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梧鸣盛世 楼阁满清音——明清绘画中的观戏之景

        作者:奇洁2024-10-13 08:31:09 来源:光明日报

          (1/7)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局部) 仇英(传)

          (2/7)庆寿图(中国画) 佚名

          (3/7)姑苏繁华图(中国画·局部) 徐扬

          (4/7)姑苏繁华图(中国画·局部) 徐扬

          (5/7)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局部) 陈枚等

          (6/7)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局部) 仇英

          (7/7)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中国画·局部) 张廷彦等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随着传统戏曲的发展与兴盛,戏楼、戏台也若璀璨的星辰散落各地。相较于实物遗存,通过欣赏明清时期的绘画,或许更便于今天的我们窥见这些戏剧演出场所的面貌。一幅幅经典画作,让观赏者在领略古代演出剧场形式之丰的同时,感受到古人文化生活的斑斓与多姿。

        展皇家气象

          清代宫廷生活极为重视戏曲演出,专门建造戏台与戏楼。紫禁城内目前现存有畅音阁,漱芳斋的两处室外剧场,以及倦勤斋室内剧场。颐和园内尚有德和园大戏楼,京外热河行宫中也曾有清音阁专为演戏使用。

          建于热河行宫福寿园内的清音阁,于乾隆朝前期建成,共有三层,依上至下分别为“福台”“禄台”“寿台”,各层檐下均有乾隆御题匾额,分别是“清音阁”“云山韶濩”“响叶钧天”。尽管清音阁戏楼已毁于1945年冬天的一场大火,但我们可以通过现存的《乾隆热河行宫观剧图》一窥其风貌。这幅画作描绘的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在清音阁举行盛会的场景。为了突出皇帝,画作将清音阁对面的福寿阁作为焦点予以描绘。乾隆皇帝端坐殿内凝视着清音阁,戏楼虽只显侧面,但高大宏伟,阁内三层满布演员,演戏场景具有纪实性特征。清音阁与福寿阁之间的庭院内,大臣、侍卫、宦官整齐排列。两面观戏廊上,不足寸许的观戏人物个个刻画精微,画面中乾隆帝等重要人物的描绘已现肖像画特征。该画作成为考证清音阁盛期面貌的重要参照。清音阁虽已不复存在,但清代热河行宫中还建造了一处“浮片玉”剧场。在清人冷枚的鸟瞰式画作《避暑山庄图》中,观者可以寻得这一建筑。

          除了室外戏楼,明清绘画中还记录有宫廷室内演戏建筑。中央美术学院藏《庆寿图》是表现清宫寿诞主题的作品,画面设色明艳,无款识印章,为佚名作品。画中戏楼并非临街搭建,而是室内大型台楼,共有三层,正面朝向观者,仿佛观画者便是正襟危坐的观戏人,是被贺寿的主角。画面构图奇巧,充满视觉张力,一改将观戏主角作为画面焦点的传统绘制视角,而是将三层戏楼与演出剧目作为画面重点予以呈现。以紫禁城内畅音阁与阅是楼之间的演与观的建筑关系来看,此处的三层戏楼对面应还有一座观戏楼。戏台上正在演出的是祝寿曲目,正中戏台楹联所书为“天赐君臣同庆延年寿,地都民丰当贺万代清”,画面种种都在营造贺寿的喜庆氛围。这样的三层大戏楼主要用于演出承应大戏和举行盛大仪典,场面宏大,而此类皇家戏台上演出的剧目在普通戏台上往往是无法呈现的。

        现市井百态

          明清时期的民间戏楼或戏台,常常出现在纪实性长卷绘画中。虽有摹传以及相互借鉴的因素存在,但画卷相对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戏曲在民间的普及性与重要性。画面中的丰富场景和生动细节展现出活色生香的市井百态。

          清代刘阆春所绘《农村演戏图》中,在干栏式戏台上的演出者清晰可辨,上下场门均有纵深景的描绘。置身喧闹中的观众目不转睛,旁有小贩在人群中穿梭,市井气息浓郁。清代徐扬的《乾隆南巡图》中,水畔戏台小巧精致,与浙江绍兴东安村清代水台相差无二。

