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筑变得越来越智能,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建筑行业的智能化需要对项目决策、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维修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考虑,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可以说,在智能化技术的推动下, 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再也难以遏止。”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五设计院健康设计所所长、中国杰出的建筑智能化技术研发专家段华楠在谈及智能化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影响时,做出了以上论述。
从古至今,科学技术都以一种不可抗拒和逆转的姿态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敢突破的人永远走在前面,敢创新的人最先遇到机会,而最先谋划突破和创新的人则最早开启了未来。用科技为建筑赋能,让建筑从业者更轻松,让人们享受更优越的居住、生活、工作条件,正是段华楠多年来为之奋斗努力的目标。
作为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专业、从事建筑工作二十余年的资深权威专家,段华楠的很多判断和论述都被业界专家、学者、同行视为风向标。事实上,段华楠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也正是基于他多年来对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刻洞察,以及近年来在智能化技术研发、应用、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最近几年,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前沿技术,并将这样的知识与自己建筑设计、施工、装饰、项目决策、安全防护等细分领域进行融合,相继发布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建筑项目投资决策支持系统V1.0、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设计专家系统V1.0、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施工管理云平台V1.0、基于边缘计算的建筑体全生命周期风险预警和安全防护系统V1.0等一系列令业界瞩目的先进成果,直接催生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大变革。
以“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施工管理云平台V1.0”为例,借助强大的物联网技术、5G技术和云存储技术,建筑师和管理员凭借一台电脑、 一部手机就能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高清信号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各种各样的数据、图像、视频都能够实时采集,并得到精准分析,建筑师和管理员所下达的各种指令也能够即时传送到施工现场,便于施工人员即时进行调整,由此大大推动了提高了施工效率,包括人员调配、进度把控、质量监管等工作,都可以借助这项系统来完成。2019年9月,这项技术成果正式发布之后,就立刻引发了众多建筑行业企业和医疗单位的强烈关注,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老牌名企,也都迅速引进了这项技术成果,据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征介绍,该公司是在新冠疫情刚刚有所缓解、全面复工复产逐渐开始的大背景下引进这项技术成果的。截至目前,上海建工集团已经1000多个建筑施工项目中应用了这项技术成果,并充分领略了这项成果的先进性。比如,应用这项成果后,项目的施工速度最低也提升了25%,最高则提升了66%;此外,该集团的在建筑施工业务上的毛利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9.64%,经济总量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
千帆竞逐,浪遏飞舟。在这场建筑智能化技术革命浪潮中,段华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了站在潮头上的那个人。近年来,他获奖无数,也先后担任了很多重要的社会兼职,可以说,他正用自己方方面面的努力付出,推动着建筑行业向着更高、更强、更智能发展。正因如此,包括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在内亚洲很多国家、以及非洲、欧洲部分国家的建筑业专家、学者和同行,都将段华楠奉为偶像和学习的榜样。段华楠也因此在建筑智能化技术研发领域有极为重要的行业影响力。
但是,段华楠却从未停下自己创新的脚步,他对于智能化技术的研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三百六十行中每一个行业创新发展必不可少的助推剂,能让它们重塑自己的业务生态,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希望自己能在此领域有更大的突破,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具有颠覆性意义和实用 价值的技术成果,推动行业极速前进发展。”(文/刘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