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绪成解读“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

        作者:核实中..2009-11-13 09:44:37 来源:网络

        4月中旬,省内外不少媒体都刊出了一则新闻:由江苏省政府主办、江苏省文化厅承办的首届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将于11月1日举行。这是我省借鉴当下国际间通行的美术“双年展”、“三年展”而推出的一项美术盛事,届时将邀请150多位海内外水墨画家参展,同时还有一个千名儿童共同参与的少儿展。消息既出,立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兴趣和关注。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组委会执行主席赵绪成,这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国画变革的画家兼领导,系统地为我们解读了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的几大特点。
        文化江苏,再造美术现代辉煌
        记者:江苏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古往今来出过很多大画家,仅现当代就有几位大师,如徐悲鸿、李可染、刘海粟。为何专门设立“傅抱石奖”?有无特别的背景?
        赵绪成:江苏历来是全国的美术重镇,画坛上人才辈出。设立“傅抱石奖“,一是纪念傅抱石先生诞生100周年,更重要的是,傅抱石先生是新金陵画派的创始人,是建国后江苏优秀画家群中最杰出的代表。上世纪60年代初,作为江苏省国画院的第一任院长,他带领江苏国画院的画家举行了两万三千里写生,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原则,大胆尝试用国画热情讴歌新的时代,从而给中国画带来了新的生机,震撼了全国画坛。
        记者:此次由省政府主办南京三年展,堪称文化大手笔。省政府这样做宗旨何在?
        赵绪成:在中国美术史上,江苏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元四家”,江苏就占有三家;“明四家”、“清六家”悉数是江苏画家;清朝扬州还有“扬州八怪”,南京有龚贤等人创立的“金陵画派”;建国后,由傅抱石先生创立的“新金陵画派”,确立了江苏绘画在全国不可动摇的地位。今天,我们拿什么续写江苏美术的新辉煌?显然,省政府主办这样的画展,旨在倡导美术界向傅抱石学习,学习他的艺术探索思想,主要是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在新世纪,我们的美术工作者,要继续开拓创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而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作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大展,正是建设“开放的美术江苏”、扩大江苏水墨画世界影响的绝好契机。

        多元激荡:兼纳各种艺术风格
        记者:举办一次画展,决不仅仅是一展了事。有意义的画展必然以展载道,将主办者的导向巧妙地贯穿其中。请问这次展览主题是什么?
        赵绪成:主题是“多元激荡”。这不是一时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与审美观都在发生嬗变,多种艺术创作理念和审美观共存一个空间。艺术多元化才能为最广泛的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艺术的人文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多元必然激荡,多元必然既有对立又有互补,既有竞争又有融合,既有扬弃又有汲取。
        记者:近年来,“中国画向何处去?” 一直是艺术圈的热门话题,而您对此也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多元、现代、民族、正大”。感觉上此次特别强调“多元”,为什么?
        赵绪成:因为“多元气象”是当代中国水墨画发展现状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它的客观存在和发展是挡不住的。
        从宏观社会背景来说,多元是社会转型的结果。整个中国正在从农业社会文化向工业、信息社会文化形态,从农村向城市即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多元是向现代转变的核心表现,“现代”是多元的发展趋势与结果。因此抓住了多元,也就抓住了现代。
        从个体来看,“多元”是画家“个性意识”与“求异、求不同意识”觉醒的结果。因为社会形态的变迁折射到艺术领域,促进了艺术科学与民主的发展。画家沉睡的感觉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被唤醒,逐渐从“只能怎么画,不能怎么画”的封闭意识中解放出来。一部分先行者在探索中国画未来的道路上苦苦追求,可能暂时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但这种艺术探险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在谈到“多元为核心”和“现代为趋势”的时候,还必须严重关切“民族为立场”、“正大为主流”的导向。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推动中国水墨画向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伟大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大道前进。
        记者:当下国际间的“双年展”、“三年展”多以先锋、前卫艺术为主,那么南京水墨画三年展偏向何种类型?也就是说,哪类作品能够入展?
        赵绪成:考虑到中国本土艺术发展的独特性,本次三年展将在传统与前卫型之间,增加现代型,在艺术形式上多元兼容,体现多元化的气象,构造一个“多元激荡”的艺术争鸣空间。可以说,这是一次代表未来正确方向的一次尝试。具体操作上,入展作品采取提名与报名相结合,同时设“儿童画展”,旨在以儿童的“自由”、“天性”的精神推动中国水墨画界的“创新”与“现代”。展览前后,还将举办两次“中国画发展高层论坛”,请艺术界的精英们来南京纵论中国画的未来与发展,充分展示各自的见解,让多种画论观念在美术重镇尽情交锋碰撞。