          再看传为明代仇英所绘《清明上河图》,在接近卷尾的街市中,有一座临时搭建的干栏式平顶戏台,台上表演正酣,台下观戏者形形色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陈枚等人所绘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的戏台则是芦席棚,台上正在上演《吕布戏貂蝉》。此时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台下的观众有的撑着油伞,有的戴着斗笠,大部分观众则沉浸于戏中,全然不顾漫天细雨,注目着戏台上吕布紧握貂蝉的手。“出将”门前正欲登场的董卓,惊得台下观众为两个年轻人提心吊胆。远处的船篷上、树杈上、农舍墙头上的观众也都聚精会神。明清时期存世至今的多本托名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以及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均对戏台景象有着生动的细节描绘,再现了中国古代民间生活中演戏与观戏的鲜活场景。台上台下,画卷里的一方小小天地,升腾的是一城烟火,抚慰的是世道人心。

          与上述画作中的戏楼、戏台相比较,徐扬所绘《姑苏繁华图》中的戏楼则格外精美。戏台同样以木桩架设,悬空于地面,九脊重檐歇山顶,脊檩和檐口用花布彩条装饰,垂脊两侧悬挂灯笼,铺设红色地毯的戏台上正在上演折子戏《打花鼓》。戏台左侧的厢房是专设的女性观戏空间,戏台右下方有临时搭建的简易茶棚。有趣的是,河岸边的乡间戏台人头攒动,画中另一侧的城中遂初园也正热闹地办着堂会。演戏的建筑空间内张灯结彩,观戏的达官贵人顶冠束带,环坐于内,正在赏一出《刘知远白兔记》。据画上落款可知,此画完成于“乾隆乙卯九月”(1795年),乾隆帝每次下江南都要驻跸苏州,画家历时二十余年精心绘制的姑苏盛景,成为乾隆晚年卧游苏州的重要途径。一幅《姑苏繁华图》生动演绎了清代苏州“家歌户唱寻常事,三岁孩童识戏文”的风尚,也印证着苏州人处处与戏相伴的生活方式。

        绘吉庆大观

          清代戏曲演出经常临时搭设戏台,以满足各种演剧的需要,虽数量众多,但因便于拆除,所以鲜有实物遗存。清代宫廷纪实性长卷绘画中的图像信息,便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参照,也使得彼时吉庆典仪场景再现于今人的视野。

          乾隆十六年末(1752年),皇帝为其生母崇庆皇太后六十寿辰举行的庆典,被描绘在《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中。长卷里存留有大量临时搭建的戏楼、戏台,并标注有为恭祝万寿搭建戏台的个人或机构名称,如“浙江巡抚永贵恭祝万寿处”“福建巡抚潘思榘恭祝万寿处”“仓场总督彭树葵”戏台等,这些信息为相关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画面中,文武群臣聚集,大道两旁张灯结彩、人群夹道,画中搭建的演出剧场达数十座。正如清乾隆年间官员赵翼在《檐曝杂记》中所述:“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在琼楼玉宇中听霓裳曲,观羽衣舞也。”长卷中戏楼或戏台形式多样,戏楼大者面阔三间,不乏单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硬山顶,甚至还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戏楼。楼台中均有曲目正在上演,《吕布战董卓》《五老祝寿》《八仙上寿》《安天会》等不一而足,生动反映出清代宫廷与民间对于戏曲演出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该画作不仅较为写实地记录了京城的城市布局,且对于各类建筑样式、活动场景甚至人物衣饰等细节的刻画都极尽精微,对于研究彼时的社会风貌、庆典礼仪、民风民俗、艺术审美等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此外,展现康熙六十寿辰之时庆寿盛况的《康熙万寿图》中,也描绘了49座形式各异的戏台,蔚为壮观。盛世景象浓缩在这些吉庆画面中,升华了传世画作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耳听歌喉婉转,眼见水袖翻飞,或应声喝彩,或潸然泪下,这是中国古人的享受。今天,我们沉浸在一幅幅经典画作中,依然能够通过纷繁的画面细节体味世间百态,在品赏传统艺术独特韵味的同时,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作者:奇洁,系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74(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