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启功先生关于故宫《伯远帖》之鉴定

        作者:孔宪君2017-05-09 23:07:46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提起故宫《伯远帖》,人们自然的就会联想到启功先生对于此帖的鉴定。其实早在宋徽宗时期,关于此帖真赝的问题,就早已有定论了。(1102年)宋徽宗诏立书画院,召米芾为书画博士,为朝廷内府所藏书画作品,就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理与鉴定。现故宫《伯远帖》就是当时的御藏《伯远帖》,也是当时被鉴定的作品之一。至于谈到米芾鉴定能力的问题,如今还有人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比如启功先生就总想另起炉灶,从头做起,改弦易辙。怀疑和反对米芾这次鉴定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力图改变宋朝原固有对于此帖鉴定的性质。

        启先生作为全国书协主席、大学教授,代表着国家,以官方的名誉对此帖进行鉴定。他对于有关此帖在前朝,以官方的名誉正式的所作出的鉴定材料,如宋《宣和书谱》及米芾鉴定评语全部的抛置脑后,对此帖原有徽宗皇帝题鉴、印玺被割、被刮一事视而不见。却对一个非官方、非正式、私人对此帖的言论,颇感兴趣。有人还美名其曰,讲启先生对此帖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考证,这种自欺欺人的话。

        书画专业,是启先生为之一生而奋斗的专业。作为全国书协主席、大学教授、书画界的领军人物,是不可能不晓得在徽宗时期,有人曾对朝廷内府所藏书画作品,进行过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与鉴定的。那么他明知故犯的理由是什么呢?请看:

        一、此帖不是“廓填”是“非摹是写”。

        二、《伯远帖》开始就是“珣顿首”,看来应该是王珣的真迹。

        三、此帖尾已不全。

        四、就是让一个小孩儿看,也可以看出,是一个人自己拿笔在纸上顺手写下来的。

        五、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

        以上诸条,是根据启先生还健在时,在北京电视台的一次电视座谈节目当中,面对广大电视观众亲口讲的。在这次电视座谈节目当中,启先生共讲了这么几个部分。

        一、首先讲到了此帖的来历。从徽宗时期编著于《宣和书谱》讲起,一直讲到清朝末年的这段流传经过。这部分内容,启先生所讲的主要重点,就是清初时吴其贞《书画记》所记载的“盖唐人廓填也”。在流传经过这部分的整个节目当中,启先生用了很大的篇幅、很长的时间,多次的、反复的强调吴其贞《书画记》中“盖唐人廓填”,是如何、如何的错误。不但讥讽吴其贞《书画记》是徒有虚名,而且还对其“盖唐人廓填”横加指责。并以“非摹是写”来回应吴其贞的“盖唐人廓填”,对“盖唐人廓填”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猛烈的攻击。以证实自己“非摹是写”是如何、如何的正确。

        启先生拿吴其贞《书画记》未编入《四库全书》当作笑柄。吴其贞《书画记》理应编入《四库全书》,但在《四库全书》临近完成之际,乾隆皇帝以莫须有之罪名,《书画记》未获御批。而未能编入《四库全书》。启先生就拿此事,对《书画记》进行丑化和矮化,贬低吴其贞《书画记》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方面的作用。

        流传这部分内容,要讲的事情其实很多。启先生都以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一代而过,有些十分重要的部分则只字未提。比如对董其昌、王肯堂、顾复、安岐、乾隆皇帝等人,多以正面的语言,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一代而过。而对于宋徽宗时期关于此帖的鉴定,则只字未提。只讲出了一句,此帖曾编著于宣和时期的《宣和书谱》就算完事了。对于此书谱中所涉及的内容,尤其是书谱中所提到的,对王珣真迹有哪些具体的要求是什么,启先生却只字未提。按常理讲,理应书谱中所提王珣真迹的三项原则与三条标准,和米芾为这次鉴定所作出的鉴定评语,是启先生这次重点应当向广大电视观众介绍的主要内容,但启先生都只字未提。却对吴其贞《书画记》中“盖唐人廓填”大作文章、不依不饶。说明了启先生的“非摹是写”论,是来自于吴其贞“盖唐人廓填”的反版。就是这个“非摹是写”,它彻底的改变了前朝对此帖正确的鉴定结论。用一句成语来概括这种作法,叫作“变古乱常”,改变和打乱了原来古人所固有对此帖鉴定的规定,和原来古人所固有的原则与标准。

        二、讲到了此帖在解放初期的回购过程。在回购过程这部分中,重点讲到了周恩来总理对此帖回购的重视,以及回购人员的辛苦。启先生讲,周总理对此帖的回购,曾经再三的叮嘱相关的回购人员,此帖回购一定要保真。并指示相关回购人员,回购前要先请教一下郭沫若先生,听一听郭先生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回购人员按周总理指示找到了郭先生,说明来意后,郭先生讲此帖:“是真是假问老米,”回购人员回答:“老米早已不在了”。郭先生讲:“老米不在,问字典”。启先生对此事颇有些不满与看法,具体表现在,启先生有些反感和抵触的情绪。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情,不论谁来看都是“非摹是写”的。认为别人是在小题大作,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化了。什么问老米、问字典的,那是多此一举的事情。指出:“就是让一个小孩子看,也可以看出来,是一个人拿笔在纸上顺手写下来的。哪一笔在前、哪一笔在后,接搭的那个地方都很清清楚楚,确实不是辗转勾摹的。”此时,启先生表现出了非常“自信”的样子。对于郭先生提出的建议,对于前朝的鉴定,则表现出了置若罔闻的态度。

