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巴黎访艺术(作者:李锛)

        作者:核实中..2009-08-08 16:34:48 来源:网络

        李锛作品欣赏

        摘于 海南日报 2003年05月03日

        曾有人说过,去过巴黎就不用去天堂了,因为它们是一样的。今年春节后我有幸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学习,住了近两月,感受很深。巴黎堪称西欧最大的国际都市,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艺术更是倍受全球人民的亲睐。巴黎的大小美术馆、博物馆几十所,画廊数百家。其中以卢浮宫、奥赛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最著名。每天早晨总有数百名各国观众排长队前往这些地方参观。在卢浮宫,我曾看到一队衣着整洁的六、七旬老太太,凑在画作的面前贴耳交谈什么,手颤颤地在本子上写着些什么。在我的家乡,老太太有这样投入的神态,恐怕只能在麻将桌上看得到,因而我感叹不已。法国在城市建设、家庭生活、个人意趣方面都充满浓厚的艺术气息,艺术使整个巴黎豪华、绚丽、浪漫,极具文化品味和人性色彩。

        在巴黎的街头公园、建筑物上处处可见人体雕塑,这些雕塑都非常健美、优雅,有极强的精神性,绝没有庸俗、低级的色相横陈。欧洲人认为世间万物中,人体是最美的。灵和肉的一致,真、善、美的统一,是自古希腊始,欧洲人一贯的美学原则。写实主义大师库尔贝有一幅表现女性性器官局部的作品,很高雅,陈列在卢浮宫,我看见几个15、16岁的男女中学生站在这幅作品前面观赏,并平静地讨论着什么,没有丝毫的羞涩和难堪的表情。

        蓬皮杜艺术中心陈列的是现代美术作品,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最流行的一句话是:法兰西的传统艺术是辉煌的,但我们没有必要重复。巴黎当代的艺术家没有被古典艺术俘虏。他们各自创造自己的面目,可以说五花八门,很难有相同的风格,重创造,没有门户之见,当代巴黎的艺术家从古希腊、从东方吸取营养,并深究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从中探索一些深沉的东西,构建自己的作品。不说远的,在我住的国际艺术城展厅中,每周都有三、四个展览开幕,很难评价其优劣。反正都让你耳目一新,有时还让人有些目瞪口呆。现代艺术的独创性、参与性、启发性与当代人类的精神与心理是一致的,并不像中国很多的文章写的那样,欧洲人对现代艺术也嗤之以鼻,无法理解。我看见一群小学生坐在一件现代装置艺术前面,老师先是启发,学生争着举手回答,然后老师又带大家围着作品走一圈,学生们似有所悟,显得很兴奋。有一件作品是一个黑房子。里面什么都没有,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一种像诵经或吟诗的声音,我进去坐在凳子上,很自然,立刻产生内敛感,似乎整个世界都不存在,惟有自己与灵魂的对话,我由衷地感觉到自我。我不知道人家的感受,这件作品对我来说是新鲜而强烈的。

        我在国际艺术城办了个小型展览,也就是将带去的18幅中国画挂出来,与各国画家们交流,希冀得到他们的批评。很多欧洲画家向我表示很喜欢我的那几张由写生而成的戏剧人物,用笔奔放,色彩强烈,有些张力的作品。出国前,画界不少同仁认为,中国画在欧洲没有市场,此次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方知这不是事实,关键是中国画怎么画。我和安徽、浙江的画家都有作品在巴黎出了手。其意不在几张欧元,是让我看到了中国画的未来。

        巴黎市的美术学院、装饰美术学院,服装设计学院有近十家,我去了一家服装学院,比我国的一般小学还小,仅二、三百学生,只有教室、陈列室、办公室,没有学生和老师的住宿,也没有运动场,学生体育活动都到社区的体育场去。25名教师中,有近10名都是巴黎当代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们不仅教学生设计的理念,同时教学生打板、裁剪、缝纫和绣花,教室里挂满了各种衣料和配件,就像缝纫工厂。这使我联想到我国的艺术教育,很多高校只停留在黑板上做时装,纸上谈兵,真是咄咄怪事。当我问到他们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时,教师自豪地说,我们是世界上知名的学校,就凭这块牌子,学生在全欧洲都可以谋职。

        我们在巴黎期间,不论走到那里都感觉到当地人的文明、礼貌,不时在街上能听到商贩或活泼的孩子在你面前用中国话说:你——好!让你心中暖洋洋的。

      Processed in 0.150(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