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简劲笔墨绘就大写意自由境界——谈张录成大写意绘画

        作者:王镛2025-03-19 09:05:01 来源:中国艺术报

        千年不倒魂长在 张录成

          当代中国画家张录成的大写意绘画以表现新疆大漠胡杨、骆驼、牛、马著称。近年来,中国美术界一直在提倡“写意精神”,但是真正投身大写意绘画创作的画家屈指可数,从历届全国美展来看,大写意作品的数量也极其稀少。因此,张录成的大写意绘画显得非常突出、非常独特。

          在我看来,当代中国大写意绘画至少应该包含三种特征:简劲笔墨、意象造型、自由境界,三者兼具方可称之为“大写意”。而张录成的作品正符合这三种特征。

          简劲笔墨,即简约而劲健的笔墨。中国古代画论中,论述“写意”尤其是“大写意”的理论很少,“写意”的提法大概明清时期才出现。清末松年在《颐园论画》中明确提出“写意”和“大写意”的概念,他说:“凡名家写意,莫不从工笔删繁就简、由博返约而来,虽寥寥数笔,已得物之全神。”“古今名人写意之作,真作家未有不从工笔渐渐放纵而来,愈放愈率,所谓大写意是也。”可见,写意不等于涂鸦,必须经历从工笔删繁就简、由博返约的艰苦磨炼才能日臻成熟。

          从张录成画册后面的速写写生可以看出,他必定画过大量工笔画之类作品,逐渐删繁就简、由博返约,最终形成简劲笔墨。许多评论家说张录成以书入画,尤其是草书入画,笔墨恣肆。实际上,书法用笔与绘画用笔的笔墨相通又有所区别。对比张录成的书法和绘画笔墨,会发现他的书法笔墨功底深厚,而绘画笔墨比书法笔墨更奔放、雄浑有力。其笔墨契合大写意绘画需要,简约而劲健,这是大写意绘画不可或缺的要素,舍此谈不上大写意绘画。

          意象造型也是大写意绘画的关键。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袁行霈)。英美意象派诗歌中,“意象” (Image)是在瞬间显现的理性与情感的复合体(庞德)。在造型艺术领域,意象介于纯写实与纯抽象两极之间,程度不等地偏向其中某一极,相当于齐白石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写意绘画必须追求意象造型,它介于具象与抽象、似与不似之间,既保留着似的因素、写生的因素,同时又追求不似、高度的概括甚至抽象化。但是,中国写意画的意象造型始终没有变成纯粹的抽象符号,这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审美习惯有关。中国人欣赏西方现代的抽象绘画,更欣赏康定斯基的有机抽象,而非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更不是极简主义,还希望作品有生命气息、生命形态。

          张录成大写意绘画的意象造型有“简”和“动”两个显著特点。“强化个性”与“简化形式”是现代艺术的两大特征。张录成意象造型的“简”,与简劲笔墨、简化形式相关,他用简劲的笔墨来塑造简化的意象。翻阅张录成的画册,比较他历年来画马的作品,发现他早期画马还保留着徐悲鸿或者刘勃舒画马的轮廓,越往后越消除了徐氏画马的痕迹,变成了笔墨纵横涂抹的线条墨块,只有马头、马蹄尚可辨认。他画牛和骆驼的作品也经历了从繁到简、从写实到抽象的过程。当年蒙德里安的系列绘画《开花的苹果树》删繁就简,最后把写实的苹果树简化成抽象的几何线条。而张录成删繁就简的马、牛、骆驼的意象造型,即便高度简化,也始终保留动物形象的部分写实因素,特别是动物的整体生命形态,也就是“动”。

          张录成长期生活在新疆草原、沙漠地区,目睹过万马奔腾、野驼奔驰的场面,这种经历激发他创作了《天马行空图》《汗血印象》《塔克拉玛干野驼》等作品。他画的马、牛、骆驼大都处于奔腾、跳跃、行走的动态,充满了生命勃发的力量和气势,就连大漠胡杨在他笔下也焕发着铁骨铮铮、傲然挺立、威武不屈的生命气息。意象造型的“动”与“简”相辅相成,如作品《双雄图》就是通过简约劲健的大墨块表现两头公牛搏斗的剧烈动态。近期,他更注重焦墨线条构成的动物与植物意象,新作《奔向新时代》中一群奔马,焦墨线条简劲而粗犷、单纯而丰富,代表着他的意象造型的新探索。

          自由境界同样是大写意绘画的重要追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画亦如此。张录成也认为“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画修养、画学识、画境界”。境界亦称意境,李可染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反复强调“意境是艺术的灵魂”。“胆”体现在笔墨恣肆奔放,“魂”体现在精神博大雄强。大写意绘画追求的自由境界,就是画家大胆革新的胆略、博大雄强的魂魄。这种自由境界可以由简劲笔墨和意象造型构成,可以由构图、色彩、虚实处理等多种综合因素营造,而最根本的内在因素是画家深刻的哲思诗意和真情实感。

          张录成生于丝路重镇甘肃酒泉,后来成为新疆军旅画家,几十年来奔走于草原戈壁写生创作,将丝绸之路上独有的审美意境作为终身探索的方向。他笔下的胡杨、骆驼、奔马、公牛,都表现了生命勃发的激情和博大雄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近年来的作品,那些胡杨、骆驼、奔马的意象具有崇高悲壮的美感。他的大写意绘画新作《风暴》就令人眼前一亮,作品以简括的旋风式构图描绘一群与沙漠风暴搏斗的骆驼,打破了中国画传统的章法。画家大笔挥洒,横涂竖抹,不再是普通焦墨的线条或泼墨的块面,而是带有浓淡、飞白、虚实变化的恣肆笔墨,隐约勾勒的骆驼头部与旋卷的墨迹交互交融,更加凸显了骆驼的剧烈动态。画家借助骆驼的意象造型,表现出人与自然灾害搏斗的无畏精神,酣畅淋漓的简劲笔墨也抒发了画家的昂奋激情。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206(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