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趣在丹青里徜徉--近访画家陈如榕

        作者:核实中..2010-07-16 14:21:39 来源:网络

        草木返绿的冬末春初、正是万象更新的时节。泉州画家陈如榕国画展于1月9日至11日。在泉州市区威远楼展出,开幕式当天,展厅内外热闹非凡。

        我在展厅内浏览一幅幅中国画精品。近观品赏,画面构思巧妙,用笔大胆,其中一幅《天空海阔羽翮》引起我的注意,沉静的岩石与灵动的老鹰之对比十分突出,雄鹰转颈整理翱羽,欲展翅翱翔。作品色调冷暖对照,从中可看出画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诗画寄托思想、情趣和追求,以无声之语,而抒动人之情。

        动人心弦的音乐是那优美的旋律所表达出来的情趣,同样,动人心弦的绘画是靠那可视的旋律所表达出来的美感。这种美感是感情的真和形式的美的交融,是点、线、色彩等造型因素所直接发挥出来的魅力。在画家陈如榕笔下所表现出的天空、湖泊、树木、花草、山石、禽鸟等,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活体,既有它外表的美,也有它内在的美。陈如榕笔下的闽南民俗风情更是有着浓烈的地方特色。

        笔者采访了陈如榕先生。陈如榕华侨家庭出身,自幼学习艺术就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少年时的如榕天资聪颖,于书于画爱不释手,绘画成了他每日的功课,每每动笔,自然、天真的情趣便溢于纸间。上中学时,他的艺术才华已显露出来了。1966年,厦门工艺美术学校破格录取他人学学习。1969年,陈如格参军到了铁道兵某部,他在师部美术创作室工作。从此他有了一个学习技艺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他参与创作的《战斗在祟山峻岭》等木刻组画参加全军美术展览并受到好评。

        陈如榕转业后,依然痴迷丹青翰墨,尤其擅长写意花鸟,他常常深夜秉烛临池不辍。其间,他结识了一批书画界同仁并着手研究闽南书画流派及其风格。对他的书画艺术创作影响较大的有闽南籍著名画家李耕、闽南文人画派创始人蔡展龙、著名画家程十发等前辈。在前辈的指导下,陈如榕全面学习绘画理论并进行创作实践,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绘画艺术的研习,艺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画无恒法,学无常师,在绘画艺术的长河里,只有大胆的去探索新的水源,才能使它汇成大江,聚成大海,艺术的探求是无止境的。陈如榕对记者说。从中可见一位画家追求艺术的执着。

        陈如榕从传统中求变化,笔墨跟随时代,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他通过艺术的概括,夸张,强调作品的寓意和抒情,从而表达作品的精神内容,以期托物明志。陈如榕还注意将民间本色渗透在作品中,他吸收古朴稚拙的艺术风格,并在朴素中透出清新。从他的作品中,可见他的古典文学、史学、美学、哲学素养。

        陈如榕的作品常常是淋漓的墨气透于纸面。他追求写意性,在自然含蓄之中蕴含一种阳刚。他的画妙在没有修饰,没有做作,随机应变,在不经意之中流露出妙趣,这种境界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化境。奔放恣肆,简洁流畅,激情而发,一气呵成,陈如榕的作品凸现了雄健湃洒的画风。

        最让我感动的还有陈如榕笔下的泉州古城,作品中的古城是灵动的。看陈如榕的这些作品,犹如行走在刺桐古城,犹如走进历史的隧道中。千年的历史不回头地走了,而那灵性而古朴的古格,还是生生不息,那翘起的飞瞻,还是高高扬起。在古街旁,在弄堂间,在古渡口,一棵名木古树,一段残壁断碣,一眼古泉深井,都有一个传说,一个典故……遍布古城的遗址古迹、名士府第、民居古建蔚为大观,令人不能不赞叹古城那经久岁月留下的文化内涵……

        这些年,陈如榕的作品频频参加各级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奖。他的作品多次参加中日友好文化交流,他还时常与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的书画界同仁一道切磋技艺。
        ·
        陈如榕对我说,他酷爱绘画,心慕老庄禅佛精神而登攀“致虚极、守静笃”之峰,数十年踽踽而行,做个孤独的求索者。

        他说,艺术创作是一种修行轨迹,需要禀赋,需要懂得处理和提炼,他也正在作此尝试。艺术由感觉到知觉,到观念,借鉴和继承都少不了,器识和学养更不能少,只有这样方能臻于某种化境。

        淋浴泉州文化名城的春风雨露,陈如榕如今依然苦苦地守着一方砚田,在扑朔迷离的美术创作领域里辛勤地耕耘着。

        他将作永无止境的艺术追求,因而他必定走向成功。

      Processed in 0.149(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