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何时开始以主角身份出现在国画中

        作者:核实中..2014-12-19 08:49:11 来源:《艺术品鉴》杂志

          近日,“君子之风——传统梅兰菊竹绘画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70件套、120幅自元代至近现代的馆藏精品力作,开启了一条认知中国文人画的特别路径。

          梅的高洁傲岸、兰的幽雅空灵、竹的虚心有节、菊的淡雅清贞与中国文化历来推崇的个人情操相符合,春兰、夏竹、秋菊、冬梅亦被赋予了丰富的“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内涵,作为中国人,基本都知道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是传统花鸟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何时开始以独立的“君子”姿态进入中国画,恐怕大多数人并不清楚。

          梅兰竹菊作为主角出现在国画中,应该是始于宋代,并且以竹为先。此前,虽然梅兰竹菊也多有入画,但都是作为背景起到衬托作用而已。到了北宋,就不断有文人骚客提到竹子的君子之风了,特别是苏轼留下的这段传唱千古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苏轼与好友文同都爱咏竹、画竹,并有墨宝流传至今,像文同的《墨竹图》,苏轼的《潇湘竹石图》,今天都弥足珍贵。文同的墨竹,在当时就被苏轼誉为“得其情而尽其性矣”。 到了明清时期,梅兰竹菊“四君子”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回望那时的建筑,无论是木雕还是砖雕,都采用了大量梅兰竹菊的题材。“四君子”在文人画家笔下也成为了“流行体”,像清初四画僧之一、“新安画派”的奠基人弘仁,就自号“梅花古衲”,并遗命友人在其墓侧多种梅花。他所画之梅,枝如虬龙,暗香流动,透着一股清雅、冷峻之气。

          在广东省博物馆“君子之风——传统梅兰菊竹绘画展”展出的代表作品,足以脉络清晰地展现中国画从写生到写意的演进过程,以及文人画的精神内涵和创作手法。

          年代最早的作品是元人佚名所做的《竹石图轴》,从画面上可以看出,画家仍比较注重物象的形态描摹,尤其是画中石头缺口处的一根竹笋,是典型的写生画法,较为象形而拘束。


          明代画家陈洪绶的《寒香幽鸟图》,也基本承接了宋元的写实画法,在花的形态勾勒和渲染,梅干和石头的皴擦,小鸟的撕毛、分染方面,都做得很工细。不过,相对于宋元作品,陈洪绶的写意成分增加了不少,描绘时更注重个人感受。

          而明代画家陈宪章的《推蓬春意图卷》,已经属于比较典型的文人画作品了。作品计有9.02米长,在省博的古代书画藏品中,算得上是鸿篇巨制了。在古代,手卷的欣赏方式一般是三五知己,在窗明几净的台面上慢慢展开、品读。如以这样的方式来看,观者自然会有一种推开窗户,一剪傲霜寒梅扑面而来的感觉。与陈洪绶的《寒香幽鸟图》相比较,作品在技法上大异其趣,笔墨显得很纯粹,枝条变化不大,梅花的怒放单靠水墨来表现,却很好地传达了作者的心境。

          到了明代画家徐渭的《竹石图》中,大写意的特点就展现得更淋漓尽致了。徐渭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梵•高”,性情狂放不羁又才情横溢。这幅作品中,躁动的笔触和淡浓互融的墨色,充分展现出画家临纸挥洒的情景——冲动、豪放。

          作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开创者,徐渭极大地影响了后来人,这当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朱耷。此次展出的《竹石图轴》,就充分体现了八大山人的花鸟画特色。作品构图简练,以一块欹侧的大石和几片竹叶为主体,物象简单却又厚实得趣。石头竹叶的结构与八大山人书法的结体习惯几乎一致,这是书法与绘画相通的又一实例。

          书法入画,其实自元代赵孟頫就大力开始倡导,这在吴昌硕的作品中也显得尤为明晰,这次展出的《墨梅图》,即便是勾画的梅花花瓣和花蕊,也全无纤巧细腻之感,而是像篆书般写出,梅的枝干架构、行笔点染也都充满了书法的意趣。

          发展到高剑父,他的《竹外飞花图》则不仅远接徐渭的大写意,还呈现了岭南画派绵延至今的花鸟画创作特色。

      Processed in 0.154(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