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笔墨的性质、意义与中国画现代笔墨理论框架的重建(下)(作者:毕建勋)

        作者:核实中..2009-08-08 17:20:27 来源:网络

        毕建勋作品欣赏

        在上一部分,我们剖析了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中国画传统笔墨的基本性质与意义,不难发现,传统笔墨这种“文言文”,尤其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综合性艺术样式,一方面主要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深与高雅,而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在现代表述与语言受众面上会出现一定的障碍。为了使这种传统的文人精英文化与优秀传统今天得以进一步地光大,对其旧有的语言构架体系进一步地解密、维护、翻新与重构都是有其现实的需要与必要性的。黄宾虹曾说:“艺术之事,所贵于古人者,非为拘守旧法、固定不变者也。”“笔墨重在‘变’字。”他的一生长期的艺术实践也身体力行了这一点。笔墨求“变”并非寻找新花样,所有的招数古今大师都已经玩过了,新的就是旧的。笔墨之变的思路应该是在笔墨的内核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去寻求笔墨新的表述方式与形态结构框架。那么,针对中国画在当下与未来的快速扩张,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密传统笔墨“密码”,重新构架笔墨的基本形态体系。这样,当代中国画以语言表述为主要障碍的“法障”当会迎刃而解。

        但是,传统笔墨文言文解密之后变成了“白话“笔墨,是否会使笔墨语言特有的文化味道冲淡了呢?首先传统笔墨文言文的解密不是一个简单化的过程,其次新的“白话笔墨”会形成新的语言规则和自身的语言魅力。一般来说,文学是比文人画更历史悠久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文学作为对照,我们发现现在几乎没有人或是很少的人用诸如文言文对仗平仄来写小说、诗歌,但中国当代文学的魅力也未见减弱,而且它的受众面更宽了,文学作品的阅读者不再是文人这一阶层的特权,一部小说,北大教授看得,打工仔也看得。所以,只要保持住文脉不断,语言形式还是越深入浅出越好。在现今这种大众文化时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似乎是成本太高了,而且广大观众还未必能够真的看懂,至少我们可以做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样将会使笔墨的画外功夫在画面内产生更大的效益。

        一、笔墨——假定性点画语言

        1、假定性点画语言的组成

        现在,如果给传统的“老笔墨先生”一个新的现代的“差使”的话,那么它的定位应该是堂而皇之地作为体现在画面以内的点画语言,而不应该仅仅在运笔使墨中“卖艺打游击”。笔墨点画语言的性质是人为假定性的:“太古无法,太仆不散,太仆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耳。”(《石涛画语录》)

        画面假定性点画语言系统分类如下:

        笔:点勾皴擦染。

        笔墨

        墨:

        这正好是画面上的“五音阶”系统,其中点勾皴擦染是画面上的点画笔迹,勾与线的一般理解同义。重浓中淡白为墨色色阶,焦干润湿清是水与胶的比例,但水墨不分家,故合为一处为好。墨与色彩的关系调整留待后论。由此可知,笔墨的画面组织形态不过是点勾皴擦染、重浓中淡白、焦干润湿清点画墨痕之间千变万化的不同结合方式而已。在画面中,笔即是墨,墨即是笔,笔墨不可分,每一墨痕,是笔又是墨。

        2、假定性点画语言的性质

        第一,非客观性。因为点画语言是人为假定性的,点勾皴擦染在客观中都不存在,所以这一语言系统没有原型,没有客观性的参照系统。虽然它最终可以象形会意,但笔墨却无法真正地“像”对象。在这一点上,笔墨的性质有些类似于中国的象形文字。

        第二,非个人性。笔墨是由长时期的历史所形成的共同的视觉规定,由于这种语言逐渐地被使用者和欣赏者所认同,以至最终在历史上定型为一种民族绘画的独特语言。因此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哪个人的突发奇想,任何人都无法以个人的意志去改变笔墨既定的语言系统。你可以不学习这种语言,但却无法否认它的事实上的传播力量。它有字典,如《芥子园画谱》;还有成语,如披麻、斧劈;甚至还有八股文、词曲牌子,否则也不会招致那么多的效仿者。这种效仿与剽窃不同,它不是摹仿,而是使用共同的程式。在中国画中,一个画家从独创一种笔墨单词到这个词被最终认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最终认可的标志就是大众性的效仿,这也就意味着这个词已进入了字典。

