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者的面孔:党震绘画作品展”将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开幕

        作者:admin2024-12-13 08:56:47 来源:网络

        隐者的面孔——党震跨语境表达中的历史寓言与山水隐喻

        唐代诗人贾岛(779-843)在《寻隐者不遇》中写道:“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句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从诗句中流露出的淡定从容,可知诗人贾岛肯定不是在说单纯找人的事情,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表达他们的哲学观与人生观。在这首诗中贾岛通过对松树、深山与烟云等这些环境中近景、远景等元素的细节刻画,突出了诗中没有出现的“隐者”形象,字里行间充满了禅意,呈现出一幅千年前农耕时代诗情画意的山水图卷。

        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Bill Porter)来到西安附近的终南山,开启了他的“寻隐之旅”,其后他以“终南寻隐”为主题的旅行著作《空谷幽兰》让当代社会重新审视中国“隐逸文化”在历经千年后依然存续的价值。比尔·波特说:“隐士传统之所以能够延续,是因为中国人一向尊重过去,而隐士则保持了那个‘过去’最重要的因素——它的精神传统。”

        贾岛“寻隐”的五言律诗以及千年后比尔·波特(Bill Porter)的“终南寻隐”路径,为党震开启了他行走中的精神之旅。自1996年起从泰山、汶河、黄山、嵩山、陕北、华山等一路下来,直到终南山。党震被终南山这份超脱世俗的宁静所打动,他在这里感受到来自远古的回声,亦领略到唐代诗人的情怀。

        党震多年来以其持续性的磅礴激情,一直行走在他独立创作的冒险之旅中。他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甘于重复自己。党震不间断地写着他复性线索的多重结构性语言路径。从超现实剧场的《灰色寓言》系列(2007-2012)、《水世界》系列(2010-2013),到梦幻般的诗性表现《夜曲》系列(2015年始)、主观造境的意象表达《荒石》系列(2015-2022)、回溯宋人意境的《寒山》写实系列(2015-2021),到源于向外观看的感觉表达《山外》彩墨大风景系列(2023-2024)、源于内心体悟的《山中》黑白为主体的风景系列(2023-2024)、历史寓言《隐者的面孔》抽象人物系列(2024)等,党震完成了在跨语境表达中建构他乌托邦的历史寓言与山水隐喻。

        本次展览以党震跨语境的多重结构性表达分为“隐者的面孔”“山外”“山中”“终南写生”等新作板块,以及回溯板块“荒石与寒山”“灰色寓言”共生为六个独立而互文的单元。


        第一单元/隐者的面孔

        本单元以无名者的肖像为主,以及历史叙事中不曾消失的“隐士”肖像。展览以“隐者的面孔”系列作为党震跨语境语法的导入媒介,这批肖像新作是以小尺幅为主的表现性作品,党震对“隐者”在当代语境中的身份进行了重新界定,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隐士”。作为生命个体,这批人物肖像大都面目不清、语焉不详。党震认为隐者的“者”字更具有普遍性,就普通人而言,他们都是隐在尘世间的一粒灰尘,同时每一个人都有其人性复杂性的一面,每一个人都有其无法言说而隐藏起来的复杂部分,这是历史寓言更是哲学表达。


        第二单元/山外

        “山外”源于艺术家向外观看的彩墨大风景系列作品,从《荒石》系列抽象表现的主观性色彩表达,到“山外”彩墨大风景系列笔墨与线条的表现性与抽象性,党震经历了一个由主观创作到写生状态转换的过程。近些年来由于写生次数和书法课徒的叠加累积,彩墨大风景的色调与线条越发自由奔放,尤其在终南山的写生经历使得他内心获得了无比的从容与释放。


        第三单元/山中

        魏晋时期(220-420)山水游赏与隐逸精神的交融互现,源于这个时期人作为个体的觉醒以及士人美学的成熟,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文学创作,甚至推动了山水诗、山水画等文学与艺术的发展。宗白华(1897-1986)说:“晋人向外发现了山水,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中”单元源于内心的体悟,作品以黑白色调为主的单色风景系列。《远方》(144cmx367cm)反映了终南山给予党震超然的包容性和巨大的能量场域,山中的晨昏昼夜四时变化让他有一种极其安静的体验。党震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之中,他站在山石之上,似乎在聆听来自远古的自然之音。


        第四单元/终南写生

        中国传统文献中的“写生”一词,大约是在唐、五代时期兴起,到宋代开始被大量使用,最早主要运用在花鸟画领域中。苏东坡(1037-1101)《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有记载:“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写生”与“传神”作为对仗的概念同时使用;西方绘画的写生观,可以说是由以“求真”为主的审美范式所塑造出来并延续至今。党震在写生中一直在追寻中国宋人的“传神”,并融合了西方的“求真”,他在大自然中体悟绘画语言的生命力,寻找并深挖自己的感受。随着多年来写生的积累,尤其是在终南山的多次写生,使得党震打开了绘画语言与文化思考的大门,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交流在自由抒发中得以融合并升华。


        第五单元/荒石与寒山

        “荒石与寒山”是对党震过去十年艺术成就的致敬与回溯,党震在重拾宋人山水精神的同时,他对荒寒与野逸情有独钟,体现出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自我觉醒与自我价值。


        第六单元/灰色寓言

        “灰色寓言”与第五单元同为回溯单元,是党震最早形成语言体系的作品,也是他人物题材创作的转折点。《灰色寓言》系列营造了一个超现实剧场的场域,党震借用隐喻的手法,透过人物形象的迷茫与凝视,呈现出当代都市的高速节奏与精神荒芜,映射出人物内心世界的虚无与挣扎,党震以“灰色寓言”隐喻了当代社会的精神图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而我的思绪似乎还在终南山的秋天里……党震说:“画终南山是一种缘分。”我想,这是他生命中的一次邂逅,也是必然。正如千百年前的那个春天、秋天与冬天。

        (文/侯昌恒,策展人,写于2024年12月9日)


        展览名称:隐者的面孔:党震绘画作品展

        学术主持:彭德

        策展人:侯昌恒

        出品人:崔迅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西安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水墨记

        协办单位:诚一斋美术馆、北京华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展览总监:上官争奇、刘玲

        视觉设计:邱阳英、宋静

        展览执行:邵志华、李俊琦、江夏楠、邹佳俊、常磊

        开幕时间:2024年12月15日 15:30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15日—2025年1月15日

        展览地点:西安崔振宽美术馆3/4/5/6/7/8号展厅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56(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