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相文祥行草扇面

        作者:王英辉2021-11-10 08:01:43 来源:收藏快报

        晚清重臣文祥(1818—1876),不仅在近代史上政绩卓著,名垂青史,且在繁冗公务之余,遣兴翰墨,悠游神思,于书画艺术创作亦有高深造诣。

        文祥,瓜尔佳氏,字博川,号文山,满洲正红旗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人之一。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恩科三甲第21名进士,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阎敬铭、皂保、李鹤年、林寿图、胡瑞澜等人皆出该科。咸丰四年(1854),升工部员外郎;五年(1855),迁郎中;八年(1858),擢为内阁学士;九年(1859),升为军机大臣,授礼部侍郎。后又历任吏部、户部、工部侍郎,兼副都统、左翼总兵。十一年(1861),与奕訢及大学士桂良等联名奏请改变清政府的外交、通商制度,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被任为总理衙门大臣。在职期间,倡导洋务“新政”,为清朝中央政府中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之一。七月,咸丰帝驾崩后,文祥与其他大臣疏请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并简派近支亲王辅政。同年协助奕訢、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处死赞襄政务王大臣肃顺等人,为新政权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治元年(1862),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署兵部尚书,并任内务府大臣,兼都统,正式跻身正部级官员行列。四年(1865),署户部尚书,率神机营赴东北镇压王达、马傻子起义。十年(1871),转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十一年(1872),拜体仁阁大学士。十三年腊月(1875年1月),光绪帝继位后,文祥晋武英殿大学士,专任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至此,其官职达到顶峰,位列正一品,实为真宰相。曾与奕訢等奏请办理海防六事,即“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又支持左宗棠进军新疆,加强塞防。光绪二年端午节(1876年6月27日),文祥病逝,朝廷念其勋劳,追赠太傅,谥号“文忠”,入祀贤良祠。

        文氏创作于高中皇榜之年的行草扇面(见图),字里行间充满了豪气与自信。该扇面为纸本,47.5×18厘米,内容为:“金山,适中秋,天宇四垂,月色如银,加江流倾涌,一碧无际,遂与客共登此顶之妙高台,命歌者袁绚歌‘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公遂起舞。”接着题款:岁次乙巳巧月中浣,书于前村书舍之南轩下。博川文祥。钤白文图章“文祥印”及朱文字号印鉴“博川”共两方。“岁次乙巳”,正是文祥参加殿试的1845年,“巧月”,即民间对农历七月的俗称,道光朝大考一般都在四五月间,故此可以推断出创作这件扇面时,文祥的身份已是人人仰慕的新科进士了。

        上述扇册所书内容应系宋代蔡绦《铁围山丛谈》一段话,文祥默写之际个别字句略有出入,原文为:“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倾涌,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袁)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文祥所写首句读之不通,当属第一行“东坡公昔与客游”七字散佚缺失后被裁割之故,虽为残件,然墨色焕彩,气韵俱佳,丝毫无碍名士法书之风貌,实乃难得一见之名迹也!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58(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