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非遗项目在校园落地开花

        作者:刘昌玉2022-01-24 08:14:19 来源:美术报

        张标 虎子祝福 剪纸

        此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给非遗保护工作注入一剂强心针。距离2005年3月第一次印发《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已将近二十年。这小二十年来已经先后颁布五批共超过1700多项国家级非遗名录,确定非遗传承人3000多位,省市级的非遗更是数不胜数。非遗保护工作虽然成效卓著,但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一方面非遗项目离老百姓还是太遥远,人民群众对非遗项目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还非常有限;另一方面非遗项目还无法真正实现自我造血。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我国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已经累计投入超70亿元。如何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或许是此次意见出台的背景之一,也是非遗保护进入后半场的必然性要求。

        与上次《意见》相比,此次文件明确要将非遗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号准了非遗保护工作的脉。儿童、青少年是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力军和推动者,也是非遗保护成果的受用者,只有把对他们的非遗教育纳入考虑才有让非遗烟火永久延续的土壤。非遗可以与旅游、科技、市场等多种途径结合,但是与教育结合是最重要的一条,没有教育就谈不上传承与保护。所以,让学校课堂成为非遗保护重要阵地是非遗保护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非遗进校园在我国的国民教育序列中需要秉持分阶段、分任务的基本思路来开展,中小学阶段进行面上的非遗通识性教育,高等职业和普通高校则做深点上的传承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几百上千年来传承大多通过师徒结对相授的方式。过去的十几年,也有把非遗传承人请进课堂或让小部分学生走进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的方式,但由于广度和深度的限制,非遗进课堂基本处于蜻蜓点水式的状态,局限性较大。如果要搬入课堂变成一对多的课堂授课方式,实际上是在传播途径上出现了根本性变化,相应的课程就成为最重要和最有效的载体,以地方教育和文化部门为主体牵头做好非遗课程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在介绍非遗文化的同时把非遗项目进行步骤拆解和脉络梳理,对非遗的历史沿革、生存现状、教学目标和方式、教学步骤和时间等进行规范性编排,针对一项非遗编写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可供教学的非遗通识读本和配套教辅材料供区域性中小学校使用。还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用一位传承人指导一片教师的模式把非遗传承人授课与教师授课相结合,最大限度扩大非遗的教育面和提高非遗进校园的教学效率,尽可能大面积的在孩子心理播撒非遗之花。简而言之就是要在教材和教师两方面进行规划实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非遗进课堂。近几年很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在进行学校特色课程开发,有非遗项目的地方完全可以努力挖掘非遗资源进行特色课程建设,与地方课程、劳技课程有效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和课后、暑期托管服务,也将会成为非遗进课堂的历史机遇。需要指出的是非遗传承人往往文化水平不高或者课程建设能力不足,课程建设需要主要依靠相关教研人员和教师编写团队,花费的精力和财力肯定不会少,非遗课程落地学校课堂与日常教学任务也会存在冲突,这些将降低学校进行非遗教学的意愿,除了政府部门资金上的进一步支持,还需要采用行政命令甚至是地方立法的形式予以保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序列中非遗专业设置还几乎处于空白,师资短缺和就业前景不明朗是客观存在的障碍,但笔者认为对于非遗保护的传统思维定势才是最大的短板,非遗保护工作源起于某项技艺的濒“危”,一定程度上看似乎是被社会现代化所淘汰出局的结果,抢救性保护后往往会被束之高阁,这种思路和现实正是大多数非遗保护的困境所在。然而实际上人们需要改变对非遗老套的、落后的、刻板的观念,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非遗完全可以焕发新的生机,非遗产品与文旅和电商结合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并不少见,只要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与市场对接紧密就不愁没有出路,相反还能通过非遗途径解决就业,达到非遗保护最理想的结果。可喜的是2021年3月份,教育部已经将非遗保护纳入高等院校本专科专业设置范围,学科建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目前,我国的非遗保护基本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风民俗等几大类,完全可以在不同类别的高校设置细化专业,比如传统美术与技艺类规划到美术院校,传统音乐类的划到音乐学院,民间文学类的划到文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传统医药则划归中医大学等等,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庞大种类繁多,必须通过分类划片的方式分解任务,把非遗融入到各级各类大学中去,让非遗在高校专业体系中落地生根,除了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也存在巨大的专业设置空间。可以说前期的非遗保护成果为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置非遗专业提供了巨大现实便利和动力,高校常态化的专业设置让非遗登入大雅之堂,将助推非遗保护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形又无形,往往依附于某类产品存在,从课程特性来看偏向于技能型和术科特性,所以非遗传承中动手操作等实践性参与环节必不可少,实践基地建设的需求也就呼之欲出,这涉及到更高的硬件要求和资金支持,所以在学校建设非遗传承基地并不是最高效的选择。当前采用在非遗传承人工作地挂牌的方式是非遗实践基地建设的普遍做法,这种做法虽然省事但是对于让非遗走近学生,推动青少年学生深度参与非遗项目并未见实质性的效果,因此以国家、省、市共建共享的方式,重点建设一批精品非遗传承基地,既与中小学,也可以与高校进行资源共享,还可以直接与市场对接将是理想的基地建设模式。既不能仅挂一副空牌子,也不能有了牌子鲜有里子,非遗基地的建设需要在规模与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点。

        非遗承载了半部华夏文明史,是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非遗进校园让年轻一代生动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将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最有效手段。如果说前半场的非遗保护是抢救性活动,让非遗从前期的濒危中得以存活,那么下半场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让非遗保护实现从政府的“扶”到自己的“走”,从“躺”在名录里到重新“苏醒”并回到人们的现代生活中来,提升人民群众对非遗的获得感、认同感、参与度,最终达到自我输血功能将是此次《意见》的最终愿景,希望此次《意见》的出台能够让更多非遗项目在校园里落地开花。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213(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