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木构美学 重新发现木建筑之美

        作者:偲琪2020-09-16 06:32:12 来源:美术报

        引言:从传统木作结构与建筑的实验,到探索到结合当代设计的抽象性与实用性;从传统美学的小木作改良制品,到以“木”为主题的当代艺术作品,上海K11建筑艺术节“木构复兴”展览试图重现传统建筑与生活方式的当代美学。

        除了大自然的景物外,我们日常生活里最容易在建筑里发现美学。因为一个城市,一定有建筑之存在,而建筑本身就是智慧、历史、文化的结晶,无论是材料、外型、结构,都带有当地的特色及文化底蕴,建筑堪称感性与理智的结合,而中国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今天,我们由材料入手,与大家谈谈木建筑。与西方建筑奉行的传统古典不一样,中国古代建筑具备独特体系,体现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风土人情,尤其重视建筑和生命之亲的关系,讲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空间的适宜以及阴阳的协调。

        自从民国营造学社后,学界对传统木构的讨论往往基于学术层面的研究与探索,甚少见于创造。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由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及建造学社联合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翔宁策展的K11建筑艺术节“木构复兴”展,及分展策展人左靖策划的“木之谜思”当代艺术分展,再一次将建筑话题展现在人们生活中。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传统木构撑起了中国古代造物文明的大伞,也是上千年传统手工的集大成者。本次木构复兴展览分为“七柱式”、“木构与水”、“木构与工艺”、“木构与生活”、“木器与艺术”五个板块。作为序曲,建筑师王灏在面向城市的K1一层圆形广场创作了“七柱式”装置。七棵巨大的从宋代柱式到当代设计下的新柱式,耸立在广场上,古今榫卯设计思想被嫁接在一起,形成了木构的传承与革新的续脉。当代榫卯工艺与生活方式的结合,表达着建筑师试图重塑自然结构下诗意生活的理念。

        “木构与水”与“木构与工艺”板块位于chi K11美术馆大展厅内。在展厅中,一个室内大型水装置串联起了各个展项与参观路径。天然的石材经过高精密的加工所形成的循环水系,构成了展厅的空间骨架,同时也隐喻了江南水系的再造。“木构与工艺”板块的各个展品,则如珍珠般串联在水系两侧,形成了一个当代版的“曲水流觞”。除此之外,丰富的展览内容并不局限于美术馆展馆内,还以一种有机结合的方式穿插于K11购物艺术中心中,形成了一个面向市民和城市开放的“共享式”展场,从而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当代木构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紧密性。这样一个集结千古匠心智慧结晶的展览,展览内是人们对建筑与传承的热爱与守护之心。总体呈现了建造学社近年来的木构研究与实践,作品勾连起从建筑到聚落、从营造技艺到工匠文化、从空间美学到生活方式的多个互相渗透的层面,结合以“木”为主题的当代设计,展示出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新陈代谢的可能性。

        “我很喜欢木带来的人文质感,木是中国建筑里很重要的材料,也是中国古典之美不可或缺的一环。木本身别具韵味,木纹随着岁月产生变化。而且,木易于运用在灵活多变的空间,也是自然材料。”K11创始人郑志刚表示,“凡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中国古代建筑,皆属木作,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前者指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而后者则是一律的建筑装饰。”

        中国木建筑源起于公元前两千年前的穴居和巢居,古人以木为材,筑构居所。在隋唐时期,木构建筑开始成熟,工匠能够准确地掌握材料特性、构件比例,更影响朝鲜、日本等地的建筑风格。自北宋起,中国木建筑愈趋精腻,多见于园林风景,中国建筑学文献《营造法式》也在北宋时总结而成,此书规范了古典模数、材制,成为经典。

        在谈及木构复兴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直面当下关于木构建筑复兴的诸多问题。现今社会,有大量的传统建筑被拆除、移建,或者用一些不适当的建造方式生硬地植入木建筑中,导致缺乏传统的价值。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18日,希望能够让您细味传统木构结合现代生活的美妙之处,带来不一样的传统工艺体验;希望传承和复兴这些传统工艺,包括建造工艺,并将这些工艺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既唤起了现代人对工艺的追求,同时,又真正做到可持续的工艺保护及发展。唯有传承与保护,才能让木构工艺乃至更多非遗文化星火相传、恒久发展。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12(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3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