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12-31 16:15:04 来源:网络
采访时间:2009年10月17日
采访地点:“中·韩第四回美术交流展”开幕式
引子
八十高龄的周韶华,是中国美术界公认的创新派大家,从探寻北方文化的源头,到对南方楚文化的追慕,再到包容万象的激情迸发,改革开放的30年成就了中国的翻天覆地,也成就了艺术家周韶华致力于中国改革的“三大战役”。
这“三大战役”,便是周韶华的“艺术三部曲”,即黄河、长江与大海。横跨两个世纪的艺术三部曲,倾尽了周韶华先生的全部心血。他先后以黄河、长江、大海文化为坐标,创作出的大量作品证明了艺术家在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求出路的心路历程。在这30年中,他是脚踏实地的走过来的,足迹所至,纵横全国数十万里,毫不含糊地来践行他的文化革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艺术轨迹。在雪山草地之间,他感受到原生态的历史感与苍芒雄浑的名族精神。在汉唐故都,大河上下,他去寻找传统艺术的新生命。在浩瀚汪洋中,他仰慕大海亘古不变的博大胸怀。
事实上,周韶华先生所独创的笔墨样式——即以大线条、大块面、浓色调,追求整体气势与激情为特征的周氏笔墨样式,还有一系列学术观点——即“全方位观照论”、“隔代遗传论”与“横向移植论”,已经成功成为中国水墨新传统的一部分,以致深深影响了无以数计后来者。
记者:周老师您好,这次“中·韩美术交流展”已经是第四次举办了,前三次展览分别是在什么地点做的?
周韶华:前三次“中·韩美术交流展”有一次是在武汉,两次在韩国大邱市举办的。
记者:您觉得本次“中·韩第四回美术交流展”与前三次“中·韩美术交流展”有哪些不同?
周韶华:每次的参展作者都有不同,只有我和韩方的牵头人崔学老每次都参加。这次韩国参展画家的作品我觉得是比较整齐的。
记者:这个“中·韩美术交流展”最初是由谁发起的呢?
周韶华:有一次我去韩国参加展览,认识了韩国的画家崔学老,那时候我就邀请他到中国来做展览,并且在之后把这个展览渐渐地形成一个管理,每年在中国和韩国轮流举办。具体举办时间是灵活的。
记者:本次展览两国参展艺术家在作品的题材上没有限制吗?
周韶华:这次展览,韩国画家的作品是油画,他们使用的材料大多都是丙烯,我们中国国的画家都是水墨。
记者:这次展览的宗旨是什么?
周韶华:我们是以民间的形式来加深两国的友谊与文化交流。
记者:展览每次的规模都差不多吗?
周韶华:对,展览场地的大小,中韩各方的画家大概在8个人左右。
记者:您觉得韩国的艺术家有什么特点?
周韶华:他们不大受艺术形态的干扰,大家都是在专心致志地搞艺术,不是在搞艺术以外的东西。
记者:您觉得他们这种特点是不是由韩国当地的艺术环境有关系呢?
周韶华:对,在韩国,他们的团体都是民间的。我们群体的力量很大。
记者:周老师您曾相继担任过湖北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北省美术学院院长等职,您是湖北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代表,今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湖北武汉又作为重要的分展区之一,请您谈一下湖北当前的美术现状。
周韶华:湖北的美术现状非常好,我们为全国输送了不少优秀的人才,比如到北京来的油画家石冲,到广东的批评家皮道坚,到深圳的鲁虹等。湖北本地的美术创作有比较良好的氛围,受外界的干扰比较少。
记者:周老师,我看您之前做过的展览都是围绕荆楚、汉唐、仰韶这些肢体进行的,您是否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比较有研究?
周韶华:因为我觉得,我们最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上下五千年文化传统。在你刚才说的这几个之外,我这次还增加了一个“国风归来”,它是民间艺术,实际上,民间艺术是最大的一块,是传统的半壁江山。但是长期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主流的传统,甚至被很多人遗忘。实际上这是不全面的。我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回到国学,而是想使我们的当代艺术建构在一个本土性的艺术上,把本土性和国际性统一起来。这不仅是为了中国,也是为了世界。不仅是为了给中国人看,也是为了给世界人看,这不是一种狭隘的民族心理。
记者:您今年初的个展“黄河•长江•大海——周韶华艺术三部曲”为什么选择以“黄河、长江、和大海作为主题?
