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中国艺术发展方向”研讨会发言---对当前艺术界状况的点滴看法

        全国政协召开的这次会非常及时,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油画艺术获得了很大发展,成就显著,也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这是主要的,但是前进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还是应引起十分的重视。

          最近两三年美术界内非常困惑,不少艺术界人士特别是年轻人,感到无所适从。回顾文革后,由于文革时期文艺政策的反面教训,艺术家对于主题性绘画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相应的比较少或者是有所回避,所以在文革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艺术家大都注重对于艺术本身规律的思考、探寻和对各种风格流派的审美的研究,但总的看很明显有两个方向:一路是向古典主义深入的学习借鉴,以写实油画为主;另外一路是横向发展,从西方各现代主义,后现代等方面去借鉴研究。

          前一方面,对欧洲油画传统的学习,使中国油画艺术的水平获得了比较大的提高,但90年代初影响较大的是随着初期艺术市场经济发展,在写实油画方面因为受商品化冲击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大量迎合低层次市场需要的萎靡形象、庸俗的人体, 缺少作为中国人现实状态的精神品格。为此2006年中国油画学会举办了一次以提倡精神与品格为主旨的“中国写实油画研究展”,和相关的学术研讨在理论和实践二方面正本清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另一端的当代艺术,这些年来从积极方面看,扩大了艺术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油画界产生了一些新的气息和变化,题材和内容更为广泛,但最近一些年,反映在艺术市场上的突然火爆,在画价的排行榜上,人为制造的天价的作品频频出现,这种情况的发端首先是从国外资本介入并参与操作,在金钱引领的市场下,国内的画廊与拍卖公司联手,进行资本操作。自2006年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开始,转由香港到大陆,这些作品除了一部分是在进行现代艺术探索外,相当一部分在学术上比较粗糙,它在内容和意识形态方面片面反映社会生活的负面方面,迎合国外艺术思潮,今天的问题是,外国一些基金会,艺术机构渗入中国艺术界,用高价操控,用经济力量来推广和收买符合他们意识形态的作品。去年我遇到一个事情,美国有一个基金会,通过朋友找到我后,很明确的讲出,我们想在中国找到一两个有发展的年青人,你能够提供几个名单吗,我们准备用“x”个亿来宣传收藏,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他们有几十个亿资金注入,就能掌控中国当代艺术方向。而事实确实是这样,如一幅作品在五年以前几万块钱,现可抄到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可以到达上千万,虽在金钱的诱惑下谈不到学术价值,但足够使年青人跟着跑,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无所适从、不少青年画家对今后发展方向极感困惑。前一段时间我们举办中国油画现代展评选,有一位评委说,这些落选作品相当部分就是红色加黄色,一个是从政治上,意识形态上,妖魔化中国,歪曲丑化领袖人物,另外一方面就是黄色,似乎只要说是“艺术”什么黄色的,腐朽、庸俗东西都能表现而且充斥艺术市场,有一张典型的画,一个年轻少女穿一件军装,领子从上到下扣得严实,下身全部是裸体。你说它表现什么?至于人与动物杂交,吃死孩子……等等。这样一类作品一时占有很大的比例,艺术的发展已经走到了非常混乱的方向。   

          另外,作为人们的精神表达,艺术应有多种功能,但是在西方当代艺术中间把批判性揭露性作为主要功能,甚至是唯一的功能,其他的功能似乎都不重要,所以,前段时间当代艺术的一部分作品中里面出现了很多丑恶或者片面表现社会现象的作品产生,片面的求新、求怪、求奇,违反审美规律,甚至于不断出现妖魔化中国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产生了另外一种单一化的商品画倾向,有人称之为“政治商品画”。但就是这些作品,在国际抄家操作下,出现在很多的国外博物馆和美术馆里面,反倒被当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歪曲和曲解,这种情况与这次汶川地震反映出来的中国民族精神,以及中国人民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其精神取向真是南辕北辙,亦是对当今中国社会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前面我讲,面对海外掀起市场上的潮流所给中国当代文化的破坏力,和我们在汶川地震时期焕发出来的精神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我们说汶川地震的确十分惨烈,但究竟它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这是外在影响,虽然损失很大,但国家和海内外其他资金一投入,人们热情抗灾,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可是我觉得从当代艺术最近一些状态,在文化界起到了心灵的地震,这种“地震”不是短时期可以消除的,特别是对年青人的价值观标准的辨别发生很大影响,重要的是面对是这种文化危机,我们还没看到国家有关宣传,文化部门有适当的对应办法,所以,我感到这几年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抓经济发展有一套,但在国家领导文化建设方向上缺乏足够的认识,如深圳的大芬村经常被当作文化界的标兵,虽每年经营有一定产值,对当地产生经济影响,但从文化角度看,那只是一个低挡行画和仿造品市场,离创造中华当代文化距离很远。有的地方表面上做了文化,实际上还是着眼于经济,有句习惯的话,“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另外作为艺术的良知,我也认为从美术界、以及文化界批评的力量特别弱,面对目前的状况我们很少见到对于这方面有中肯的研究和批评,在一个情况复杂的时期,我们要切实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加强我们艺术界的批评力量和批评水平尤显重要。

