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术馆的未来发展与思索——访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冯远(作者:吴磊)
作者:核实中..2010-01-09 15:27:07 来源:网络
时 间:2004年6月10日下午
地 点:中国美术馆
被 访 人:冯远
访 谈 人:朱其、吴磊
文字整理:吴磊
题记:我们今天见到了刚到中国美术馆走马上任一个月的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司长、现中国美术馆馆长冯远。他告诉我们,他本来准备上任之后的三月内不接受媒体采访的,他在百忙之中能首先接受我们的采访,使我们感到很幸运。冯馆长向我们谈到了他对中国美术馆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思路,经过十到十五年的努力,要把美术馆建设成无论硬件与软件,都能够同世界国际美术馆比肩,具有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艺术精神相结合的美术馆。
朱:请问您上任后有没有什么新的改革设想?
冯:美术馆从去年重新装修对外开放以后,它的硬件条件,按照到中国来访问的欧美馆长们,和一批回国的华裔欧美艺术家的看法,目前的馆舍条件可以跟国际上一些好的美术馆设施条件持平,基本可以达到一些国际美术大馆的水准。在我接任美术馆工作之前,我对整个中国美术馆行业的经营发展理念是有想法的,当然,国内每个馆所面临的问题彼此不一样,有国家的经济条件限制,有地方投入和管理跟不上的因素,原因很多,这么多年来很艰难的维持着,但是他们毕竟为中国美术馆事业,为中国美术馆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满怀着敬重感来评价他们的。今天国家经济长足增长,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艺术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为美术馆这个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发展机遇。
接任美术馆,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但主要的是转变办馆理念和一个软件队伍的建设上,这是我当前面临的两个问题,当然还有新的问题。作为一个国家馆,应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某种意义上是中国的一个文化名片。我们要加强与国际上各个国家的一些重要的艺术馆、博物馆的交流,对外推介中国传统艺术以及现当代艺术,对内介绍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财富;第二,作为国家馆,定位在国家美术博物馆的艺术殿堂,这就对展览要有所选择,我们要策划一些长期的陈列展,加强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工作,另外,不是谁拿了租金就可以来举办展览,这个月我们经艺术委员会评议推辞了相当数量的展览,比如一些社会团体、社会普及性的美术活动的一些展览。美术馆应该策划并推出自己的专题展览,具有建馆四十年历史的美术馆要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展览,例如每年一度的邀请展,新人新作展,当代艺术展,大师级个人展览,中国美术馆要主动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办展,国家殿堂应该对一些大师级艺术家的一生或某一阶段的作品进行展示。以往由于有经济上的压力,我能理解,但今天我们要努力变换一种方式,策划一批好的展览,并且筹集到相应的资金;第三,由于目前馆内的专业学术力量薄弱,这种薄弱超出我原来的估计,我们将考虑把社会上的一些专业力量动员起来,把他们请进来,来参加各类展览的策划,把他们请进艺术委员会,策展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和收藏委员会,把社会上一批重要的专业代表人物,老中青专家请进来,举办隆重的颁证仪式,划拨一部分资金用于给他们一定的津贴或报酬。这样把馆内外的力量集合起来发挥作用,几年内情况就可以改变,并扩大对外交流,提高展览的整体水平。例如策展委员会,我们聘请社会上的一批中青年为主的策展人参与,同时鼓励他们一起寻求资金,这样可以改变一个资金的运作办法。