周韶华:我的“三部曲画展是我给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也是我到湖北从艺60年的回顾,也恰逢我80周岁。黄河、长江、大海都有3点水,象征展览的标志。选择黄河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国画的国粹,中华民族很重要的精神;选择长江是因为长江是我生活了60年的地方,也是我的思想成熟期,长江文化是多元化的;海洋文化链接五洲四海,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画转型。使中国画从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把当代性与本土性的和谐统一定位为我的艺术的主体性。不管别人理解或不理解,我都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三十年。事实就是既尊重传统,又立足当代,始终把坚持转型的主体价值观,放在中心位置来践行我的文化使命。”
记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您的《大河寻源》组画问世以来,您的艺术创作似乎一直是在对中国文化寻根,从传统文化血脉中寻找大美,在您觉得,大美的含义有哪些?
周韶华:大美的认识特征和表现特征即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气象的综合表现,是一种超时空的艺术观。
记者:您“追寻大美和建构盛世文化”的观点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
周韶华: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正与时俱增。在这种大势面前,一是鉴于中国美术在承前启后的过程中,正从文化转型到为建构盛世文化做准备的历程,因而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机遇,也是应当提出的一个时代话题。这样我们才能大有作为。二是鉴于全球一体化所面对的一个最大的矛盾,就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协调全球人种、民族、国家间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是民族心路历程的创造和结晶,其延续和发展的价值观必须得到尊重。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则唯我独尊,随着人们对现代化的追求,西方文化正悄悄地渗透中青年的生活,与我们先人所遗留的伦理道德价值观越来越远。强势军事经济大国极力推销他们的弱势文化,进而在友好贸易中悄悄地腐蚀着我们有5000年光辉历史的强势文化。多元是宇宙的基本生态,也是地球的基本生态。因此对全球一体化的两面性应有深刻的解读。我“追寻大美和建构盛世文化”就是在这个国内外大背景下提出来的。
记者:您觉得“大美”对于我国艺术的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周韶华:贯穿在整个中华文化中的文化精神就是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大美精神。史书相传黄帝铸三鼎,象征天、地、人。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充实之谓美”。这种包容天地人的整合性思维就是“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气象”的整合性艺术思维结构,是极有包容量的整体统一的大气象。所谓大视野、大思维,就是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所谓大格局、大气象就是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把古往今来吸纳于自己的视野与超越时空的思维,流观宇宙,化混沌于一炉,凝聚的是超越时空的和涵弘光大的大格局、大气象。中华文化的这种包容性与和谐性是大美美学的本质特征。我的大型组画《汉唐雄风》就是对“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气象”的追求与实验。拂去历史的尘埃,审视汉代艺术的气魄与力量,空前无比;魏晋艺术的风骨与气度,非凡超迈;盛唐之雍容华贵,辉煌灿烂,都是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
中国画,不仅要沿着大美传统的脉络来延续和丰富,而且还要根据现代的人文环境和新的理念,探索新的样式,在多种可能性上进行自我选择。我不敢说这是不是开辟了艺术表现的新天地,但我的《汉唐雄风》是大胆地对中国画发展的一次新的尝试,把坚持民族文化立场和展示当代文化身份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用作品来证明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气象是兼容并包的和开放自由的艺术观。
记者:谈一下您几个代表系列的创作构思。
周韶华:在《汉唐雄魂》这个子系列中,我采用纪念碑式的立方体结构,在重叠的大块面组合中,以画像石为素材来充实画面的密度和形体的硕大以及质感和量感,以重建汉代艺术的整体气势;在《幻梦的净土》系列中,以古人的理想折射的佛像为主体,并以剪裁组合的敦煌壁画和晋魏写经为背景,通过北魏和唐代文明碎片的整合展示北朝至唐代艺术在造型与色彩上的理想主义和表现主义的魅力,这无疑是跨越时空的大格局、大意境,有内在的象征性;《古往今来》系列则以现代构成的样式把汉代画像石与当代时空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呈现出从古代到现代艺术转型是有现实可能的;《天地人和》系列利用汉唐艺术无所不包的典型素材再现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这是近乎形而上之道的表现,又类似形而下之器的包容。
记者:您如何评价自己的艺术?
周韶华:最近二十年的头十年,我极其注重艺术精神的表现,以呼唤民族大灵魂为文化使命;后十年更注重图式转型和语言转换,从古典型转变为现代型,在优化融合中确立自己的运行轨迹。
由于我还处在从开拓中完善和完善中开拓的过程,并未最终定型,难以对自己评价。只是一步步地意识到,特别是画山水画要“浴天地之道,发自然精魂”,把齐鲁文化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之美与楚文化流观宇宙的动态美感和“道法自然”化为自己的艺术灵魂,把东方的点线与西方的块面,东方的水墨与西方的色彩,东方的章法与西方的构成结构进行优势互补,在这个基础上创立新的东方艺术形态,把艺术当作自己心灵情感的投影。愈往后愈会把解决艺术本体语言放在首位。我所提出的《论全方位观照》、《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新的综合与新的分化》、《新东方艺术建构论》,都是我的基本课题与解题方案。看起来似乎战线很长,实际上切入点和突破点是很集中的,其实就是解决线与面、墨与色和形式结构问题,把它们都落实到新的东方象征形态上。
记者:据我所知,您曾经深入生活走了30万公里的路程,这段行程,给您带来的收益是什么?
