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飞逝世二十周年暨诞辰八十周年 上海二大展览呈现“逸飞热”

        作者:厉亦平2025-04-21 08:41:57 来源:美术报

        陈逸飞 夜宴 布面油彩 1991年

        今年是陈逸飞逝世二十周年暨诞辰八十周年,4月12日,为了纪念这位海派艺术家,“致敬逸飞——纪念陈逸飞逝世二十周年画展”在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开展。

        此次展览由美术馆联合56位与陈逸飞生命轨迹深度交织的知名上海艺术家共同打造,展出118幅作品,以“集体叙事”的创新形式,首次呈现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展览呈现了陈逸飞的四幅作品,分别创作于1983年和1984年的画作,其中《后花园》《清晨》是他在纽约哈默画廊第一次个展的两幅珍品。陈逸飞一生中创作了很多江南水乡风情油画,《清晨》是这一系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画作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跃然纸上,非同寻常的古镇气息,令人神往。

        陈逸飞弟弟、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执行馆长、本次展览总策划陈逸鸣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身在纽约的陈逸飞辞去油画修复的工作,赴欧自助旅游。两个月内遍访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十余个国家的艺术博物馆,观摩了大量的欧洲名画原作。是年秋天,陈逸飞自欧洲回国,赴江南水乡搜集素材。重返纽约后便潜心创作了之后令其声名大噪的“水乡系列”。其中最著名的一幅为《故乡的回忆——双桥》,创作于1984年。

        此次展览以“致敬逸飞”为名,既是对陈逸飞个人成就的致敬,亦是对20世纪海派艺术群体的集体观照。参展的艺术家中,既有陈逸飞的同学、同事,也有与他有着相似成长经历、在艺术领域颇具成就与影响力的老艺术家,更涵盖上海美术界及各艺术院校领军人物、活跃一线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这118幅作品,以多元艺术风格、观念及独特题材,共同编织出跨越时空的精神图谱。每一件作品如棱镜,分解重组陈逸飞艺术基因中的光谱,形成全新视觉叙事。跨代际艺术家的集体参与,亦重新审视了陈逸飞在艺术史中的坐标,即便最年轻参展者与陈逸飞相差近四十岁,创作中仍展现出惊人的精神同构。

        展览展至5月30日。

        又讯 浦东美术馆年度重磅大展——“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将于4月26日起,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包括约80幅油画真迹,是艺术家迄今以来规模最大、涵盖内容最完整的回顾展,旨在全方位地呈现他创作生涯每个阶段的整体样貌和思想转变,突出他在不同领域内的重要成就。

        展览被分为四个板块:“成长岁月”、“心灵之桥”、“海上风华”和“大视觉时代”,共汇集了逾150件展品,囊括了绘画、雕塑、影像、出版物、手稿等多种媒介,覆盖了他各个时期内风格多样的不同系列创作。重点展品包括:青年陈逸飞所创作的《开路先锋》《黄河颂》《占领总统府》等主题性绘画;留美时期首先打开西方市场的“水乡”系列,如《周庄》《苏州的黄昏》;为大众所熟悉的“音乐家”系列,如《长笛手》《女人与吉他》;包括《夜宴》《浔阳遗韵》《丽人行》等作品在内的经典“仕女”系列;以《玉堂春暖》为巅峰,将绘画美学延伸至电影实践中的“海上旧梦”系列;以《山地风》《绿绿的草原》等作品为代表,突破一贯浪漫写实传统的“西藏”系列等。

        除了绘画作品以外,还将展示陈逸飞在其所开创的“大美术,大视觉”理念下所进行的多元艺术实践,例如:他所创造的雕塑作品《东方少女》;同时特别播映由其执导的四部电影精剪——《海上旧梦》《人约黄昏》《逃往上海》《理发师》,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展览还将讲述他如何深度参与了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城市建设和规划,通过各种在地实践反哺他的家乡。各类珍贵文献与展品将共同带领观众走进陈逸飞丰富而精彩的艺术世界。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12日。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79(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