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题材油画的“大时代痕迹”

        作者:张宝国2024-08-26 09:55:31 来源:中国艺术报

        前夜 胡一川
        中国美术馆藏

          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充满艰辛却又富有活力,关注个体、关注现实、反映民间疾苦并表现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美术创作的主旋律。在这其中,油画家们创作了一大批展现民族精神又富有艺术性的作品,如莫朴的《入党宣誓》、王式廓的《参军》、胡一川的《开镣》等,更是起到了激励鼓舞人民大众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作用。诸多经典油画作品在描绘和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别具一格,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乐观主义精神。可以说, 20世纪中国大地上诞生的经典油画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也终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油画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时期,一大批艺术学子远赴重洋到欧美和日本学习西画,学成之后,他们将所掌握的知识带回国内,作为改良中国传统绘画和传播新美术的主要手段,并伴随西画运动的推进呈现出两大趋向——以徐悲鸿、颜文樑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风格和以林风眠、刘海粟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倾向。

          提到写实主义,徐悲鸿是坚定的捍卫者,他一心磨炼写实技巧,巴黎和柏林的生活,造就了他对于熟练的写实技巧和对具有文学性、象征性作品的崇拜,这些都成为他油画创作的目标,也成为他介绍西方艺术、重建中国绘画的立足点。这种充满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选择让那一代油画家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各自的思想、观念、艺术主张,然而他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者,而是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既学习古典写实绘画,也重视现代艺术的探索,并从中借鉴探索语言,因为彼时的中国处于积贫积弱状态,人民大众需要的是可以看得懂、可以理解的现实主义美术。因此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写实主义占据着主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些画家更与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如第一代油画家李铁夫、中国画家黄宾虹、高奇峰等,他们走出画室,到艰险、动荡的生活中创作,为民族的解放而努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批青年画家加入抗战的宣传队,在华北、华中战场上都留下他们的足迹。1945年,冯法祀在中缅前线深入生活,着手构思《捉虱子》的创作;1946年,当这幅反映抗战期间中国士兵艰苦生活的作品展出后,闻一多称赞其为抗战中“难得的现实主义佳作”。吴作人率领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组建“战地写生团”到中原前线,莫朴参加上海师生组成的“上海国难宣传团”,宣传工作都采用了漫画、宣传画的形式。武汉、重庆街头的大幅抗战宣传画,就是由原先从事油画创作的王式廓等人参与完成的。这些作品以沉着昂扬的精神力度表现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中国人民坚韧的精神状态,并展现出此前难以企及的艺术境界。

          在陕北革命根据地,文学艺术同样很活跃,延安鲁艺集聚了很多青年美术家,成为了根据地文艺活动中心。战时根据地倡导的“工农兵喜闻乐见”的宣传画、连环画、年画成为艺术家的武器。如冯法祀的《演剧队的晨会》,很好地诠释了战士们的日常生活状态,用艺术家的视角讴歌人民子弟兵。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将自己的创作与新时代的火热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直接贴近人民群众,歌颂新的时代。油画的优势在于其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和视觉上的吸引力,宣传效果更胜一筹,画历史事件、画现实生活、突出主题性和情节性、颂扬人民群众的主人翁面貌、歌颂中国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中国油画由此向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方法相结合的目标前进,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迅速投入到新中国、新社会、新生活的建设中去。用手中的画笔描绘革命斗争的历史,讴歌新中国、赞美子弟兵成为画家们重要的创作任务。这是油画自20世纪初引进中国以来的一个创作高峰,诞生了很多优秀作品——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描绘了太行山区八路军抗日的一幕悲壮场面:五名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离,与敌人战斗到弹尽,最后集体跳崖。画中的战士群像组合层次分明,每个人物都有鲜明个性,气氛紧张而悲壮。蔡亮的《延安火炬》描绘了抗战胜利喜讯传到延安之后,人民群众火炬游行的景象,画面以温暖而强烈的光影效果传递着人们内心的激情。此外还有杜键的《黄河激流》、吴作人的《黄河三门峡》、罗工柳的《地道战》、胡一川的《前夜》、艾中信的《红军过雪山》、董希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大批优秀作品,它们记录时代、讴歌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闻立鹏的《红烛颂》,李秀实的《疾风》,以及肖峰、宋韧的《拂晓》等作品的出现,说明变革已在慢慢展开。吴冠中的《鲁迅故乡》、詹建俊的《高原的歌》等作品,都注入了画家自己的感受,并强调了画面的形式感,在油画形式的探索和语言的回归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而就历史题材创作而言,陈逸飞和魏景山合作的《蒋家王朝的覆灭》,构图和表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让人们在这件作品中“大开眼界”。

          步入新世纪,以“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为标志,现实主义绘画创作迎来一个新的高峰。其中涌现出的诸多优秀作品,集中反映了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斗争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重大事件,可谓现实主义作品在当代的伟大复兴。

          我们可以说时代呼唤艺术作品,也可以说艺术作品扎根于时代、滋养于时代。这些画作留下的“大时代痕迹”就是在记录历史,记录民族发展。我们更可以看到,现实主义题材的油画已经完全脱离中国传统画作的寄情山水,从而进化到传递精神力量、讴歌时代、讴歌党和人民的现实主义——无论是在艰苦抗争的时代,还是在和平奋斗的年代,画家们都将自己饱满的热情注入笔端,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注入更多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的元素——这都是“大时代的痕迹”。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馆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61(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