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随想(作者:曾先国)

        作者:核实中..2009-08-08 11:59:12 来源:网络

        千里江山图

        如何证确理解和把握当代重彩山水的精神内涵,重新审视重彩在传统山水画中的价值,是当代中国画画家面临的重大课题。

        山水画在唐宋以前,基本以青绿、大青绿及金碧山水画为创作的主流,代表画家有展子虔、李思训、王希孟等。当时,青绿山水作为皇家所推崇的绘画形式,其规模及艺术品位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以后的山水画呈现出多元发展模式,在重彩山水创作上注重笔墨技法,努力拓展青绿山水的表现力度,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受。元明清山水受文人画的影响,逐步走向以水墨为主流的表现形式,并在观念上发生重大转变,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意境和笔墨情趣,从而淡化了色彩的运用和表现力。如此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山水画的色彩表现功能,局囿了创作的视野。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艺术多元化的发展,重彩山水作为新时代艺术表现领域中的重要组成体系,必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社会在不断发展,艺术探索和创作实践也在不断变化,画家对历史、对传统也将重新认识和审视。单靠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模式和手法已无法再现当代山水画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彩墨境界”。

        传统重彩山水画多以矿物颜料为主色,以勾线填彩、描金等为主要创作手段。矿物颜色所持有的不透明性和遮盖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青绿山水画创作中笔墨技巧的发挥,使丰富的水墨表现力被削弱,失去了中国山水画最具特点和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笔墨。那么,如何能将两者融汇为一,既不失青绿山水之“高贵”,又不失传统水墨之“神韵”?对此,我在创作中作了一些尝试,特别是追求青绿山水的笔墨感。在表现手法上力求展现笔墨的丰富性并提高技术难度,适当拉大笔墨层次及黑白之间的距离,为设色作好铺垫。在用色上,除中国画的植物色之外,为提高画面色彩的明度和厚度,我大量运用英国水彩,是色墨融会,相互补充,解决了过去植物色不够厚重饱和的难题。同时,透明的色彩更能彰显笔墨的魅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彩墨交融、空灵酣畅、艳而不俗、朴厚无华的艺术境界。

        青绿山水画多以色彩的斑斓、丰富和绚丽多彩为世人所推崇。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其恢弘的气势、绚丽的色彩及高雅的布局折服了无数观众。在传统山水画中,这种青绿格式的画风一直影响了后来重彩山水画发展。历代设色山水画家大多跟风膜拜,因循守旧,少有变化和发展。直到近代李可染先生所创的彩墨山水,才力矫过去因施色过多而产生的媚俗气,以厚重饱满的墨色加上纯净的色彩,呈现出特有的意境,为青绿山水的发展开辟了新径。所以我认为重彩山水画应以体现笔墨精神为主,色彩是依附笔墨的,两者相辅相成,达到净化作品内涵的目的。当代重彩山水画在继承前人优秀遗产的同时,也要不断挖掘青绿山水自身的特点和灵性,广泛吸收现代文明带给当今社会的新观念、新视觉、新思路,挖掘中国画特有的本色和功能,尽情展现出它特有的艺术魅力。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43(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