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水墨画的“水墨”美术展

        作者:核实中..2009-08-06 11:15:26 来源:网络

        没有水墨画的“水墨”美术展

        作曲家、话剧导演、雕塑家,这些听上去和“水墨”完全无关的名字一一出现在一个名为“开放的水墨”的美术展览中,让参观者对“水墨”这个古老的主题,多了这样那样的联想。6月25日,一个奇特的美术展览将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这个名为“开放的水墨——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的展览中,有雕塑、有油画、有舞蹈、有话剧,就是没有传统的水墨画。这个展览是关山月美术馆庆祝馆庆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深圳多年来持续探索当代水墨课题的延续。什么是真正的水墨精神?传统的水墨能不能成功地与当代艺术对接?被剥离了笔墨外衣的“水墨”还能不能称为“水墨”?这些问题也在展览开幕的同时,摆在了当代美术评论界的面前。

        七年争议延续至今

        七年之前,深圳一场名为“重新洗牌”的展览引起了评论界的极大争议,在那次展览中,策展人孙振华和鲁虹第一次打破了“水墨”的界限,邀请油画家、雕塑家等和“水墨”完全无关的艺术家用各自的艺术形式体现“水墨”的主题,“水墨”开始脱离传统的绘画范围。那次展览之后,评论界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有的评论家认为,“重新洗牌”展是对水墨画的亵渎,而另外一些评论家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重新洗牌”展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展览。事过多年,争论并没有停息,鲁虹、孙振华和陈湘波又策划了“开放的水墨”展览。这一展览可以说是“重新洗牌”展的延续,“水墨”的概念被进一步延伸,扩展到非造型领域,舞蹈、戏剧、动画都被冠以“水墨”的名义展出,而且这种定位并不仅仅出于对“水墨”媒材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贯穿了一种“水墨”精神。

        话剧也可以是水墨作品

        与过去的展览不同,除了三楼两个展厅的陈列作品,参观展览的观众这一次还被请进了关山月美术馆二楼的一座剧场,剧场四面围着黑色的幕布,此时,正在上演深圳市胖鸟剧团表演的一场实验话剧,这是一个发生在65年前英国的一座美术馆里的故事,故事把“水墨”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这是胖鸟剧团艺术总监杨阡的参展作品——水墨观念剧场《画须添龙》。本次“开放的水墨”展览分为三部分:其一是“水墨展场”,主要展示平面作品;其二是“水墨广场”,主要展示水墨装置及立体作品;其三是“水墨剧场”,主要展示水墨影像、水墨音乐、水墨舞蹈及水墨观念戏剧作品。策展人孙振华说:“在这次开放的水墨中,我们更强调的是引进造型艺术以外的门类,将水墨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思想推向当代艺术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在‘水墨剧场’中,我们有水墨音乐、水墨舞蹈、水墨戏剧、水墨动画等等。这些尝试是一种对水墨可能性的探讨,对水墨边界的探讨,这些探讨在过去是很少有人做过的。”

        关注“当代中国的文化问题”

        “开放的水墨”是一个探索性、研究性、实验性,不断地突破固有边界限制的展览。本次展览邀请的艺术家都是当代艺术家,其中不仅有从事现代水墨创作的艺术家,也有从事雕塑、油画、影像、装置与戏剧艺术的艺术家,不仅有来自内地的知名艺术家,也有来自港台地区与海外的知名艺术家。鲁虹强调:“我们提出当代艺术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接上关系,乃是基于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当代艺术更多是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而不是从中国传统艺术的逻辑中延伸出来的。”虽然这是一个打着“水墨”旗号的展览,但实际上,它探讨的是一个当代的艺术课题,“水墨剧场”和“水墨广场”的多数作品都是非“水墨”材质的作品,而“水墨展场”中的一些用“水墨”材质的作品,也并不具有传统水墨的趣味,艺术家立足于传统文化资料的转化与更新,体现的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身份”,关注的是“当代中国的文化问题”。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面对回归传统的呼声,“全盘西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完全“坚持国粹”的看法同样不行。面对时代的新变,作为最敏感的艺术家应该拿出怎样的应对方案呢?看过“开放的水墨”这个展览,也许能给热爱艺术、关心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您提供一点思考的方向。

        来源:深圳商报

      Processed in 0.166(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