          今天会议的题目是“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发展方向”,看来国家开始重视起来了,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走向现代,与此相适应文化艺术也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形态,这种现代形态不仅会在功能上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也应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并对社会的创新思维产生积极作用,从而有力推动现代化的进程。在文化上当然需要向现代转型,但转型向哪个方向,这是我们的问题,在转型中,中华民族自己身份怎么样保护和发扬,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当前许多文化部门都是国家的机构,应很好思考当代艺术的状态和对策。究其原因问题出在哪儿,我感到可能有以下原因:

          ①我国的宣传文化领导虽要下大力气认真对待,但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和深层次的专业问题不熟悉不了解,难于说出切实指导性意见,而常常只从经济角度看表面市场“繁荣”,我觉得在概念上要明确区分文化企业和文化事业的不同含义,因为文化事业不等于文化市场,因此无法正确的判断或者提出有效的办法。

          ②另外有些部门和领导虽有一些想法和看法,但怕管不好,可能还认为管得多了是否或管得不在点子上会影响对国家改革开放的形象。反倒更是难办了,说实在文化是立国之本,是民族立足于世界的身份证,有人说“国家亡了,早晚可以恢复,但文化被同化了,民族真正消亡了!”我们要永远要记住这一点。

          造成当前的状况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可能我们国家前面一两百年落后挨打的教训,所以有一种愿望,希望经济上赶快上去,怕穷,搞经济拼命挣钱时比较努力,另一种是认为所以穷是因为我们缺乏知识和具体的本领,所以教育改革后拼命灌输各种知识,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但不注重对学生整体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取向的要求,一个小朋友说,日本一年级第一堂课后,回家都会说,爸爸妈妈好,然后鞠躬。他们进入学校第一次课就是教育热爱国家、尊重父母、尊重家庭,中国是拼命灌知识,产生了什么?文化是综合的,我们说:有文化的必然需要掌握知识,但有知识不等于懂文化,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有知识和技能,但缺乏整体人文素质,这样就不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素质。要在中国很好的推崇人文精神,艺术家里出现许多现象,艺术界本身有责任需要注意,画家作为个体也有重要原因,有的为了生存,有的为了兴趣……,客观上画家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所以,今天一是文化界的领导,二是批评界的成熟,要起更大的作用。

          对于今后文化工作发展的方向,提几点建议:

          1 国家要充分认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要下力量去抓,经济和文化是国家的二大立柱,我们抓经济有一套办法,设立长期目标和具体计划项目。但我们在文化上大多是一些口号和号召,缺乏宏观的计划,缺少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落实,抓文化需要抓硬件建设,但根本要抓软件,出作品出人才,不断积累才能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创造中华现代文明为世人所尊敬。

          2 根据目前文化人才大多在学术研究单位,社团等智囊单位或个人,而政府文化部门,大多是行政人员,对文化事业的长远建设要充分运用专家的智慧,建议在系统内成立一个国家文化委员会,全面研究国家总体的文化状况,制定重要的文化对策和规划。

           3成立国家级文化发展基金会,国家针对重要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有前景的创作计划,研究计划和个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创作项目提供资金以利于出作品,出人才。在这方面国家必须要有大的投入,不要认为这是软指标,可有可无,可大可小。

          4 大力扶持有生气的专业学术团体,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有作为的社会艺术社团因为它集中了行业的专家、应该是国家文化部门的有力助手,在资金条件上、工作条件方面应给予支持,这会对各专业领域的发展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

      Processed in 0.134(s)   6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