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比似曾相识的他者更神秘、更诱⼈的呢?」
佩斯画廊欣然宣布将于 2025 年 1 ⽉ 14 ⽇⾄ 2 ⽉ 27 ⽇在⾹港空间举办最新群展「朝花夕拾」,旨在探索亚洲离散经历之中复杂的思考、欲望和共鸣,并与探讨后社会主义和后⼈类渴望的作品进⾏对话。
本次群展在⼤中华区总裁林家如的⽀持下,由佩斯策展总监王⾟策划,将展出 把蔓沁 (Amanda Ba)、 郑庆和 (Ching Ho Cheng)、 侯⼀鸣 (Oscar yi Hou)、 江⼀帆 (Jiang Yifan)、 陆明龙 (Lawrence Lek)、 刘敬伦 (Jarod Lew)、 史蒂潘·塔迪奇 (Stipan Tadić)、 鲍丽娜·奥洛乌斯卡 (Paulina Olowska)的作品。当中包括七位非佩斯代理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广泛的合作与展示,反映出画廊在全球展览计划中持续聚焦于新生代艺术家的理念。
展览「朝花夕拾」以⾹港独特的历史和国际都会⽂化为语境,指向离散经历中某些共通之处,⼜突出每位艺术家创作中独特的经验和想像⼒。王⾟在她的策展陈述中解释,展览旨在呈现“⼀组出乎意料的艺术家并置,他们从多重⻆度对于他者身份的好奇与探知——无论在⽂化、技术、后社会主义或后⼈类意义上——扩展了我们对⾃身与世界的认知。时间被视为可重访之地,幻境亦可化作归途”。
此次展览将展出把蔓沁、侯⼀鸣和江⼀帆的特邀创作。侯⼀鸣于 2022 年⾄ 2023 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举办了他的⾸次机构个展,将在展览中呈现其最新作品《⾃画像(26),⼜名:⼀鸣》(2024)以及近作《注视,⼜名:最真实的蓝》(2024)。侯⼀鸣出⽣于英国利物浦,现居美国纽约,创作主题常为⾃⾝与其他酷儿、亚裔和离散艺术家的肖像,并嵌入独特的⽂化符号体系、历史⽂化参照和私密情感亲密的流露。他的画作中充满酷儿图像,并广泛引⽤诗歌、东亚历史和视觉⽂化,以及美国流⾏⽂化。在这些作品编织出的叙事中,主体⼈物在得到表现的同时也被神秘化——艺术家⾃⼰也不例外。
把蔓沁出⽣于美国俄亥俄州,⽗⺟是第⼀代美籍华裔,五岁前与祖⽗⺟⼀起住在合肥。她近作中赤⾝裸体的巨⼈(通常是艺术家本⼈的形象)置⾝于都市环境中,将写实与幻想结合,并通过酷儿和后殖⺠主义的思辨视⾓,探索欲望与性向、资本主义与⺠族主义、以及离散记忆等议题。她的新作《复活之地》(2024)⼤胆⽽极具创意地致敬了安德烈亚·曼特尼亚(Andrea Mantegna)著名的《哀悼基督》(1480):艺术家裸⾝卧于⼀⽚建筑⼯地的废墟之上,庞⼤的⾝体在城市无情的扩张与衰颓循环中显得突⺎⽽脆弱。
江⼀帆的新作《丰收》(2024)是本次群展中尺幅最⼤的作品,以截然不同的⽅式演绎了⼈类与⼟地的⽂化情感连结。她的创作囊括绘画、雕塑、动画和⾏为表演等媒介,旨在探索科学、⼼理和神秘主义之间的交互。江⼀帆的绘画具有超现实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彩,启发我们以全新⽅式思考与周遭世界的关联。在《丰收》中,逆光中的农⺠在绚烂的星云下收割超⾃然巨型农作物,让⼈联想到梵⾼的《红⾊葡萄园》(1888)、农业梦核和科幻作品,以及⼤量网络迷因中对中国移⺠无论⾝在何处都可以种出粮食的传说。