        第三,独立可赏性。因为笔墨自身的人造性质,画面笔墨及笔墨组织形态本身已经与艺术的一般定义无二,加之笔墨的功力韵趣、工具材料美感及不同笔墨组织的匠心,使笔墨具有了独立于造型、赋色及精神性蕴涵之外的可赏性。

        3、假定性点画语言的拟人拟物化

        笔墨这种假定性语言的多重性格真有些叫人捉摸不定。对比色彩语言来说,它显得更加抽象而远离尘世,然而比起真正负载意义的符号语言来讲,它又可以说是十分具体并与表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它的表现与感知在具有视觉生理基础的同时,又与肌肉运动生理多有相染,但就其本质上来讲,它还是根于心、使于气、转于腕、运于手、借于墨、成于纸的一种有灵魂没肉体的符号语言。如果不与物质世界接轨,笔墨或许要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幽灵,而中国画以一种充满悟性的方式将抽象的假定性符号附着于具体的事物之上。

        第一,笔有“四势”,给予笔墨以“筋骨肉皮”,使游于气的笔墨符号获得一种肉胎凡身。我们可称之为笔墨的拟人化。如清代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中云:“笔墨相为表里,笔为墨之经,墨为笔之纬,经纬连络,则皮燥肉温筋繵骨健,而笔之四势备矣……一笔之中,初则润泽,渐次干涩,润泽者皮肉也,干涩者筋骨也。有此四势者谓之有气,有气谓之活笔,笔活画成时亦成活画。”

        第二,在现代心理学中有一种让观者以一个任意形状进行自由联想的心理测验方法,中国画笔墨也有一种类似的联想方式,我们可称之为运笔用墨的拟物化,如千里阵云、万岁枯藤、惊蛇入草、飞鸟出林、锥划沙、虫蚀木、屋漏痕、折钗股、高山坠石、担夫争道、舞剑器、目蛇斗、水上飘等等。不但有好的联想,也有不好的联想,如鹤膝、蜂腰、墨猪等。这种联想有别于心理测验的自由联想,因为自由联想是无目的无限制的,而笔墨的联想是有限制的目的性联想。你只能想这一个事物,不许别作它想,这一事物又是被某些前辈大师成功地联想过的。这种联想有别于自由联想的另一方面是它有审美标准,用理想的事物来规定笔墨符号的审美取向。换句话说,中国画用一种美好的事物来规定抽象符号,因而点画符号成为了这种自然事物的类似物,使非自然的符号自然生命化。

        吃中草药的中国画家在此不但表现了无所不在的卓越而独特的自然观、文化观,而且再度体现了一种无所不在的中庸哲学观。不像西方现代绘画某些毫无生命的符号抽象(如蒙得里安),中国画家不能容忍机械的东西。所以,他使人工化的非自然性的符号自然生命化,使符号带有生命感。这颇有些像现代流行家具中的密度板用木皮贴面,使人造物获得一种自然的感觉。本来点画笔墨符号有达到绝对抽象的可能,然而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却把它导向一种自然的生存状态【1】。

        4、笔墨点画语言的应用

        笔墨语言作为造型的人工建材,它与色彩的性质不一样,它不是一种天然材料而是人工合成的造型语汇。人工材料无疑物美价廉,又在自由使用上具有优势。然而它必然像“真”的一样使用。于是在“仿真”问题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笔墨点画语言的性质与功能决定它的使用是使这种准抽象的墨痕符号做形状的具体的组成,用这种人工建材的对比与和谐、空间进退、平面张收等符号关系,来在画面上营造意象、表现画家内在的气韵与情思、表现大千世界中的情景意境。

        将笔墨点画语言挪作它用,会有违笔墨的初衷。

        二、笔墨——以心运笔使墨的语言制造方法

        点画语言怎样来完成,这是笔墨不可忽视的另一层内含,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论及的“画外功夫”。这种无形的制造过程是中国画语言制造的独特之处,也是笔墨传统中的最为完善的成果。如果不以这种特有的制造程序和制造方法来制作,就不能算是纯粹的笔墨语言。只有对制造予以更多的关注,才有可望在画面上获得具有更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重量的笔墨语言。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33(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