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与自由——重构中国画的当代精神

        作者:张捷2024-08-08 08:53:21 来源:网络

        张捷 寒岩积素 138.5×69cm 纸本水墨 2018年

        中国画是否存在“边界”的问题?虽然这是一个老话题,但长久以来的无休争论,至今依然有各执己见的现象,随着“边界”概念的逐渐模糊和松动,或许正是中国画从自觉走向自由的开端,如果说中国画的边界是固有土壤环境下所形成的观念界尺,固然有其自身精神内核所支撑起来的底层逻辑,但绝非似一道围墙而形成的闭环系统,中国画好比一棵根深叶茂的千年大树,应该有它的外延扩张和生长光照。面对中国画的未来与发展,无论是守住笔墨底线,还是另起炉灶,都不能构建一个平等的讨论与批评的语境,讨论问题的前提是不能将问题本身作为“用筷子吃饭,还是用刀叉吃饭”的信条,它只会诱导不明就里者盲目地趋同,从而成为相互诋毁和对立的主张,傲慢与偏见不能在艺术本质上厘清传承赓续的动机与创新拓展的方向,更不可能明晰中国画多元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唐代思想家魏征曾说:“求木之长者,必究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画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学,其漫长的发展历程和生成轨迹,总是依存不同时代的社会属性和人文智性而构建起特有的文化本质与生命内涵,每一次源流演变始终离不开艺术精神的独立与共生。可以说,一部中国绘画史是由不同时代不同个体的意志觉醒、语言升华、精神独立所构成的文脉延展,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界线划分,它总是在不断守局与破局、解构与重组中重新焕发的新形态、新思维和新格局。当今的中国画坛呈现出前无古人的“百家样”,其背后却依然存在何去何从的某些迷茫与忧患,如缺失主体精神的笔墨样式,或是跳脱传统本源属性的所谓革新和再造,甚至以“革命性”地批判作为代价,来削减传统古法对实验水墨“当代性”的影响,也有完全沉浸在的即成程式语言的怀旧温床而拾人牙慧。中国画没有边界,只有立场,形成当代中国画的种种困惑,其根源在于忽视对笔墨精神本质的探究。如果我们的骨子里的文化自信足够强大,那么以传统之理法、开自我之生面就是让传统活在当下从而走向未来的根本。到源头饮水,与经典共荣,传承与出新的双轮驱动是新时代中国画不断向前推进的核心动力。陆机《文赋》中说道:“俯贻则于来叶,仰观象乎古人。”中国传统绘画的源流之变,是睹往轨而知来辙的智性觉悟过程,向后可垂范于来世,朝前则借鉴于前人。历史从来没有被重复,中国画的临、摹、仿、拟的古法研习,是了法、运技、明理、悟道的举一反三和循环往复,是以向经典致敬的方式开拓崭新而广阔的艺术天地。今天的传习,就是明日的生长,追本溯源是为了与古为新和固本培元,而不是新瓶装旧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绝不是为传统而传统的固步自封,新时代的文艺复兴既要左图右史的学理认知,更要大道至简的知行合一,以真诚的态度唤醒真实的自我,才是中国画共生共荣与自由发展的未来。

