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蓝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中法艺术交汇融合的“大境界”与“新境界”
——观“目光交织:法兰西艺术院中法院士艺术特展”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相聚在广东美术馆,共同开启“目光交织:法兰西艺术院中法院士艺术特展”的帷幕。在这个特殊时刻,我们不仅迎来了法兰西艺术院11位艺术大师的90余件艺术珍品,更迎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一次连接东西方的审美共振。展览既是对20世纪中法艺术交融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当代艺术创新发展的前瞻探索。
法兰西艺术院作为欧洲历史最悠久的艺术殿堂之一,始终是跨文明对话的先锋之地。自20世纪以来,优秀的华人艺术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叩开这扇厚重的大门,将东方哲思注入西方艺术体系,书写了中法文化交融的璀璨篇章。早在1928年,被誉为“中国留学美术者之第一人”的林风眠先生,在与蔡元培先生创建国立艺术院时就提出了这样的学术宗旨: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朱德群打通中西、抽象与具象的界限,成就“妙在其中”的抽象艺术,被法国艺评家誉为“20世纪的‘宋代画家’”;赵无极以东方水墨意境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跨文化熔铸,开创了中西艺术深度对话的典范;吴冠中保持“风筝不断线”的观念,艺术创作在表现风格和抽象风格之间自由切换;吴为山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中汲取养分,以独特的雕塑语言演绎中西哲学对话,构建当代公共艺术的跨文化范式。他们的创作既植根于东方美学根系,又在塞纳河畔绽放异域芬芳,成为东方美学现代性转换的典范,架起东西方诗性思维的桥梁。法国艺术家们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比例、解剖学与自然观察中汲取科学精神,既有对经典模式的追寻、对传统的深度研究,也呈现出对未来艺术表达的探索。
我们看到,本次展览的三个单元“远行”“往来”“追寻”是一组艺术文化交融演进的三部曲,生动勾勒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动态轨迹——“跨越山海的探索”对应着朱德群、吴冠中、赵无极等艺术先驱远渡重洋求艺,将东方美学基因播撒在异域土壤;“文明交汇的共鸣”以艺术为媒介线索,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激发出超越单极文化的创造力;“经典之上的新生”标志着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当代语境的再诠释实现文化跃迁,艺术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命得以延续。这三个有机整体甚至让我想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里的“境界”自然不仅是艺术家个人对于艺术追求的毕生努力写照,更是中法艺术甚至中西文化交汇融合、彼此观照的“大境界”“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