        三、讲到了此帖的鉴定过程,在鉴定过程这部分当中,启先生讲,曾发生过对此帖中,个别字激烈的争论。他还特意的举出了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一个是“宝”字,而鉴定组成员的谢稚柳先生则认为,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应该读“实”字,不应该读“宝”字。另一个字是“分”字,谢稚柳先生认为,这个字应该读“心” 字,不应该读“分”字。而且“别”字,应该读“biè”,而不应读“bié”。“分别”应该读成“心别”是心中别扭之意。而启先生则以“宝”字潦草和“分”字微残为由,强行将这两个字确定为了“宝”字,和“分”字。并且强调就这么定了,不须争论。(注:启功《晋代人书信中的句逗》一文。)

        他还讲到了谢稚柳先生曾认为,此帖根本无法阅读,表达不出王珣写这封信是什么用意,给人总的感觉不像是真迹时。启先生当场则以:“《伯远帖》开始就是“珣顿首”,看来应该是王珣的真迹”为理由,给予了反驳。并进一步的解释说:“大家所看到的只是此帖全部中的一部分,此帖尾已不全,此帖还应有另一张纸,如两张合在一起,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在这里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启先生对于此帖根本无法阅读这一事实,表现出束手无策的样子,他找不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所以只有拿“此帖尾已不全”来说事了,用以搪塞和敷衍的办法来了事。

        节目的最后,启先生重点讲了以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此帖的真假。初次投票表决的结果是,4比1赞成此帖为真迹。由于谢稚柳先生极力的反对,没有达成一致。后来鉴定组新增加了两个人,鉴定组变成7人,再次的投票表决。投票表决的最终结果是,五票赞成此帖为真迹,两票反对此帖为真迹,结束了这场争论。最终以少数无条件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通过了此帖为真迹这一决定。此帖能够以5比2的高票顺利通过鉴定,拿到电视节目当中来示众,就是要向广大的电视观众表明一下,自己对此帖的主张是正确的,是能够得到多数专家认可的。鉴定结果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有炫耀自己之意。将谢、启之争公开化,不是说鉴定有多么的之艰难,而是一种映衬关系之需要,是借谢稚柳先生来衬托出自己是多么的正确,多么的英明。这才是启先生公开投票表决结果的最终想法。

        启先生感慨之余曾赋诗一首:

        王帖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

        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

        对此,礼尚往来、随赋和小作一首。和启功先生《鉴伯远帖》

        是真是假“盖”字分,文不通且词不顺。

        “而”无一笔诡于正,此帖古雅余者也。

        第一句,此帖是真是假,要看盖得过,与盖不过王家其他成员的文章范文为标准了。盖是试金石,盖是分水岭。盖:超过、压倒。分:区分、辨别。

        第二句,文:文章。王珣是以才学文章被遇的。词:珣词。珣词翰为当时宗师。且:连词,还,表示进一层之意。书谱中“此当有大手笔。”大手笔是什么?是珣词、是好文章。从此后人一直把好文章称之为“大手笔”。

        第三句,而:连词,但是。表示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而”字连接前段“即此真行,已足名家。观其下笔,力变右军父子”的语意,后段语意提出与前段语意相反的语意成分,后段语意与前段语意话锋一转,但是无一笔诡于正。诡:诡异、奇异。正:正宗、纯正。用此帖的字迹与王珣书的字迹相互比对,米芾断定的方法是采用对笔迹、字迹的方法。“而”意为,开始说的是什么、什么事情。但是,后来话锋一转,这件事又怎么、怎么样了。

        第四句,古雅:古朴雅致。余:以外的、剩下的、多出来的。此帖是古朴雅致范围以外的、剩下的、多出来的。是不在真迹范围之内的,所以此帖不是真迹。

        且看两次的鉴定,分别突出的是什么?强调的又是什么?

        一、启先生的鉴定重点突出了一个“摹”字。所强调的是一个“写”字。是一个人自己拿笔在纸上顺手写下来的。

        二、《宣和书谱》则重点突出的是一个“盖”字。所强调的是一个“慕”字。慕:羡慕。羡慕什么,是羡慕书艺吗?论书艺王珣远不如王羲之、王献之、王珉、谢安、王导、王洽等人。怎么能配得上,乃晋室之所慕这一荣誉称号呢?

        三、米芾的鉴定评语他重点突出的是一个“而”字。所强调的是一个“正”字。正:正宗、纯正。字形正宗,迹字纯正,只有亲眼见过王珣字迹的人,才知道什么是正,什么是诡。没有正就无法分辨、辨别什么是诡,已足名家,力变右军父子,而(但是)没有一笔是正宗、纯正王珣的字迹。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78(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