以前只有交钱才能办展览,现在我们鼓励办展的艺术家、企业人士给美术馆捐赠资金,然后美术馆根据数值的大小,颁给他们感谢状。凡是我们认为够水平的展览,我们欢迎你来办,但希望你也捐献一部分资金给中国美术馆,未来美术馆的经费来源相当一部分就是以筹集社会资金的方式来维持办展的日常支出。这改变了一个理念,以前叫“场租费”,现在不叫场租费。我跟一批艺术家谈到此事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这个理念可以接受,艺术家个人捐赠资金的是荣誉,是善举,对于美术馆,我们可以正当公开地向社会寻求资金,不用羞羞答答收取场租费,这就是理念的改变。
美术馆内部员工的观念要改变,机制要改变,要增强内部活力,改变原来的人事分配体制,开门办馆。我们会调整一些机构,着重强化一些专业部门,比如展览、收藏,研究部门,我们要充实一批专业人材。新的机构确定以后,我们考虑在馆内进行公开竞聘,有些岗位,我们将对竞聘者的学历、年龄、专业能力、成就有一定要求,馆内没有,我们就向社会公开招聘。
我们将考虑开设一个公共教育部,或公共事业、社会教育部。第一步推出各种系列讲座,讲述艺术史、当代史、美学、艺术思潮、艺术品鉴赏,艺术品导购等知识,力争做得非常丰富。逐步把每月的讲座,发展成半月有讲座,每周一次讲座,邀请社会上的专家一起来开办,把青少年的美术教育活动带动起来,世界上各博物馆都向社会举办讲座,进行美术辅导和普及活动,老年人的文化休闲活动等。我们还计划跟国内的大学,联合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主修博物馆学、美术馆学、艺术管理。还有文化产业经营开发,比如开设艺术书店、艺术纪念品销售和餐饮、快餐,现在都在方案拟定之中。这样,美术馆各项基本功能就齐全了。馆内人员队伍需要更新,我们要充分发挥不同人员的专长,分期分批进行岗位培训,这样有一批人员可以进入第三产业,从事简单工作应该没问题,可以养活自己。
美术馆是个艺术殿堂,所有展厅都应设置相应标志,四周的街区也要营造艺术氛围,美术馆前门广场可能还会有变动,如果把铁栏门打开,直接面向街区,既增强与社会的亲和力,也让视野更开阔。2008年,西部还将有两倍大的新馆落成,初步设想是:未来新馆用以长期陈列,可以是一批专馆,例如书法馆,当代艺术展馆,也会有一批大师级人物的专馆,但不会固定给谁,定期轮换。新馆的西侧可以建设成一条画廊街,或者是美术用品等的一条龙系列服务经营,我们的美术展览业务部门,将来的目标就是实行一条龙服务,画家的作品进来以后从签约,资金捐赠,媒体宣传、包装、广告、画册出版、厅内的布置,装饰,都应该一条龙服务,这样画家不用到处跑印刷厂,不用到处跑去发请柬,未来的展览服务应当更为系统、规范化。
我们还要建立一个收藏评鉴委员会,改变以往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材料分类,而是应该从大美术的观念,以绘画、雕刻,建筑、设计、书法、摄影,民间美术,当代艺术来划分。艺术委员会涵盖各个专业,每个专业都会有一个负责收藏的工作小组,由这个小组推荐可以达到收藏水准的初选作品,通过定期召开专家委员会,经过复审后再确定收藏,改变目前较为随意的做法。
朱:会考虑收藏一些当代艺术作品吗?
冯:当代艺术的收藏是一个要认真重视,并且应该尽快着手进行的事情,中国美术馆应该有眼光来收藏一批确有创意的实验艺术,并且纳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当代艺术怎么个选择法,选那些作品收藏,这要大家来商议一下,但是不能没有。过了这个时段就成了空白,这是责任。
朱:在艺术界您是不是了解这个说法,70%的85新潮以来的好作品都在外国人手里,比如瑞士驻中国大使希克、弗兰克、包括一些纽约的收藏家,他们也知道十年、十五年的时间不可能卖给你。中国美术馆每年有五千万元的收藏经费,也许二十年以后,他现在投资是四、五百万,他有十几件卖给你,投入的钱就全都回来了。
冯:我们当然不可能从老外手里买,既使需要,那也是极少数。每年学术展,各类主题的新作品,我们都会有意识地选择一批有质量的好作品,选择一批有建树的中青年的艺术新作来收藏,目前我们争取到的五千万收藏经费,主要是收藏二十世纪大师、著名画家的,这还要跟大师家属、遗孀、子女谈判,完全靠买不可能,实际上是鼓励她们捐赠,然后国家奖励他们,当然五千万资金主要用在收藏二十世纪大师和著名画家的作品上,但实际上政府和社会举办的历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还有当代艺术,也都需要钱。
朱:对于展览的学术标准您怎么看,现在很多所谓的现代艺术还是以西方艺术史作为一个评价的框架?