        独特奖项,凸现艺术创新精神
        记者:中国其他省市的双年展、三年展是不评奖的,南京水墨画三年展为什么要评奖?
        赵绪成:不评奖的长处是没有矛盾,平稳,短处是平淡,推动力小。评奖可能会造成矛盾,不太平稳,但可以摆出导向,而且引起社会关注,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这次设置的奖项有“评委提名奖”、“最佳成果奖”、“最佳新人奖”、“评委个人提名奖”、“网络大众奖”、“学术成果奖”,集体投票评奖与评委个人提名奖相结合,比较好地体现“多元”、“民主”的精神。
        记者:我们注意到,这些奖项中有个与众不同的奖叫“评委个人提名奖”。说实话,这种奖最容易引起争议,因为评委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定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假如评委个人提名奖得不到大家的一致认可,遭来非议。那怎么看?
        赵绪成:我首先要说的是,为保证大展评选工作的学术权威性和公正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优秀人才,大展将从组委会主席、顾问、委员中,挑选出具有极高学术成就和艺术诚信的专家、学者来担任评委。也就是说,这些评委都是德高望重的艺术专家,具有专业鉴赏力,一般不会“看走眼”。
        至于说评委的提名奖可能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这很正常。因为历史上很多的艺术创新,开始并未得到众人的一致喝彩。中国水墨画史上的例子就不少,如扬州八怪,为什么叫怪呢?就因为他们清新的画风,入不了当时那些固守传统的人的法眼。还有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致力于推陈出新,独创大气磅礴的“抱石皴”,然而,那时很多人却不认可他的另类画法,甚至还出了一首打油诗来讽刺打击,说什么“远看像冬瓜,近看像蛤蟆,原来是国画,唉呀,我的妈。”艺术史证明,就是当时被骂得狗血喷头的东西,蕴含的却是最可贵的艺术创新精神。所以我说,不怕非议,只要是好的新东西,即使现在理解的人不多,将来还是能站稳脚跟的,因为人们的审美习惯与标准会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联手传媒,展览形式全新变革
        记者:本次大展定名为“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很有新意。请问为何特意加上“传媒”?与以往的展览方式相比,传媒展优势何在?
        赵绪成:这确实是本次三年展的一个创新。回顾一下,中国水墨画展览从古代的“厅堂悬挂”到近代的“美术馆展示”,目前正在迎来一个更高的现代展览形态--“媒体传播”。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是传媒展的第一个倡导者。
        我们知道,在古代中国,书画作品主要是厅堂悬挂,或三五知已手中把玩,能欣赏到作品的人群很小。近代意义上的美术馆在辛亥革命之后诞生。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组建,其中的绘画馆开创了中国美术馆的先河。1936年8月建成的南京国立美术馆(今江苏美术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美术馆之一。美术馆在中国各地的建立,使得中国绘画的展示形式逐步走向大众化,美术场馆成为展示美术作品的舞台。
        当今时代,大众传媒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主渠道,美术展览如何顺应这一变化,扩大本身的影响力?在本次大展的筹办过程中,我们一直琢磨这个问题。按我们的经验,一般美术馆,一次画展的参观人数也就是几千人,多的上万人。但换了大众传媒,就不一样了:一张报纸,阅读人数几十万,看完了还可作为资料收藏;电视,声音、图像俱全,千家万户都可欣赏;网络人气更旺,足不出户,世界各地都可点击它。受众面广、范围大、时效长,是传媒展的三大显著优势。因此,我们决定,本次大展改变原有的展览形式,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借助网络、电视、专业杂志、报刊等媒体,立体地、全方位地向受众展示当代海内外水墨画家们的激情和艺术创造力,从而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让更多的理论家、画家和观众来关注展览。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34(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