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是一门“绝对本土化”的艺术,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具有某种独立性和特殊性。书法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它所包含的艺术规律必定是人类共通的,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书法这门艺术呢?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人的圣书字和中国人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它们都是从象形文字发展来的,后来都发展成为表意文字。随着历史演变,只有中国的甲骨文演变成现代汉字,是古老文字仅存的一种,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
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体字,汉字虽然在形体、读音乃至部分字义上都发生过变化,但其性质却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中间汉字的统治地位虽然几经冲击,但仍旧不可动摇。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本处在相对统一的状态。执行国家统治功能的文官制度,对于保证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着主要作用。融合了多民族的汉文化一脉相承,保证了汉字的延续性。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与拼音文字不同,其自身的书写结构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反映着民族文化特征。这一点在象形文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总的来说,汉字的字体演变是一个由繁至简的过程,即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最后成为楷书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形,即草书和行书。
在最早的陶片、竹木简上,书写动作只是一些手腕的简单摆动,具有相当的随意性,使笔画呈现弧形,有简单的粗细变化。甲骨文因其刻在甲骨上,刻刀着力面有限且不平,故文字线条细瘦,笔画有棱有角,大小错落不一。金文起于商周,与甲骨文同期,因其刻于青铜器范模之上,然后冶铸而成,因此,线条比较粗壮,笔画也较圆转,字体匀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以小篆为统一的字体。到汉代,隶书成为主要字体,笔画由圆转为方折,书写更为简便,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简化过程的一次重大变革,故称“隶变”。
汉初,由汉隶产生草书。草书的出现表明了进一步简化汉字字体和书写便捷的愿望。然而,较难辨认,未广泛普及,而后成为书法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汉末由汉隶产生楷书,字体清晰方正,容易书写和辨认,形成真正的“方块汉字”。自此,楷书取代了各种字体,成为普遍通行的汉字,并沿用至今。
此外,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诞生于东汉,流行于魏晋之间,行书较草书容易辨认,且书写快捷,同时亦具有流畅的审美趣味,因此一方面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手写字体,另一方面也成为书法家展现其艺术素养的媒介。
随着字体结构和书写方式的演变,文字和“书法”逐渐合二为一,这也是书法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最为特殊之处。
书法最早是作为日常书写使用的,它带有功能性和以文字为媒介直接表达感情的特点,而非单纯作为一门艺术予以欣赏,更非用以买卖。由于书写者和观者身份的相对统一,所以,并不存在创作者和观赏者之间的相对距离。这造成了一个封闭的互动和循环,也出现了书法在欣赏和理解上的“曲高和寡”。
书法的真正玄妙之处,在于书写者腕部动作的变化,借助毛笔直接传递到宣纸上。水与墨在毛笔上的交融,又和纸的质地、吸水性等因素叠加在一起,使整个过程和结果呈现出无穷尽的复杂状况。
此时,毛笔的运动除了形成字体的外部形态变化外,也造成了笔画内部的复杂运动。下面试以“之”为例阐述。
“之”是古汉语中极为常用的虚词,字形变化丰富。在隶书和楷书中,运笔讲究中锋(“锋”指毛笔的锥体尖端),即笔锋处于笔画的中间,运笔时笔垂直于纸面,笔锋至锥体三分之一处接触纸面(因为这时毛笔最有弹性)。行笔速度较为均匀、舒缓,书写讲究中正、平直。在“横”“竖”等笔画中每一笔的“起笔”(开始)和“收笔”(结束)处都会较中间部分粗壮,手腕会有一个回转的动作;而“撇”“捺”等笔画的结尾则来自毛笔上提离开纸面以后,仍旧在空中延续同一方向的运动。
在行书和草书的书写中则完全不同。这里以中国书法史上的《自叙帖》《祭侄文稿》《兰亭序》等几个重要作品为例。《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代表作,是他在得知侄子在战乱中死去时所作。这件作品异常清晰地呈现了感情对于书写的决定性作用。正因为书法兼具了日常书写和艺术两方面的功能,才可能如此真切地将作者的感情彻底地倾泻于笔端。
《自叙帖》属于狂草一类,作者是唐代僧人。与其他两件作品不同的是,他以线为主要元素进行整体平面分割布局,行笔狂放快速,减弱了每一笔内部的运动变化,所以文字变得图形化了。而《兰亭序》(现传疑为摹本)中共有20个“之”字,形态和功能上竟不相同。
一般意义上说,书法讲究中锋用笔,讲究每一笔运笔的到位和一丝不苟。同时,汉字有严格的间架结构,每个字都有严格规定的书写顺序。但是实际的书写过程中,由于书写者的控制能力和感情直接释放于笔端,使书写的结果呈现无穷尽的可能性。
辨识这种极为微妙复杂的运动过程并欣赏其中的韵味,需要的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欣赏书法艺术对没有真正练习过书法的人是极难的。即便对书法不再应用于日常书写的现代中国人,理解和欣赏都存在相当的困难。
对于艺术家来说,如何将书法带向当代是一个难题。有人想将书法向抽象绘画靠拢,但是这势必以牺牲汉字的间架结构为代价。那么,如何实现书法的当代化,让更多的人理解书法的玄妙,乃至让书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便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