冯:这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讨论,可以是观念上的,艺术风格上的,形式、技法和材料层面上的,实验艺术由于它的性质,决定了其所存在的变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能按照西方艺术价值标准,我们会邀请一批在收藏委员会委员的专家,通过集体审议的办法来制定一些标准和办法。
朱:作为国家美术经营的定位,从原来比较单一的展示功能,扩展了很多功能,达到国际性美术馆的要求,有两个方面大家比较关注,尤其在中国,美术馆办的展览,是否带有一定的方面性、导向性,或者是为现当代艺术做一个定位?
冯:国家美术馆作为宣传、展示交流代表国家的文化艺术,要贯彻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是必然的,我在国家美术馆馆长的任上,我会像当年蔡元培先生那样,欢迎最传统最现代的优秀艺术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每次中央领导们、部长来,我给他们介绍时,通过作品说明中国的艺术是这样,西方的艺术是那样,他们是什么样的理念,差异在那里,东西方艺术应当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发展,但不会说我展出了宣传了他们的东西,我就提倡了谁;或者是我宣传了传统的东西,我就只注重传统。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被认可的优秀艺术来这里展出,国内各地艺术家作品来展出,只要我们认为,水平达到相当程度,有一定学术价值,当然是宣扬真、善、美,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我们就展出。同样,我们展出了西方现代的东西,就代表我们赞成并在宣传他们的这个东西。请进来,我们是让中国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外来艺术,什么是西方的好东西,并不等于我们就提倡鼓励这个东西。走出去,是宣扬中华民族文化,让西方各民族更多的了解中国艺术,什么是中国的好东西。不是说国家美术馆就要板着一个脸,只能做某一种类型。当然,这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开缘和民族利益,我在这其中起着一个传播的决策作用,既要把握好艺术水准,不能低于这个水准,又要对意识形态做一个判断把握,如果是反动的,东西再好也不能请你进来。
朱:既然美术馆的展览多样化,收藏是否也这样?
冯:当然,应该也一样,认可它的东西,接纳它的东西,那就应当有计划地收藏一些代表性作品。
朱:现今是全球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一个时代,跟国际上的其它美术馆,比如国外的国立美术馆或者代表性的民营美术馆,跟他们会是什么关系?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国家美术馆带有一定民族主义倾向,为自己国家全球化的一个身份做宣传,像美国古根海姆和MOMA,它还是有自己的一个民族艺术倾向,您对这个怎么看?
冯:全球化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在一篇《在文化交融与竞争的历史进程中》的文章中谈到过我的看法:经济可以全球化,经济金融,贸易,科技等方面必须更多为世界广泛的合作利用。但文化背后是有着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起作用,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一方面中国要坚持一个改革开放的大国态度,我们将学习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精华,在学习引进的过程中,我们要让中国人更多的了解西方古典和现当代的艺术,我们在向外做文化宣传时,不光推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也要有意识地推介现当代的中国艺术给西方人看。文化、艺术、宗教、哲学,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文明现象,尽管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应该强调其不同民族特有的差异性,而不应该让全球化的概念来把它统一,虽然强势经济必然带动强势文化,去蚕食比较弱小民族的文化,这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全球化会不会引发文化单一化,大家都有了这种忧患意识,而且不少国家已经着手改变或抑制这些现象的发展,像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都在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
这两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正在向世界各地渗透覆盖,实际上美国也是多民族文化,他的传统文化远远不如西欧文化的丰厚。二战以后,它在经济上发展很快,吸引了一批世界艺术家,它的现当代艺术中也有一批好的东西。严格来说美国本身是一个杂种文化,但是美国文化仗着他的政治、军事的优势,大有某种主流文化和霸占文化话语权的气势。这对任何一个国家的领袖也好,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发展看,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短期内不会被改变。我想从发展角度来说,文化也应该像提倡政治多样化一样,鼓励并保持文化的多种化,某一个阶段,表面上看某一些文化现象的势头可能很猛,例如美国好莱坞文化,实际上是不同文明背后激烈的文化抗争。我想,将来多少年以后,真正的多极化形成。世界各国家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可能互相完全隔绝封闭。经济可以提全球化,贸易可以提全球化,科学技术也可以,但文化最终应当形成互相宽容、共生共存的关系。中国现在处于发展过程中,西方的东西像潮水一样涌进,有它的积极意义,虽然也有负面影响,但从根本上要想改变中国的文化不是那么容易,中国历史上这种现象不乏其例,统治中国的元代、清代,都被汉文化,中原文化包容吸收。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中国文化完全被另一种文化代替,我看不到这种可能性。
朱:美术馆在今天,产业和学术都比较重要,尤其中国很多事业单位都在改制成企业,包括新闻出版,您觉得美术馆今后十年以内,更多的做为一个学术机构,做为一个学术重镇来管理它,还是更多的把它做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它?
