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里走出的画家——吴成坚

        吴成坚生于福建省宁德地区福安市的普通农民家庭。年幼时因家境困难只在村里上了几年学就缀学了。

        image.png

        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吴成坚对生活的热爱,他自小喜欢画画,常常在沙地上、土墙壁上涂涂画画,没有老师教,没有素材,见山画山,遇水画水。闲暇之余,他还自行研读国学著作,行走于家乡的高山碧水间,将把对家乡的热爱通过纸墨呈现,他笔下的山水植被充满人文气息,有着对自然的敬爱和热情。

        image.png

        福安的山上竹子很多。竹子品格是平易近人的,屋前屋后有一点空隙,它都可以安之若素,夏天还可以遮阳;竹子年年生笋给人吃,供人们做坐卧行动的各种工具。吴成坚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对竹子的生活习性,竹子的状态了然于胸。竹子便自此成为他笔下和常客。竹子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壑壑,它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它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人们都会赋予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吴成坚画的竹子充分抓住了它的特点,给人以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之态。同时也将他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融入其中,把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不染,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精神尽显他的画中。

        image.png

        吴成坚从小习字。他的字大小相兼: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收放结合:长短相宜;笔锋错落有致。疏密得体: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留白适当。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浓淡相融:给人以轻松、活泼、迅捷感觉,同时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相宜。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吴成坚多年自学练习字画,藏在深山无人识。成年以后,他一边工作,一边仍不放弃创作。他乐于助人,为人开朗,经常给乡亲们免费作画、写对联等,一时间竞在乡里小有名气,慢慢地开始有人找上门让吴成坚进行艺术创作。

        image.png

        在此期间,有一次家乡的一个宗族的修宗祠时,画工因为其它原因无法到场,时间又紧迫,吴成坚接受所托,帮其完成了相关的墙壁的绘画。这也是吴成坚工笔画的起始。后来宗祠建成后,吴成坚因为修缮期间的支持,得到乡贤的肯定。

        从此,他作为民间艺术家和画家的身份便慢慢传播开来。很多寺庙都闻名来请吴成坚帮忙作画。慢慢的,福建省的大多数寺庙都有吴成坚老师的作品足迹,福建福州的各地风景区也有吴成坚老师画的壁画,其中最典型作品是莆田妈祖庙壁画。

        请吴成坚画画的人多了,他的收入也高了。热心公益的他还把自己画画图所得捐建希望小学一所,在2008年汶川地震,他给灾区捐赠10万元善款。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64(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