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侧记 (作者:朱小钧)

        作者:核实中..2009-07-29 15:20:27 来源:网络

        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每年12月,对于深圳的文化建设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月份。今年的12月5日,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如期在鹏城博物馆亮相。作为深圳“创意十二月”的一个重要项目,此次双年展的4个展览单元列阵整齐,数百件和水墨相关的作品向公众开放。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出席第四届“创意十二月”开幕式并为活动剪彩。



          和今年陆续亮相的北京双年展、广州三年展、上海双年展相比,本届水墨双年展聚焦传统水墨的当代转型,“都市”成为双年展的主题词。参展作品没有简单地追求传统国画的模式,而是表达了艺术家各自对都市的真切感受,展现了当代都市人的生活状态。正如总策划董小明所说:“工业文明的崛起和现代化都市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的生活节律和生存环境,艺术当然也应变法。”



          新媒体“嫁接”都市水墨



          新媒体在眼下当代艺术展览中的流行有目共睹,但是新媒体和水墨的“嫁接”还较为新鲜。本届双年展中“新媒体·水墨·都市”单元,展出了张小涛、陈邵雄等的多件视频作品,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



          策展人鲁虹说:“传统和当代是可以完全结合起来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记者看到,参展艺术家在运用现代新技术和借鉴传统文化方面展现了中国艺术家的特殊才华。



          张小涛的作品《痕》以水墨动画的形式表达了他对汶川大地震的思考。这部不到10分钟的短片动用了一个50多人的制作团队,开幕后,张小涛就坐在黑色幕布搭建的播放厅一角,一遍遍看观众对该作品的反应,“这个作品是我明年个展的一部分,已经做了3个多月。‘痕’是指伤痕,也是生命的痕迹。”《痕》将现代都市的繁华和喧嚣、震灾后的萧条和冷寂,都以黑白色的动画一一呈现出来。虽然展出的只是大型作品的一部分,观众已能清晰感受到直指人心的震撼力量。



          博客(Blog)是今天最流行的语汇之一,它作为一种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深。陈邵雄的《墨水日记》就是将自己的生活日记变成了水墨图像,以动画的形式将日记串联起来,小至衣食住行,大至国际事件,都出现在这个短片中,因而对年轻观众极富亲和力,很多观众被“定格”在播放现场,充分体现了新媒体的互动性。



          “新媒体·水墨·都市”单元的作品,在展示方式和观看方式上都是对传统的突破,展现了水墨艺术的时代精神。



          传统水墨的“旧瓶新酒”



          对传统水墨的展示是“笔墨·都市”单元的重要一环。这个单元的作品大都以手卷、横披、册页、立轴等相对传统的形式来展示当代艺术家对“都市”的描绘。“林海钟、刘俐蕴等都具有相当深厚的笔墨功底,而且长期致力于都市题材的创作。”策展人严善錞介绍说,“我们还邀请了邱振中、王冬龄等3位当代书法家,利用现代都市的特有材质和语言,重新阐释书法的意义。”



          参展的书法作品完全突破了艺术家以往的创作方法。王冬龄将“菊花台”等当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写在使用过的牛皮纸信封上,冯明秋则在书法长卷中以水淡化了大部分字,保留的字呈现出一架飞机的形状。此外,本单元还展出了金江波等3位摄影家的作品,用黑白胶片来呈现艺术家对于“水墨”的当代解读。



          “深圳故事”单元可以说是“水墨都市”的延伸和具体化。于长江、方向、李士军等直接以水墨的形式,描绘了现代的深圳。这个单元的作品是从全国艺术家的投稿中筛选出来的,“这不仅是深圳人的故事,更是一个体现时代记忆的载体。”在策展人陈湘波看来,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艺术家对都市生活的新感受和在水墨艺术上的新探索。



          他山之石:日本现代水墨



          “日本现代水墨”单元策展人岩城见一告诉记者,此次参展的9位不同年龄、门类的艺术家均为日本当代艺术界的明星,“他们之前的创作极少直接以水墨画为主题,参展的大部分作品是为本届展览特别创作的。”



          以“当代艺术与东方因素”为主题的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学术演讲会12月11日在深圳开讲,日本现代水墨策展人岩城见一、书法理论家谷川雅夫,台湾省独立策展人王嘉骥,内地学者高名潞、吕澎、彭德、皮道坚、杨小彦等,围绕双年展的发展趋势、亚洲当代水墨艺术现状等发表了各自观点。



          “让水墨靠近都市,进入都市,表现都市景观,展示都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从观念和形式上推动水墨画的创新,已经成为了当代水墨画家不断实践和研究的课题。”董小明说。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才能在中国双年展的阵营里站稳脚跟,渐成品牌。

      Processed in 0.136(s)   64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