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特展里的画家风骨和时代变迁

        作者:朱彦2022-02-07 08:40:30 来源:南方都市报

        特展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 摄

        宋代的夏珪、元代的黄公望、明代的沈周、清代的王时敏、现代的丰子恺……壬寅新虎年,南京博物院策划“万水千山”特展,精心拣选馆藏历代山水画佳作近百件,简明勾勒宋元以来跌宕的山水画发展之路。观者亦可从画作中,感受到画家的风骨和时代变迁。


        01

        黄公望

        50岁才开启人生盛宴

        南京博物院展览部主任万新华表示,南京博物院里虽然有几万件绘画作品,但元代的藏画不多,平时很难成体系地展览出来,通过这次展出历朝历代名家名作山水画展览的机会,让这些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希望能让观众更多地了解元代的历史画作。

        在此次展览中,有一幅元代黄公望所绘的《水阁清幽图》,堪称南博镇院之宝。本幅图描绘深山隐居之景,景物以云气间隔,可分为远近两部分。近景描绘一山间溪流从远处密林中涓涓而来,溪流两岸,坡石层叠,树木成林,茂盛葱郁,山谷之间,云气弥漫;远景中一主峰耸立,两旁低峰回护,前伸的山顶平台,使远近之景相互呼应。其笔法与黄公望其他典型作品有所不同,除山石轮廓及房屋树木多用勾点法之外,山石纹理则多用拖擦的笔法,从而给画面增添了一种舒旷洒落的气质。

        黄公望本姓陆,名坚,南宋末年出生于两浙东路平江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下属县级常熟市)。张闾于元代江浙行省(辖境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西部分地区),行“经历田粮”之法,黄公望负责经理田粮事宜。张闾因“贪刻用事”“括田逼死九人”引发民乱,被元仁宗遣人聆讯治罪,四十多岁的黄公望随之入狱。

        等黄公望出狱时,已经五十岁。谁又想到,在知天命的年纪,黄公望才真正开启了自己的人生盛宴。50岁,黄公望入赵孟頫门下学画。在之后的29年里,黄公望走遍山川,游历大江,走哪看哪,极度专注,没有人知道他去过哪里,好像他的行踪是一个永恒的谜。79岁的黄公望在富阳住下,每天都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到富春江边看山看水。黄公望80岁那年,开始正式画《富春山居图》。他要在这幅画中讲述一条河流的一生,他要在这幅画中,讲述时代和人类的悲喜。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用四年,和河流真正地对话。对话中,可以说富春江读懂了黄公望,黄公望也读懂了富春江。四年之后,黄公望84岁,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全部完成。


        02

        倪瓒

        “洁癖”蔓延到灵魂深处

        明代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将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尊为元代擅长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四位画家中,黄公望当了道士,寄情山水,其余三位也是孤傲清高之人,王蒙曾隐居黄鹤山,吴镇既可以委身一个村子里当私塾先生,也可以拿起竹竿、背起布袋扮演走一路、算一路的江湖术士。

        在此次展览中,除了黄公望的作品外,还有吴镇的《古木竹石图》。而元四家中,被董其昌最为推崇,也是最有故事的便是倪瓒了。

        倪瓒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他性情清高孤傲,不事俗务,从不和富人和俗人来往,对当官更是相当不屑。

        他有严重洁癖,自己使用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每天都要有专人来经管,他专门养了两个童子,随时负责擦洗干净;客人来访离去后,客人坐的地方必须重新刷洗,每天穿戴的衣服与帽子,都要拂拭数十次,庭院前面栽的梧桐树,每天早晚也要派人挑水揩拭干净,因此硬把梧桐树清洗死了。

        这些故事乍一听,和历代高冷的文人没啥两样。可倪瓒的洁癖,已经蔓延到灵魂深处,蔓延到他的画里。在倪瓒的画里,没有色彩,没有人烟,没有喧闹,既不见飞鸟,也不见帆影,仿佛是他为自己创造的一个澄净世界,静水流深。“傲娇倪”的内心是孤独的,也从不屑与他人言。庄子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大概也就这境界了吧。


        03

        丰子恺

        在艺术中保全“童心”

        现场看到,此展从宋元为始以二十世纪结束,以林散之《江山如此多娇》为始,其中贯穿了清代画家王时敏的《答菊图》、张宗苍的《霜叶寒泉图》、傅抱石《毛泽东诗意图》,以及林望道、董其昌等名家的画作,最终以丰子恺《饮水思源图》结束。以此画作为整个展厅结尾,也是博物馆设计人的巧思。

        在《饮水思源图》上可以看到,南京博物院永存的落款。所谓“子恺漫画”,乃漫笔写意而画,往往朴素生动。1962年,丰子恺在江西瑞金沙洲坝村,见到了毛泽东参与挖掘的“红井”,在井旁竖着一块牌子,上面题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14个字,后面记着“1951年3月沙洲坝全体人民敬立”。归来后,他根据草稿创作了一系列《饮水思源》主题作品,以简单概括的线条勾勒、单纯朴实的设色着彩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展厅展出的是其中一幅,人物三两成群在井边面向牌子,似乎在讨论些什么,充满生活气息,寥寥几笔,勾画出一个疏朗的新意境,题曰“饮水思源”,直点主题。

        丰子恺懂音乐,会书法,文章写透世间百态,研究得了金石,对工艺又颇有一番功夫,还是位翻译家,而他所创作的漫画,再版十多次,被誉为“国漫之父”。当然,如果你拿这些堪称“十项全能”的帽子给他戴,定会听到一句:“我是个啥画家呀!”丰子恺曾对孩子讲过:“有的画并不是为了装饰和欣赏的,而是使人看了可以想想,想出点意义来。”丰子恺始终以孩童的心灵去观看这个世界,在艺术中保全自己的“童心”。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5(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