独特风格的书画艺术家,如行书: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徐渭、金龙、板桥。草书有张芝、张旭、岳飞、毛泽东等等。各有个的风格,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徐渭 画家清初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及现代的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他们都是在创作方法、表现形式上勇于摆脱旧的束缚、勇于创新。而各树一帜的著名书画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改变了书风、画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今人影响极大,对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他们风格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
拍拍书画网:周老师能谈谈您对书法的一些见解吗?您是如何理解书法这门艺术的?
周成林:中国的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光辉而古老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已成为中国艺术宝库的重要财富,我们应该珍惜、爱护、传承和发扬。对于书法这门艺术遗产,应该和国家其它遗产一样,进行深入的理解,要想理解好这门传统艺术,就必须知道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各个时期,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够说是真正的理解,否则就谈不上对书法的理解。
拍拍书画网:周老师书法的风格反映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审美思想等,那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书法个性特点是什么?
周成林:博采众长、自然为师,临不依、摹不靠,笔法不同于他人,墨法不同于某家,作品不同于古人,不泥于先师,有别于同道,而其中自有我的精神个性存在!这种不同于人的艺术风格,就是我的特点所在和我追求的目标。
拍拍书画网:周老师您看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现在学习书法的人少了,大家都用电脑打字,周老师您怎么看当今年轻人书法学习及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的?
拍拍书画网:周老师您看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现在学习书法的人少了,大家都用电脑打字,周老师您怎么看当今年轻人书法学习及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的?
周成林: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现在用笔写字的人少了,学刷的人就更少了,学校里老师字都写不好,又怎么谈得上教育下一代呢?这是一个问题,首先,这与一个民族的国家意志重视程序有关,什么事一旦上升到国家意志就有办法了,中国书法爱两汉时,规定以八体书作为学童应试的内容,成绩好的,可以作专门负责文书工作的尚书,史书史会。以书取人是国家的制度,对每一个来说,则是入仕当官的手段,所以写书成了社会的一种风气。
其次,到了魏晋,书法家从业余发展到专业,其传承方式也从临摹发展到师承关系。
到了唐代,书法极为盛行,最高学府中设立了专门书学,这就是唐代对书法的重视程度,所以唐代书法家辈出,唐初,太宗李世民笃好书法,尤其欣赏王羲之,他不惜重金求购,王的墨迹,每得二王帖,他就叫王子临摹,每帖要写五百遍,叫赵模、冯成素等书法家临摹,一个字不能有变化,就是写错的、漏写的,多少行都不得改变,这种宗王之风,阻碍不了书法的发展。到了宋代,书法艺术同其它艺术相比大为逊色,文学家欧阳修发表过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皆非不能盖不为耳”。直到宋太宗继位后,才开始注意到这门艺术。
到了元明现代,帝王的喜欢书法产生了飞速的发展。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明代的皇帝都推宗书法。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书好可以晋级,可以做官,可以卖钱,可以有名、有利,就会有人去做,尽管现在学书法人少了,普及率低了,但书法这门专门的艺术不会失传的。但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从孩子抓起,不要让中华民族宝贵传统文化缺失。
拍拍书画网:周老师现在社会很浮躁,包括咱们书画行业也不免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您如何面对书坛的浮躁之风?
周成林: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书画是艺术,真正的艺术是不能浮躁的,我曾经写过一句话叫“艺海无涯,学无止境”。
一旦您喜欢上了,痴迷上了,你可能会淡漠一些,为真正的艺术不懈的追求!并无怨无悔。二是:由于艺术的价值所在,书画这门艺术成了人民追名夺利的目标,如果不从艺术角度去下苦功夫,而是轻浮在上面,作品没有自己的表现书法和艺术语言,仅限于对客观生活进行表面的描摹,或因抄袭别人的作品,忽视了我的存在,是没有出路的,是立不住的,切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易收也得收”,我们搞艺术的人要有好的心态,要心如水静,不攀比,扎扎实实的练好基本功。
有道是:
写书作画见功底
戒浮莫躁要知晓
唐诗宋词八万次
摔掉拐杖方可跑
大浪淘沙嘛,漂浮的东西自然会漂走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自然淘汰,无需大惊小怪!
