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承尧与汪采白的诗画酬唱

        作者:盛学峰2025-07-27 08:37:06 来源:美术报

        汪采白绘画 许承尧题款 天都峰 中国画

          我国传统文人交往之间很早就流行诗文酬唱的雅举,后来多才多艺的书画家,也将此雅兴衍生为诗画酬唱,不仅富有诗的意境,书法的精妙,更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末代翰林许承尧是汪采白交往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们的关系不仅缘于许承尧是汪采白祖父汪宗沂的学生,而且体现在两人在艺术上多有合作,许承尧常为汪采白的画作题诗落款,诗书画结合,相得益彰。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加深了他们的友谊。

          汪采白(1887-1940年),歙县西溪人,名孔祁,字采伯,号澹庵,别号洗桐居士,学者称采白先生。汪采白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是与黄宾虹同时继起的新安画派又一高峰,他把传统的青绿法融入到写绘黄山的创作中去,给落寂二百年的新安画坛重新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许承尧(1874-1946年),歙县唐模人,名芚,字际唐、芚公、婆娑翰林,室名眠琴别圃、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近现代教育家、方志学家、诗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21岁中举后从汪宗沂治学,光绪三十年(1904)中进士,曾任甘肃省府秘书长、安徽省府顾问等职。著有《歙县志》《歙故》等。

          汪采白不以诗文名,而所作清新可诵,极饶风致。诗多题画作品,汪世清、汪孝文、鲍义来编有《汪采白诗画录》。许承尧一生刻意为诗,造诣深湛,《疑庵诗》收录1787首。许承尧工书,擅长汉隶,又以隶法入楷书,娟劲挺秀,深得唐人神髓。当年黄宾虹还在上海的时候,曾代朋友求过许承尧书法,称许先生“法书近益浑古,海上书家已尠”。

          许承尧收藏丰厚,从他的《咏斋中挂壁书画八首》可知其收藏之富,斋中挂壁书画有方环山画、朱竹垞书法、王阮亭书法、吴梅村画并书、施愚山书法、梅瞿山画、董其昌画、吴中道画、章太炎书法、龚半千画等。汪采白在许承尧的檀干园得读历代名家真迹,曾踏雪过唐模在许承尧的檀干园临过渐江的《晓江风便图》,酒后以李流芳笔意作《眠琴别圃图》,题记曰:“戊寅二月,与韶九踏雪过檀干,谒霁丈读渐师画,酒后拟李流芳笔,写此图。汪孔祁。”画中不仅有房屋、草亭、柳树、假山和怪石,还有一位老者执杖在通幽小路上行走,柳树旁有一琴台,两只小鸟在柳树上窃窃私语。此手卷清逸恬静,意境萧然,笔法劲挺,颇得李流芳山水画的精髓。许承尧在画上题:“黯黯春深雪,画人来叩门,酒酣微点笔,花气未能温。幽谷园林好,故家文采存。吾师迁化久,拭目对贤孙。采伯为予作此图,图成漫题其后。疑翁许承尧。”

          许承尧每得心爱之物,汪采白常会作画以记。1933年秋,许承尧在上海购得厉鹗《宋诗纪事》稿本,汪采白为其作《西溪图》与《秋菴图》,并记:“际唐世叔游沪,得厉(鹗)《宋诗纪事》以归。书为徵君手录,完整无缺,真堪宝贵。凡属知友皆赠文字书画记盛。余以写此图博粲。孔祁。”许承尧又得晶阳子《红叶白石图》立轴,汪采白为其“背临一帧”,许承尧在图上题诗跋:“吾乡论画笔,昔有晶阳子。其人介僻亦恢诡,画则肖之雄且侈。用墨焦湿各破纸,生气拂拂出十指。吾尝得一帧,众史不敢拟。韬庐旧日扶床孙,中岁研精通画理。酒酣奋笔为我摹,惊看竟已得其似。中间瘦干棱棱起,晚叶参差红可喜。丈人之面何斑斓,雨溜霜穿愈妍美。画成急欲付装池,时一展观仍在几。因思吾友老杏墩,倔强穷经卧闾里。骨重神寒晚更坚,此石此藤差可比。珍重题诗远寄将,祝君岁岁酡颜紫。今年乘兴傥来游,更扫柴门迎杖履。”

          据《汪采白诗画录》载,“汪训昭,(汪采白)先生近属从兄,好制手工艺品,治手杖极精致,为时所称。”汪采白先生曾为汪训昭画有一幅《西溪泛舟图》立轴,上署:“新安画家大都学倪黄,清疏淡逸,极士夫之能事。余当握管,每喜学之。此作于慕倩为近,以速成,未免笔墨荒率耳。孔祁。”许承尧在画上题诗:“吾乡好山水,清旷尤可爱。西溪溪水边,妍丽寡俦对。六朝烟水气,饰事寄咏绘。拿前与扶杖,意足各无碍。我拜一筇遗,相从忘衰退。癸酉(1933年)初冬客西园,为训昭先生题。是日,君以手治一杖见贶。芚翁许承尧试宋砚。”

          汪采白曾为曹一尘作《曹一尘草堂图》,许承尧题诗四首:“绕屋清溪洁似环,冲融明镜景松关。主人自有村居课,洗砚归来月满山。”“读画论诗事最幽,人间冷癖易相投。笋舆卅里闲踪迹,曾为披寻半日留。”“韬庐继起有童孙,画笔清妍有道根。一夕古欢千劫住,为从世外写徽痕。”“大小何妨测化工,一徽尘说地天通。空明水月谈何易?且纳须弥芥子中。”诗中对韬庐童孙汪采白的绘画造诣大加赞赏。曹一尘(1902-1988年)原名颂增,字益丞,号一尘,又号蒿庐,晚号跛翁,歙县雄村人。1925年毕业于上海于复旦大学文史系,先后执教于安徽省立第四女中、徽州师范,曾任徽州师范校长。精于字画鉴赏及考证,在古鈢、金石学上建树犹深,工篆刻,诗文书画亦佳,与许承尧、黄宾虹、汪采白、徐丹甫等名家过从甚密,时有书札往来,研讨学术。

          曾任第32集团军参谋长的刘广济(字菩航、璞珩)将军驻守徽州时,与许承尧、汪采白交往甚密,交谊笃厚,时有汪采白画作相赠,许承尧题诗作跋。戊寅年(1938年),汪采白为刘广济将军夫妇创作青绿山水画作三幅,一幅为新安山水,另两幅为黄山风光,作品俊逸新奇,潇洒畅快,清丽雅致。许承尧分别题诗并书:“峭壁倚长松,飞泉响深谷。洁极爱秋光,中有人如玉。”“曾到天都最上头,眼中了了见神州。扫除六合须君辈,不许沧溟起一沤。”“最艳是秋山,施朱出好颜。请看龙破壁,奇气不人间。”诗行云流水,书法刚劲老辣,与画面情景交融,并与当时抗战的情境和刘将军的形象相呼应,足见他们诗画的默契,酬唱的高妙,情感的深厚!(作者系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黄山市巅峰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71(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