冯:你刚才那两个说法显得过于对立,首先一个国家纳税人上交的税款,国家是用来投资国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福利事业的。实际上一个国家文化事业的基本建设,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包括部分代表国家水平和民族特色的艺术团体,都是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国家来扶持它们的。我们所说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的经费来源,都是属于国家的公益投入,通过开办这些机构设施来发展文化事业。这个事业的目的是用来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提高国民审美眼光,经营国家美术馆的人,应该提倡并积极从事开展高水准,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但这其中,确实也包括了作为学术性和从研究角度的专业建筑与发展,但是学术研究是整个办馆宗旨中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术部分。而更多的是要通过举办各种展览来影响公众,进行公众教育和社会教育,去延伸它的功能,比如讲座和美育普及,通过邀请更多的人来看来听,实施一种美育教育,让观众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它应该是这样一种功能。
学术在这里是通过管理和专门研究的人,来提高展览活动的质量以及从事与艺术史研究有关的工作,让社会公众有一定的程度的了解你,认识你,这就需要有专业研究人员,所以办馆既有一个社会功能,又有一个专业功能,专业性是包含在中间的一块。所谓产业,我们所说的是通过可复制的,通过机械生产的,能够产生效应和经济效益的,那叫一种产业,以目前中国的美术馆状态看,还形不成这种产业,但可以吸收一些产业化经营管理的思路,来强化办馆的思路。也就是说去吸收一种产业的理念,而不是做成产业。全世界的博物馆,从英国大不列颠,到法国蓬皮杜,观众虽然免了门票,很高兴,但他买的一些展览延伸物品和纪念品远远超过门票的价值;或者有一些观众买一些与展览相关的导读书,有文化的人,看展览买一些画册,没有文化的人,买一些口袋书,买几个纪念品带走,印刷品,画册,包括方便观众的休闲餐饮设施服务等那就是展览活动延伸出来的社会服务功能。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国民素质相对好一些,对文学艺术的学习消费需求比中国人要高,因为富裕了所以需要精神生活的丰富,星期天在美术馆度过的观众,未必是个行家,但如果他觉得双休日我们在这里很愉快,那么精神上就获得了休息和提升净化。不同国民对这种文化的需求和消费能力不一样。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实行发达国家的这种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的要求,实际消费和国家投入有一些脱节,但不能说因为脱节,我们就降格以求。我们现在办国家美术馆,还是要争取与国际接轨,虽然参观的人不如国外的多,但我们要努力去做。公益性事业是由国家投入的,纳锐人交的钱,应该获得回报,艺术最终是为公众服务的,可以通过它赚成本钱,但不能靠这个赚大钱,我们是非盈利机构。
朱:中国美术馆80年代做了很多轰动性、挑战性的展览,包括主流的一些现代艺术大展,后来到了90年代以后,因为有一些经济原因,大家也觉得做了很多低水平的、比较泛滥的一些展览,您刚才谈到,展览需要多元化一点,那国家美术馆是不是应该做一些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展览?
