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评选名家名作——著名画家王伟宾

        作者:admin2021-08-28 14:36:55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艺术简介

        王伟宾,1976年出生,河南郑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画家,河南日报美术编辑,师从蒋采萍、王天胜、胡勃、王冠军、祁恩进等多位老师,作品多次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获奖入展,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文联等展出。


        作品参展与获奖

        国画《赶集》2016年荣宝斋中国画双年展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国画《玉黍记》全国第五届中国画线描展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漫画《忍无可忍》“子恺杯第十二届中国漫画大展”入会资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国画《大河记忆之一九四二》首届中国插画艺术展入会资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国画《好汉歌》“八荒通神”第五届哈尔滨美术双年展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漫画《明年我要来应聘护林员》入会资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插图《人物组画》第三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国画《壬午河南祭》入选2019年第四届全国壁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插画《游园记》“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云上年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国画《幸福乡村》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河南展区;

        插图《人物组画》获第十三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三等奖;

        国画《赶集》入选2017“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

        国画《乡村往事》获河南省第十四届美术新人新作展优秀奖;

        国画《家乡集市》获河南省第十五届美术新人新作展优秀奖;

        国画《农忙时节》入选河南省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

        国画《乡村记忆》入选河南省第八届中国画艺术展;

        国画《农忙时节》入选河南省第九届中国画艺术展。


        《大河记忆之一九四二》37×30cm×4


        温雅的质朴

        ——王伟宾工笔人物画赏评

        文/张凯


        打开王伟宾的画册,一股自然清新、质朴无华的绘画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悦目怡情。他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形象饱满,描绘生动,画味深刻,情味绵绵,蕴含着温雅的质朴和优雅的纯粹,观后使人性静情逸,回味无穷。我想王伟宾一定是个温文尔雅之人,有着谦谦君子之风。这些工笔人物绘画作品出自如此年轻的艺术家之手,可见他下的功夫有多大,我们不妨去走进他的艺术世界。

        观王伟宾的工笔人物画,主要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健劲流畅的线描、清丽淡雅的设色和以繁取胜的布局。


        《赶集》180×97cm


        在线描处理上,无论是古代君贤高士还是现代人物的线条运用都恰到好处,其线粗细长短、方圆曲直变化丰富,娴熟稳健,加之用笔的轻重缓急、疏密虚实、刚柔顿挫和用墨的浓淡干湿在造型上有机结合,使描绘的形体准确流畅,充分表现物象的质量感、动态感和空间感。他还融合高古游丝描、兰叶描、铁线描等几种描法为一体,加强所描人与物的精神和气质,提升了线条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从整体上看,王伟宾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描皆有出处,又不失创新的笔意,如行云流水,气韵生动。


        《好汉歌》240×190cm


        在设色处理上,王伟宾对画面的整体色彩效果总有一个设想,他以适合自己的审美要求及画面的意境所需,以主观色彩为主,客观色彩为辅,不考虑那么多颜色变化,物象本身的颜色有时只作参考或摒弃不用,抛开一切影响颜色的客观因素。关于色彩之间的冷暖与浓淡等关系以及色彩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的处理,形成某种恬淡与平和、清静与温暖、激越与热情的带有强烈情感诉述的色彩空间,直逼其内心色彩的表现和色彩的本质表达,呈现出纯朴自然、清丽灵动、含蓄雅致、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王伟宾的工笔人物画的设色方法是对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设色方法的创新性研究与尝试,既尊崇古法又具有新意。


        《高原粮仓》220×180cm


        王伟宾的工笔人物画最显著的特点是整体布局的以繁取胜。所谓以“繁”取胜,是王伟宾先从宏观取画面之大势,而后微观取物象之实质,从宏观到微观,由繁盛至精妙,正如中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徐悲鸿所言:“近精微致广大”。他画面中关于人和物的造型处理,绝非草率简单地勾勒,而是用“繁茂”的线条做写实性的概括和提炼,来展现物象神态、神韵及表现其理性存在和生命张力,线的意味和形式充斥画面,“繁盛”的意象呼之欲出,由此而达到以繁取胜。但是,他画面中的“繁盛”,绝无浮华和俗气,内在的是对自然的敬慕和对人物及其生命的探索。他不刻意放大人物的主体占位,注重对“景”的描绘,自然不再是简单的陪衬,人与景的融合才显得自然而真实,这正迎合了“艺术,就是自然和人”的艺术名言。


        《忍无可忍》50×40cm


        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绵延几千年历史,流派纷呈,大家辈出,自宋以降,工笔人物画的各种画法面貌已渐趋臻备、成熟,至现当代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已很难取得突破性的创新,特别是现今社会众多艺术名家们对工笔绘画的不断探索而积累了丰富的绘画语言及表现性嬗变,加之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的日益精湛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人们对于工笔绘画人物形象视觉语言创新性的预期与要求越来越高,非有高深功力是很难打动人的。这不只是依靠艺术家的灵感或者悟性能够弥补,更需要长期艰苦卓绝的实践努力,才能达到某种令人称道的效果。“任何悠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我想,王伟宾一定是在传统工笔人物临摹和创作上下了苦功的,这是他取得一些成绩的关键。


        《人物组画》42×30cm


        西方一位著名的诗人曾说:“艺术之艺术,词藻之神采,以及文学之光华皆寓于纯朴之中”。质朴和纯粹是王伟宾工笔人物画的“底色”,我想这是他的立画之本。希望他坚持以质朴的心灵之光为艺术的源动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者张凯现供职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评论家,书画家)


        《云水洛神连环画》(线描)100×70cm×4


        《幸福乡村》190×111cm


        《版纳风情》220×120cm


        《四大天王》388×180cm



        《会友图》


        《达摩祖师图》136×68cm


        《香山九老》248×124cm


        《松林对饮》


        《松林访道》136×68cm


        《高士图》136×68cm


        《饮中八仙》248×124cm


        《无量寿佛》136×68cm


        《槐荫避暑》69×69cm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5.483(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