周韶华:我的主要收获是:找到了自己的艺术现场,找到了采气的气场。从生活现场到艺术本体是造就大美的合乎逻辑的根基。
从《大河寻源》以来的20多年中,我几乎跑遍了西部边陲各省、区,足迹涉及祖国边疆的各个名山大川。由于大地构造的特殊性,蓝天白云,山高水青,地平线深远,大自然无比沉雄博大的沧桑感,苍莽深沉,印象特别深刻,提起笔来便油然而生,即使画的是其它题材,但那种内在的西部大美的情怀总是挥之不去,驱之不散。
不管科学家怎么说,对于这个艺术“场”的存在我是确信不疑的,我的灵感都是基于对这个客观世界的直觉感应,并由感应迸发出兴奋点,生发出创作激情,因而使我意识到任何创造,实际上都是基于对“场”的这种独特感受并由此追寻到对形式符号的独特创造。这种关系链可以表述为:从生活现场找到了艺术现场;从对生命现象的认知,到对艺术本体的认知;从主体精神的升华到对艺术生命的独特表现,是一个创造性的关系链环环相扣的升华过程。
把握某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实际是对某种特定的生活现场的选择。艺术语言的界限就是你占有的世界的界限。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其根本意义在于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播什么种发什么芽,开什么花结什么果。艺术创造的成功,关键在于对专题性表现对象的独具慧眼的选择;对艺术表现形态有特立独行的选择;对艺术表现手段具有个性化的选择,等等,这关系到自己艺术发展的命运。因此,到生活中去是画家自身的一项基本建设。不仅是对发现的敏锐度的培养,而且对选择生活的独特视点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生活中你发现了新的语言符号,就意味着你又重新创造了新的语言符号,这是画本所无而活本所有的语言符号。同时,对于画家来说,如果你没有这种新的语言符号,那就意味着你的旧有的语言符号也失去了生命活力。不仅要坚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是重要的,而且关键在于去选择与发现是为寻觅自己的发展道路,去发现和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艺术语言符号与形式系统。
正因为跋涉过泥泞,才知道岁月如金,意识到生命的尊严与力量。经过打磨的我,早就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了,至少现在的我,已不同于过去的我。如果没有早期的生命之旅,怎么能展示出现在的生命价值?生命之旅对我的改造,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记者:对于中国绘画艺术是该民族化还是国际化的问题,您作为一个资深的国画艺术家,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周韶华:中国画当然是中国的了,但是中国画应该是面向全世界的,我们现在的世界观不应该是一个闭关锁国的世界观,应该是面向全世界的。我们的艺术在世界上是有话语权的,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这个话语权呢?
继印象派之后,西方现代派画家的视野早已在向外延伸了。有的面向东方,有的面向南方的非洲,他们的思维空间已越出国界,把触须伸向外大陆,再也不是他们前辈的那种古典式的或者批判现实主义类型的“区域性画派”观念了。从内向型转到外向型,从对内索取,转到对外索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而且需要认真研究的历史性转折。我们要把视野扩大,不止于区域性的意识,要立足本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树立起大吸纳、大吞吐、大包容、大进取的心态,这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吸收先进文化。我们现在讲多元化与个性化,现在还得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的冲击,要互相吸收,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形态,不是一个封闭的形态。历史正在揭开新的篇章,我们正在走向知识经济和信息高速时代,理应把中国文化放在与全球文化的交流中去建构新的东方艺术大风格,不但具有凝聚民族心灵的向心力,而且要有播散全球的辐射力,推动中国艺术的国际化进程。
周韶华,1929年10月出生于山东荣成市石岛。1941年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1948年随华东野战军渡黄河南下。在解放战争中曾荣立一等功,也开始在大型报刊上发表美术作品。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分配到湖北省文联任秘书兼美术组长。此后相继担任湖北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委员,现任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湖北省美协名誉主席、湖北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美术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和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中共十三大、十五大代表。200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 曾因举办《大河寻源画展》、《六十年艺术探索展》、《梦溯仰韶画展》、《汉唐雄风巡回展》和发表《全方位观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等为世人所注目。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至今,先后在国内外举办画展60多次,出版画集十多种,出版《面向新世纪》等文集五部,先后访问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德国、瑞士、奥地利、美国、波兰、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摩纳哥、韩国和港澳台地区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讲学。曾获屈原文艺创作奖、文艺明星奖等多种奖项,是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与理论建树者。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记者:伟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