冯:我刚才说过,计划组织一个策展委员会,包括本馆人员,我们将邀请一批有能力有业绩的中青年专家参与其中,鼓励他们来做策展人,包括了一批年轻的实验艺术家,来组织策划一批重要的学术性展览活动,国家美术馆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牌展览,也必须要有一批高水准的大型展览。这是我们要下大功夫去做的。
朱:那策展内容也是多元化的?
冯:是多样化,不是多元化。国家的政策很明确,是多样化的。实际上在北京与上海,广州办展是不一样的,上海市民的文化精神在那里,体现出容纳多样文化的一种平和心态。北京是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传统文化是其主要背景,但现代文化发展很快,这中间是有差异的。但不管怎样,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条件改善,老百姓对文化消费意识在逐渐加强,同时对文化的自主选择意识也在增强,这就为我们艺术的多样化,为不同的艺术能找到不同的观众群、不同的知音找到了出路,作为一个开放的大都市和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肯定正向这个方面发展。中国三十年间发生的变化巨大,其成就让人惊讶,欧洲走了一两百年的,中国才走了三十年,年轻人甚至希望更快一点,国内艺术发展之快和市场之好,使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出口转内销,都希望获得社会主流的肯定,都想进艺术殿堂,这是好事情,中国美术馆的大门为所有优秀的艺术家敞开。
朱:现在这个馆好像还是只适合做绘画,雕塑作品的布置,不太适合像装置艺术,计算机艺术的作品布置,国外有些美术馆的墙是可以打钉子的,地面是可以改动的,那以后的新馆是不是要考虑新媒介艺术的展示?
冯:你讲到展馆内的条件应该可以适应各种展览的需求,新馆设计方案尚未出来,我想在功能上会有所考虑,以我个人的看法,中国的美术馆处于发展期,还形不成功能定位的需求。巴黎罗浮宫以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为特色,近代印象派为特点,蓬皮杜艺术中心以现代艺术为特色,每个馆都有个功能定位。中国美术馆改建完成以后,就此一家,在北京还没有其它配套的美术馆、还没有现代艺术博物馆,这就决定了各种风格、流派、不同时代的作品都应该为我们接受,包括实验艺术。对一个国家馆来说,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需要和问题,但是对将来,国家美术馆对做什么样的展览是有选择的,不是所有的展览都能接纳,都该接纳。国家馆只展出那些对历史做出过成绩和贡献艺术家的优秀作品,那些公认的艺术家和著名大师,具有特色的代表性画家的作品,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国家美术馆应该有一个定位,虽然我到任不久,但我的认识是:不管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只要是好的,被艺术委员会认可是有价值的,即使有些分歧,但没关系,大多数认为是好的,就可以展览。这也是我向我所接触到的艺术家广为宣传的,我个人可能会有有偏好,但不应该偏误,这对事业不利,所以我们要通过建立必要的机制来确定方略。
朱:您自己会不会在美术馆做个展?您现在还画画吗?
冯:我一直没有间断创作,陆陆续续每年都有一些作品,每年也参加一些展览,由于工作繁忙,所以这两年一直处于穷于应付的状态,我想到我退休,还有一些年,不急于办。原来在政府机关有过打算,但为了避嫌就作罢了,出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也会有这个嫌疑,所以不着急,过几年再说吧。
冯远简历
冯远,男,1952年生,籍贯上海。198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付主任。1987—1999担任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长、副院长。中国画作品《秦隶筑城图》、《星火》、《屈赋辞意》、《世纪智者》等入选第四届、六届、七届、八届全国美展,获金、银、铜、优秀奖等各类奖项十余次。著有论文《从生命意识到审美知觉》、《21世纪艺术教育及人才培养》、《回到单纯》、《现代日本画的启示》,出版有《水墨人物画教程》、《东窗笔录》、《冯远画集》等。受文化部委托执笔撰写《高等美术教学方案》、《教育艺术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等,多篇论文获科研成果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东亚艺术博物馆等收藏。曾赴多国展出并获收藏。简介入《中国著名书画家传记》、《美国传记中心名人录》等多种辞书。曾获优秀教师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调任国家文化部艺术教育科技司司长,2000年任艺术司司长,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来源: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