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画到精神飘没处

        作者:黄娴2024-10-21 08:58: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枯木雄鹰图(国画) 172×89厘米 清 黄慎

        庄子在《人间世》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清雍正四年(1726年),福建画家黄慎在荒郊中也发现了一个看似无用却影响他一生的物品。这是一个长在树上的木瘤,硕大而结实。黄慎被这个木瘤深深吸引住了。黄慎把它从树上取下并挖空,略微修整后做成了一只极为美观的瘿瓢(瘿木制的瓢)。他还在内部口沿以草书刻上“雍正四年黄慎制”七字,又以八分书落款“瘿瓢”二字。从此,他以“瘿瓢”为名号。看似无用的木瘤,却在遇到了黄慎之后,有了大用。

        黄慎,福建宁化人,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他是清代杰出的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他出身贫苦,自学成才,素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他的诗直抒胸臆,清新自然。他的草书苍劲潇洒,如古藤盘结。他还是一位优秀的全能画家,擅长人物之外,兼工花鸟草虫、楼台山水。他融汇百家,自创一格。突出的成就是以草书笔法入画,对后世画苑的影响较大。

        福建博物院藏有一幅黄慎的《枯木雄鹰图》。这幅画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黄慎74岁时的佳作。墨笔绘就一只苍鹰,展现了鹰鸷猛然栖止时的神态。形象逼真传神,画幅略施淡色,笔墨苍润,笔姿纵放,图左上方有草书题款“风定为翔,迎行而舞,侧目枝头,精神千古。”末署“乾隆庚辰小春月瘿瓢子写”,钤白文“黄慎”和“瘿瓢”二枚方印。

        黄慎曾有草书联曰:“别向诗中开世界,长从意外到云霄。”表现了他不拘陈式、出奇开新的艺术思想。他画的这只鹰,也有出奇开新之处。画上的老鹰处于滑翔结束,即将收拢翅膀栖止于老树干之前的一刻,这一刻是表现鹰的动态最微妙的瞬间,鹰的生命与活力蕴藏于特定的动静之间。

        在画幅的题句中,作者对鹰在迎风中张开双翅逆风奋力翻飞、静风中顺势滑翔行进,以及在枝头以“侧目”之姿观望等特点进行了归纳概括。作者赞颂了鹰不畏狂风逆境、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冷眼面对风云变幻的孤傲风骨。在描绘树干苍老、枝叶横生的景象时,画家运用了纵横顿挫的狂草笔法,使得水墨的意趣和书法的神韵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气势开张、富于活力之境。

        如此洒脱的画家,创作时是什么模样呢?虽然我们没有直接的影像记录,但清代许卓齐的《瘿瓢山人小传》描绘了这样一番情景:“(瘿瓢山人)至则解衣盘礴,谭玄道古,移日永夕,若忘其为欲画也者。促之再三,急索酒,力固不胜酒,一瓯辄醉。醉则兴发,濡发舐笔,顷刻飒飒可了十幅。举其生平所得于书而静观于造物者,可歌可泣,可喜可愕,莫不一一从十指间出。”意思是,黄慎到了以后,解开衣服,露出肚子,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谈玄论道,从早到晚,好像忘记了要作画似的。再三催促他,他才赶紧拿起酒杯,但他的酒量很小,一瓯酒就醉了。酒醉之后,兴致勃发,顷刻间就画成了十幅画。他把生平从书中得到的体会和静观大自然的感悟,都一一流淌于纸上。

        黄慎的画作在当时已有很大影响。“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比黄慎小七岁,他们相识于扬州。郑板桥用诗句高度赞扬了黄慎的画作:“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黄慎的画对清末海上画派乃至近现代的诸多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齐白石的影响极大。齐白石在北京看到黄慎的画作后大受震撼,在日记中写道:“余昨在黄镜人处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犹过于形似,无超然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人喜变更,不独天下官吏行事也,余画亦然。”齐白石将黄慎与徐渭、石涛并论,赞其画有“超然之趣”,进而反思自己的画“过于形似”,并决心变法。

        (作者为福建博物院典藏研究部研究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83(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