展览还将展出已故华裔艺术家郑庆和 1975 年创作的⼀幅纸上作品,出⾃艺术家基⾦会。郑庆和于 1946 年出⽣于古巴哈瓦那的⼀个中国外交官家庭,曾就读于纽约库伯联盟艺术学院,并成为纽约战后前卫艺术浪潮中的⼀员。他痴迷于道教及⻄藏艺术、印第安部落⽂物,还有博斯(Hieronymus Bosch)的作品,以迷幻抽象画在 20 世纪 60 年代声名鹊起。其代表作被众多美国重要机构收藏,包括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和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等。
郑庆和当年的⼯作室位于纽约著名的切尔⻄酒店,《无题(⽊纹系列)》(1975)受到⼯作室的⽊地板启发,也是群展中的⼀个历史座标。艺术家曾会议说:“在我⼯作室斑驳剥落、遍布裂缝的墙上,有著⽉球表⾯的景观。⽽我在地板的⽊纹中穿梭。” 2026 年,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安多弗的菲利普斯学院艾迪⽣美国艺术博物馆()将为他举办重要回顾展,并将与非营利组织Visual AIDS 共同出版学术画册。
刘敬伦将于 2025 年春季在密歇根⼤学美术博物馆举办个展,⽽在这次群展中展出的三联摄影作品《错位(亨利与我)》(2023)来⾃他最近的系列创作“好久不见,远道⽽来”。艺术家利⽤摄影和影像探索代际离散的失落、流离和后记忆,他表示,作为⼀名亚裔美国⼈,他对中国香港和内地旧电影中的美学与所谓正宗⽂化怀有好奇和渴望,⽽这也“强调了我在⾃⼰创造的幻想中感受到的与现实的疏离”。
陆明龙的单频道录像《观⾳(⼀名前护理机器⼈的⾃⽩)》(2024)出⾃艺术家为 2024 年弗⾥兹伦敦艺博会的多媒体委任创作,该作品系列还包括雕塑和互动游戏,为此次群展增添了温柔⽽讽喻的⾼科技异托邦维度。这部以佛教中悲悯的“观⾳菩萨”命名的动画中,⼀名机械⼈治疗师展开了阻⽌其他⼈⼯智慧实体(例如⾃动驾驶汽车)陷入毁灭的营救任务。陆明龙的委任短⽚作品《Empty Rider》将于 2025 年 1 ⽉在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进⾏全球⾸映。2025 年 6 ⽉,陆明龙将于洛杉矶汉默博物馆举办个展。
波兰艺术家鲍丽娜·奥洛乌斯卡与克罗地亚裔、驻纽约艺术家史蒂潘·塔迪奇的展览作品指向了欧亚共有的后社会主义基因与⼤⼤⼩⼩的集体回忆,⽽这些常被忽略却意义深远的历史前提在亚洲与中欧和东欧之间搭建起千丝万缕的联系。
史蒂潘·塔迪奇的画作 《⽔⼿巷》(2020-2024)融入了克罗地亚⺠间艺术的风格,描绘出艺术家家乡萨格勒布粗犷主义风格的居⺠楼——⽽这类建筑在中国北⽅城市中同样普遍可⾒。画⾯左上⾓椭圆形的画中画则揭示了艺术家长居的异乡——纽约市——的街景。正如塔迪奇所说,这种⼀“与我的不同⾝份互动的⽅式”可以将现实与乡愁相调和。
在鲍丽娜·奥洛乌斯卡 2018 年创作的《独立⼤道》中,带有独特马赛克装饰壁画的前苏联时期建筑在背景中伫立,画作中⼼描绘了⼀对⺟⼦,其形象挪⽤⾃伊夫·圣罗兰的⼀则广告图像。这个时代错置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式场景,颇具代表性地勾勒出艺术家透过社会主义、时尚和怀旧情结构建的棱镜对于消费主义和欲望的持久探寻。像塔迪奇⼀样,奥洛乌斯卡感兴趣的是“处理那些我认为有趣的,或被官⽅叙事抹去的事物——因为它们被归类为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