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底蕴探寻艺术的魅力----杨仁恺谈易洪斌绘画

        作者:核实中..2010-08-17 15:36:44 来源:网络

        谈到易洪斌同志的绘画作品,他的大名已见于国内出版专集和文字记载的不少,他本职工作是吉林日报社社长,社会上兼任的职务很多,精力充沛,活动面广,有过人之处。诗文气度恢宏,尤以绘画创作别开生面,诚乃少见的奇才。这里,重点对他的绘画艺术提供自己的不全面的观感,向画家和读者求教。



          洪斌同志创作精力旺盛,才华出众,一专多能,这样的人才,实难多见。这里就其编入书画集中的作品,阐述粗浅的体会,当然是所谓的“观其大略”,挂一漏万。
          我对洪斌同志作品的第一个印象,不论是人马走兽诸般造型,全都是笔墨飞动,气势宏伟,一望而知是大家手笔。可是,作者本人原本是吉林日报社的社长,怎能画出如此气魄惊人的作品?总的主题以画马所占比例为多,而人体,山水,走兽也有所涉猎。这里,重点对画马的一些特色说几句,却有不同于古今名家之处,令观者耳目为之一新。唐、宋、元诸代画马高手,如唐韩干、宋李龙眠、元赵子昂诸名家的遗作还能得见,唐韦偃名作《牧放图》有北宋李公麟摹本,名作原藏前东北博物院,后调入北京故宫博物院,人马众多,周围浮现出闲散之景与宋人《百马图》有同工异趣之妙。至于李公麟创作的《五马图》,《三马图》同是描绘安静的人马,元明以后,大都是这一类的造型,即是清中期意大利籍画家郎世宁的作品,也莫不如此,只不过在技法上渗入西法,更加写实而已。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徐悲鸿先生用写意描绘奔马,以粗犷之笔触,倾泻爱国之热情,画风迥变,造型新颖,一洗前人画风,而后之学人,接受新的创作启示,继承前规,于是蔚为风气,新人辈出。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许勇、郭广业、易洪斌《关东三马》画集独以洪斌一人非属专攻,三位画家虽有共同之处,尤以洪斌同志画马风貌突出,正如已故名家蔡若虹同志题其画马的《釆桑子》词所云:
          “借物抒情才子笔,造型无多造意多……神在征途形在马,志气嵯峨,格调嵯峨,万里奔腾是米萝(洪斌同志笔名之一)。”
          洪斌同志,就是晚出的画马新秀之一。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笔下的奔马,已不同于过去和今天的画马名家,而是挥毫急写,姿态飞动,个性突出,下笔之先,早已胸有成“马”,所谓意在笔先,奔马的造型已然在胸,所以能随手应形,由此可知作者本人对于画马的技巧,非同一般。更使人感到意外的是,其利用工作余暇,竟能画出出人意表的各种奔放的马群,震撼观者,却是不可思议的问题。但这毕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如何去理解?不能不为之困惑。说到底,只能以奇才视之可也。

      Processed in 0.176(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