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空灵意象丰美—李伟人物画简析

        作者:核实中..2010-08-18 14:29:31 来源:网络

         一般而言,艺术作品中的地域意识表现为自然地理或人文生态的形式符号,但本质上是指艺术家对置身其中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人文形态的情感皈依和精神认同。基于此,在李伟眼中,雪域高原呈现的凌厉、冷峭、严峻的自然生态空间,是最宜于孕育、铸造强悍不屈、刚毅无比的民族性格的,在他早期的《莹霜》、《雪域高原》、《远方》等代表性作品中,厚重的墨块、刀劈一般平涂的肌理效果,有点夸张变形的造型语言,把宗教、大自然与人一体合力打造得威慑力具象化,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容不得半点亵渎和侵犯,生命的尊严得以充分体现,揭示了宗教、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侧面,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西部生活几十年的已故著名诗人昌耀写过一首《鹰、雪、牧人》的诗:

        鹰,鼓着铅色的风
        从冰山的峰顶起飞
        寒冷
        自翼鼓上抖落
        在灰白的雾霭
        飞鹰消失
        大草原上裸露的牧人
        横身探出马刀
        品尝了初雪的滋味




        这完全是《雪域高原》的题画诗,画与诗达到了同等的境界与高度。李伟具有非凡的艺术概括力,在进行构思活动时,认为现实事物中所揭示的内在意蕴是浸透和凝聚在它的外在形象里,正如在陆机《文赋》所讲的:“情童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就是说意蕴揭示得愈深刻,形象的特征就愈鲜明突出。
          李伟还具有一个画家难得的非凡而深刻的艺术洞察力,总是一下子抓住事物的本质,把形象的价值取向放在首位,把自然物象提取成某种较为规范的程式和符号,让笔墨为形象服务,并在画面中对这些符号进行平面化序列性的排列与组合,用准确、洗练的造型语言将遮蔽本质的东西剔除干净。采用现代构成方式消除画面中的文学性和叙事性,使之变得不可陈述,更不能被误读和演绎,以期形成一种与现实有“隔”而又优美抒情的田园诗般的境界,使观者对事物不朽性的感受变得准确、真实、适度、可信。这无疑是一种较为便捷的语言策略,同样的题材,他用四两拨千斤的笔力轻轻一转,一种新颖愉悦的彩墨造型立马出现,完善了敢爱敢恨的藏民族精神中质朴、善良、亲和的一面。
          再轻轻一转,对生活没有过高奢求的陇东塬上人家丰盈、闲适的意象又在他的笔底成型,成为农耕文明最典型而辉煌的写照,其代表性作品《陇山秋爽》、《古塬秋歌图》,分别于1993年、1994年被评为全国首届山水画展优秀奖及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立意鲜明,显示和表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幅画不可能穷尽事物的各个侧面。
          正如对造化和生命心怀崇敬的罗丹所说:“因为我们在世间所能感到和所能理解的,仅仅是事物一端,而事物只是借此一端,才呈现在我们面前,影响我们的官能和心灵,至于其他一切,则伸入到无穷的黑暗中。”从学理的角度讲,“每个视野都有自己的盲点。对特殊性的每一感知,都有一种超验的功能,它既具启发性,又是排它的。”正因为深深的明白这一道理,李伟才过于刻意强调自己所认定的事物的“另一侧面”。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我的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处理大多呈现出表情倾向不很明显的状态,我始终觉得表情不表面化的人物形象比较永恒而优美,符合我的审美和理想状态。我觉得表情倾向太强化会使观者对人物的表情感兴趣而只关注其中情节,而人物处于自然状态的表情时,反而更增加了对其生活状态、生活经历的联想,更增加画面的内涵。”看李伟的画,那种对地域性人文形态经过提纯和升华的形象,无疑闪现着作者审美祈求的情感灵光,散发出一种浓浓的理想色彩乃至幻想和童话般诱人的牧歌情调。
          李伟的作品尽管采取了现代平面构成方式,但他的作品同样继承中国传统绘画中优秀的东西。清人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基于这一理论,在笔墨造型中,李伟坚持并显示出因心造境的情感意象特质,有意削弱自己可以炫耀的素描光影造型效果,直接用中国画中虚与实的画面对比处理方法,以期更多地突出结构、笔触及色彩自身的形式魅力。因心再造出纯属自我的意象,力图以充满东方神韵的简约、和谐、干爽而枯涩的笔墨语言,完成了一种与中国绘画一脉相承的“静穆”、“空灵”的审美意趣,创造出那种天地之外的在简单中呈现丰富的艺术的灵奇,最终形成了李伟人物画创作的个人面貌和艺术风格。
          为了避免一种艺术样式定型后呈现出模式化的倾向,李伟只有以更大的创作激情,不断地深入生活和亲近自然,体悟自然的呼吸和律动,努力捕捉丰富的大自然种种感人的生机,以鲜活的形象为目标的主观审美理想才能得以完美地体现,作品所强调的现代平面构成与中国写意笔墨的结合才会显得更含蓄也更有兴味。

      Processed in 0.189(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