拍拍书画网: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第二行书,除了他们有高超的艺术功力外,恐怕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与自作诗文的真情倾泻有关,但是当代很多书法家多以抄袭古人诗为己有,这能不能看作为当今书坛的一种悲哀呢?
周成林:这两位晋唐行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与他们的自作诗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不这么看,我就自作诗、书、画、文于一体。我也在写古文的内容,如琵琶行、长恨歌、兰亭序,师说等等其它唐诗宋词,这些古文唐诗歌赋、名画谱等等是前人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和其它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是互相渗透的,比如说:书画一体,明代唐寅就认为“善书者多善画”。在绘画艺术中,为了强化国画艺术中的题画诗,不仅流动着书法的艺术美,而且也强化了诗画的力度,结成了诗、书、画三者的互相渗透美,元代大画家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卷”中写道:
石如飞白木如箍
写竹还须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这幅名画及其填画诗,形象地体现了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不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书中有画,书中有诗,在美妙的书法中,可以窥及画的意志美和诗的韵律美,纵观历代大画家、书家无一不是诗、书、画文于一体,如宋代大书家徐渭、苏轼、唐伯虎等等无一不是文学家、书法家、诗人。要知道诗词和绘画、书法一样,抄袭是没有灵感的,也是无情的,抄袭也永远不会己有。
拍拍书画网:任何艺术创作都需具有时代精神,作为当今互联网时代,对于书法创作,它的时代精神当如何表现呢?
周成林:与时俱进!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最快捷的时代,书画创作是传统的艺术,书画家将好的书画作品,在最短时间内展现给世人,与大家分享艺术美的快乐,对书画家来说是一种激励,而互联网为之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拍拍书画网:有人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哲学的核心是书法”这话讲的是否正确,应当如何看待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周成林:我学过哲学,理解的不太深刻。哲学是一个广义词,它主要是给人以思考,给人以聪明,给人以智慧,要求人们看问题必须辩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绝对化,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哲学的核心是书法,这话显然太偏。因为中国文化几千年,包括内容实在太多,就艺术而言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雕塑、建筑等等。书法仅是其中一个部分,除此艺术之外,诸如:四诗五经、唐诗、宋词等等,都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当然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为书法创作不是写字,他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要求书法家要有较高的文化底蕴,要有明显的个性、气质、风度、品格、学样等,从书法中读出作品的文化内涵,这就是书法。
拍拍书画网:周老师您今年才50多岁,对于您来说艺术事业正属于年轻时期,您对您未来的书法艺术有什么样的远大设想?
周成林:问题是在这种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对于我们从事传统书画创作的工作者来说,要心如水静、戒浮戒躁,下死功夫,花大力气,把基础打好,夯实、创作出更多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好作品,展示给天下。扎扎实实的将书画传统艺术不断地推向前进。我的远大设想有两点:
一是 为我的艺术目标不懈奋斗。我的目标是:一生勤奋,创新不离根,同道之长皆我师,书法究体追求美,功到自然成。
二是 将我的创作体会不断的推向世人,共同探讨诗、书、画、文这一传统文化,不断地推向前进!
我的体会是:
吾作书画本无道
昔日爱上总关照
日作夜思寻不足
总觉不足自成道
学画写书源古道
书画一家太奇妙
抢天夺地不可少
五兴作画他人笑
写书作画见功底
戒浮莫躁要知晓
唐诗宋词八万遍
扔掉拐杖方可跑
写书作画见气韵
笔力用尽任它抛
功底笔力加雅兴
吾家作品仿不了
由于我对书画作品的理解,还很浮浅,还不够深刻,恳请同仁、同道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探讨书画艺术的内涵,谢谢大家。
当今著名书画家周成林先生相关链接:
周成林,男,汉族,1954年出生,江苏省阜宁人。1972年入伍,1998年退休,上校军衔。 自幼酷爱书法,笔耕不辍,博学古今,融通古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擅书长卷藏品,三字经、弟子归、琵琶行、千字文、长恨歌、增广贤文等藏品,擅画竹、兰等国画,诗、书、画一体。艺术格言“不浮不燥,创新不离根,同道之长皆我师,笔耕究法追求美,功到自然成。现任黑龙江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理事,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中国书画艺术家学术委员,国际羲之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创作中心荣誉教授等职。
来源:网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