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赘语( 作者:孔维克)

        作者:核实中..2009-08-08 18:01:28 来源:网络

        1988年夏天参加省美代会的烟台之行,我带回来许多沉甸甸的感觉。徜徉在蓬莱阁戚继光水城墙下,浏览于威海卫丁汝昌水师府中,面对这些不算久远的遗迹,悲壮、忧患、失落、茫然,相互交杂的意识油然袭来,不禁生出一腔莫名的冲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汉唐盛世,明清衰微。当中国人自诩“天朝之国”的梦幻,被一向称臣朝贡的“夷狄”之邦用坚船利炮轰醒之后,洋务、变法、启蒙、救亡,奋斗求索,在风云激荡、血火兼程中走了一个多世纪。蓦然回首,我们还是被远远地甩在了世界潮流的末后。近代史如一团乱麻、理不顺解不开,像一串串重复的死结。但就在那些天里,我眼前时常掠过一个个明晰的形象: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他们虽然悲壮地消失在历史的天幕中,却永远地留下了中国历史上的动人篇章,“中体西用”与“维新变法”之论争,时至今日仍震荡着茫然的回声。这些思想界的巨子,与旧文化旧体制奋战的斗士,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的奋斗这样紧紧地联为了一体,每每想到他们,我的心不禁为之颤栗。

        恰在百年前,1895年清廷辱签马关条约。在京会试举子闻讯云集1300余人于宣武门外达智桥松筠庵,公推康有为执笔“上光绪皇帝书”,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等政治主张。这一事件史称“公车上书”,此事诏示着民众忧患意识的觉醒,学人参与意识与自我价值肯定的启悟,它成为维新变法的前奏,并一挑近一世纪以来国人的九曲回肠。

        我非常钦敬和崇拜那些能扭转乾坤、改变人意识的人物。涉足于笔墨生涯几十年了,不知从哪一天起突然顿悟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竟这般苍白无力:论其造福人类不如自然科学;就文化建构来说也不如哲学;其震撼人心、塑灵魂又不如文学,有时还真有点自惭。既然命中注定自己只能与纸笔丹青结缘,还是尽可能地用画笔来表述自己对人生价值和生存时空的理解,以求与朋友们交流沟通,也平衡一下自己时不时地冒出来的情感。窃以为,画的审美功能主要是愉悦感官,其中可以是抒情式地使人看了得以休息,也应注重“成教化,助人伦”,表现某种思想、理念,给人以思考。当然画不应是思想的图解,也不应画成“一篇论文”。

        强烈的表现欲、坚实的使命感和一种怀古的思绪、一种不安的心态,教我热衷于这么一群众生,抓取了这么一个瞬间,使之壮观为永恒,凝固成雕像,力图产生悲壮的史诗、无声的交响。

        这幅画在构思、构图及人物处理的小草图阶段,曾多次推敲易稿,最后形成现在的样子:为了使“上书”的人群之间的动态、表情相互呼应,将写状、演讲、签名、议论等几组人物,集中成似半段城墙、一柱黑风般的曲线状团块,坠于画面下部,而上部则留有大块空白。将整个画面嵌入一页放大的、斑斑驳驳、密密麻麻的雕版古书中,给人以庄严感、历史感。人物的刻画虽写实又略带夸张变形,以强调形象、动势的个性,在用笔和塑造上追求生涩感、重量感,以烘托悲壮的气氛。

        我作画习惯于在草图阶段多揣摩,思路不成熟决不着正稿。去年我参与省美协组织第七届全国美展的创作和省庆祝建国40周年美展,成天陷入在事务堆里,没有整时间画画,且草图一再推翻总不满意。离七届全国美展初选截稿只有一个多月时还未落幅,本打算放弃这次参展,后在一位朋友的鼓动下,利用晚间一鼓作气地干了起来。该画二米见方、人物众多且仿宋字也很费时耗力,工作量颇大,只画了一遍就到了该交稿的时间了。囿于功力和素养,限于时间和条件,使这画留下了不少缺憾,明眼人不言自喻。自交稿后我一直若丑媳见公婆般的惴惴不安,尽管它后来能顺利地参展并获奖。

        任何一种艺术所表达的内容和存在形式的完整性,都是其它形式难以替代的,所以我觉得画面给人的感觉,永远是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的。评论和阐述画面,只能给人以再造的化境,或是给人以思维的局限。大概您在画面上所能体会到的应该即是它所告诉您的罢。以上尽是画外之话,拉杂写来,求教于同道诸君。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41(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