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1-15 15:26:17 来源:网络
天上午早早的来到四方区图书馆,来拜访青岛市四方区图书馆馆长,著名书画家--贾元舜馆长。
贾先生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顾问,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美协理事,青岛四方区书画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尤长花鸟,葡萄。谈到书画艺术贾先生说“当初我跟随先生学画,总以为他的伟大成就是倡导并坚持到生活中去写生。而后来越来越体会到大师的写生不是对景摹写,而是对景创作。他教我们的不仅是学习态度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和运用艺术规律,进行新的艺术形象的创造。”
祖宗留下的艺术遗产,我们要继承、要改造、要创新,要把外民族有用的东西吸收过来,使民族艺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的水墨丹青不能失传。”
贾馆长又给我提供了“古代国画名家名论”,现提供以下文章:
(一)品评论
谢赫的“六法”
画有六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序》
荆浩的“六要”:
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
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拔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
——五代。荆浩《笔法记》
品画:
自古鉴赏家分品有三;曰神,曰妙,曰能。独唐朱景玄撰《唐贤画录》,三品之外,更增逸品,其后黄体复作《益州名画记(录)》,乃以逸为先,而神、妙、能次之。景玄虽云逸格不拘常法,用表贤遇,然逸之高,岂得附于三品之末,末若休复首推之为当地。至微宗皇帝,专尚法度,乃以神、逸、妙、能为,
——南宋 邓椿《画继卷九/杂说/论远》
二)形神论
画者谨毛而失貌。
——西汉 刘安《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
形神论(二)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如何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北宋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
形神论(三)
仆之所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元 倪瓒《清 阁全集卷十/答张藻仲书》
三)气韵论
气韵论(一)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
——(传)唐 王维《山水论》
气韵论(二)山水之象,气势相生。
——五代 荆浩《笔法记》
(四)意境论
意境论(一)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
——北宋 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
三)气韵论
气韵论(一)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
——(传)唐 王维《山水论》
气韵论(二)山水之象,气势相生。
——五代 荆浩《笔法记》
(四)意境论
意境论(一)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
——北宋 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
意境论(二)
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喜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遥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这景外意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外妙也。
——北宋 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