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南过伊洛 180×90cm 纸本设色 张建京 2024年
华夏艺术之浩瀚星河,山水画以其独有的审美意趣与深邃的文化底蕴,犹如一抹清辉,照亮着中华儿女的心灵世界。在这片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天地里,张建京以笔墨为舟,泛游于山水之间,不仅承继了古典山水画的精妙,更在技法与意境上破茧成蝶,绘就了当代山水画的新篇章。
十来年前,我们共同于京城问学,结下深厚的友谊。我更仰慕的,是他的作品与艺术,是他对艺术之旅始于对古韵的痴迷与热爱。
自幼沐浴于书香门第,他对古代山水画的迷恋,犹如苗禾之于阳光。他遍览历代名家之作,从宋人范宽的雄浑,到元人黄公望的逸趣,再到明清文人画的淡泊,他在笔墨间触摸到了古人的情怀与哲思。
在广泛涉猎与深入研究之后,张建京并未停留于形似之摹,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崎岖的道路——于古韵中寻找自我表达。他承古韵,汲灵感,深知真正的艺术创作,非技艺之炫,而是情感与思想之流淌。
为此,他将古法与现代审美相融合,既保留了水墨画之韵味与意境,又融入了现代绘画之构图与色彩,使画面既有古典之雅,又不失现代之韵。
在笔墨运用上,张建京追求“苍润”之境,通过干湿、浓淡、疾徐之变,营造出层次丰富、节奏鲜明的画面效果。其线条既有宋人之刚劲,又不失元人之灵动,每一笔皆蕴含着对自然之敬畏与热爱。在色彩处理上,他善用淡雅之色与墨色相映成趣,既保持了水墨画之清逸,又赋予了画面以勃勃生机。
意境之营造是张建京作品最为人称道之处。其画作不仅是视觉之盛宴,更是心灵之归宿。在他的笔下,山水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物象,而是被赋予了情感与生命的哲理空间。他善于以简约之构图与留白,营造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静谧与深远。画面中仿佛能听到山间的风声、水声,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这种意境的营造,不仅体现了张建京对自然的深刻洞察,更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为一位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的艺术家,张建京并未局限于传统山水画的框架。近年来,他开始尝试将山水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书法、篆刻、摄影等门类,探索跨媒介的传统与当代之艺术表达,为其山水画的创作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张建京的艺术,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也是对现代审美的积极探索。他以笔墨为舟,泛游于山水之间,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细腻,更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对生命、宇宙的思考。愿建京兄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绘就更多山水之魂,探索更深意境之幽。
(文/宋陆京,广州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