        “中国画”一词作为绘画形态的出现是为了梳理国故、保护民族国粹,以“中国画”(Chinese Painting)来区别于“中国之画”以外的其他西洋绘画而设定的地缘界限,可以说“中国画”是国际化语境下的产物。但在中国古代,我们一直将绘画称之为“绘事”“丹青”,到了唐代王维提出“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又出现了水墨画的概念,并由此将“设色”和“水墨”合称为“水墨丹青”,以后的水墨画又逐渐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其实在“水墨”双重定义之前,它是一个表现形式而已,比如山水画中的青绿、浅绛、金碧等,因此“水墨”不能等同于中国画,而是中国画中包含了水墨表现。因为“水墨”是由水和墨相互调和所产生的传统绘画表现技法,与其相对应的是“设色”,“水墨画”是传统绘画表现中的一个技艺,它有着一整套完整的技法与理论架构。而传统“墨法”中又有“运墨而五色具”的概念,即由墨阶层次变化所产生的“焦、浓、重、淡、清”,可以用单色来表现事物千变万化的色彩,故称之为“墨色”,传统将“墨分五色”再加上“白”,称之为“六彩”。后来“水墨画”的范畴逐渐放大,成了狭义上的“中国画”的代指,甚至将“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的设色绘画也归类于水墨画的范畴,因此后来又有了“彩墨”的称谓,“水墨画”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已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字面解读。虽然“水墨画”概念既特殊又模糊,但似乎更具有中国画当代视觉表达的“东方属性”。今天的中国画是在历史沿革中而形成的多元、包容和发展,它具有人文基因的本源属性和循序渐进的生成规律。中国画的尊严来自绵延不息的思想,如果说真的存在亘古不变的“边界”,唯独只有落墨写心的中国精神。博大精深而又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是当代艺术创造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我们在“范式”与“接纳”中得以借鉴和启迪,并成为笔墨自由生发的元本基石。“与古为新”的前提在于正确认知传统的本质,“传统”到底是什么?传统是大浪淘沙后积淀下来的历史菁华,并非所有陈旧和古老的事物都能够成为“传而统之”的根本,必须明其是非而辨其优劣。无论本着传承或者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画的文脉传承,在没有真正了解其真诚而严肃的一面时,都不可能弘扬与光大人类文明所赐予我们的灿烂瑰宝,更不可能背负观念与重构的彼岸理想,让新时代中国画走向更加多元和灿烂。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建立强大的中国画话语体系,关键在于我们的自身渗透了怎样的文化内涵和鲜活的生命体验,我们的笔墨又承载了多少可贵的精神维度与价值体系,如果抛开这些,也就剥离了艺术的本质,失去了与纷繁世界对话的可能。重构当代中国画的精神,需要一个没有被框定与禁锢的自由生长空间,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躬耕笃行,唯抱道怀德者、砥志研思者、钩深索隐者、殚思竭虑者、极深研几者,才能够克绍前修,究艺理之故,通古今之变。开放的全球视野和独立的中国精神需要坚守与拓展的双重担当,而不是“夜郎自大”的我行我素。在当下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背景中,作为自我“中心主义”或盲从趋同“国际化”,都有可能消解传统文化本体,从而导致背离民族文化根基的危险,拒绝和顺应外来文化都不是构成互补的全球化格局的手段。

        中国画创作是洞察万物和观照内心的生命体验过程,是以人文关怀为依托、笔墨语言为基础,求真求本为创造的精神活动,是敏锐的思维、踏实的践行、独立的品格的互为印证,而中国画的时代特征是笔墨反映社会文化属性而生成的精神轨迹,如果脱离了社会良知中的文化、道德和伦理,以及人性之中的喜怒哀乐,那么,艺术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内涵,而成了麻木的笔墨堆砌。在自然万物中领悟艺术真理,在日常生活中体察生命含义,从而实现中国画的品格与精神的确立,于笔墨不到之处立言,将翰墨丹青作为安身立命的毕生修为,执一事而终一生。画家一辈子其实就在画一张画,就是展现自己生命历程中的真我。以智者为师、以自然为师、以真理为师修为过程,自始至终贯穿了中国画的人文关怀和本体精神,而表意写心、直指性灵的笔墨语言是寄托情感的生命履痕。以直面人生和开放心灵的坦诚姿态与世人对话,从而彰显独立的自我品格和个人意志。中国画本体精神的建构是长期生命体验的过程,在俯仰之间认知艺术本源、在日积月累中形成心目俱会、在风雪雨晴中体验生命活力,在世事无常中感悟艺术人生。中国画如何以它独特的姿态影响世界,以此建立中国与世界的平等对话、历史与未来的紧密联系,打破边界,自由驰骋,让笔墨语言回归真真切切地生命感知,并成为重构中国画当代精神的核心价值。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79(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