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专家研讨新时代美育的理论建构

        作者:翟群2022-05-30 08:01: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日前,“新时代中国美育理论”北京大学美育论坛暨高校优秀美育课程案例交流会在线上召开。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安钰峰在致辞中点明了论坛的宗旨,即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美育精神,并践行其“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国内外美育专家围绕中国美育的历史与思想、中国特色的美育概念和方法、中国高校美育体制的探索等内容,展开交流和探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洋代表主办方主持了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杜卫在发言中提出当前艺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并强调艺术人文教育在树立学生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学习艺术不仅要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更要深入体认民族文化、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从中汲取人文精神。研究艺术也不仅仅要研究艺术技能的发展,而且要研究艺术技能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艺术技能深层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而艺术人文教育就是将艺术的人文价值融入教育过程,使学生成为有内涵、讲品位、擅共情、能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人。艺术人文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人文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艺术教育大范畴中的人文教育。

        “只有以丰厚的学科知识和学术涵养为基础,才能有纯正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才能拒绝平庸,蔑视庸俗、媚俗、烂俗,有最起码的艺术操守。”他表示,艺术人文教育的实质是引导学生认知、体验和领悟经典艺术的人文意义,树立纯正的人生价值观和艺术价值观。因此,艺术人文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倡导人文教育就是要在艺术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加突出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价值观。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人文教育要突出经典艺术教育,要以艺术体验为基础,需要哲学、史学等人文学科的支持,但还是要紧紧扣住艺术教育本身回归人文教育本位这个主题,而不是在艺术之外贴标签。”杜卫说。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阐述了实用主义与儒家思想在完美主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彭锋引用《劳特里奇哲学百科全书》中的解释,将完美主义定义为一种道德理论。他介绍,在传统哲学中,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美好生活尽管没有终点,但是有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由圣人或者由神规定的。在这种有方向的完美主义中,尽管有美育的位置,但美育是有限的,因为人生在总体上是“功名—事业”,而非“艺术—审美”。到了后现代或者新实用主义,情况发生了变化,对完美主义的追求方向变得不确定了。只要做出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那么对于整个人类的总体上都是有贡献的,这种完美主义跟此前有方向的完美主义就完全不同了,它是没有方向的,四面八方的。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的美好生活通过什么来实现呢?要通过美育和艺术教育来实现,而不是用其他的方式来实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美育才成为完美主义里面的一个最核心的话题。”彭锋表示,“到了后现代和新实用主义阶段,审美主义可能不是审美主义了,可能已经成为消费主义。即对他人的生活方式不是真正地欣赏和追求,而是消费,用牺牲的方式将他人的所有生活方式全部过了一遍之后,那么便是自我的大功告成,就是走向了完美主义——这其实成了消费主义。而在儒家思想中,我们并不需要过别人的生活方式,我们过自己的生活就行了,我们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挖得很深,把别人的方式让给别人去过,不要消费别人的,这与消费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彭锋认为,真正的全面欣赏是否定美学,不是肯定美学。“肯定美学就最大限度占有知识,通过把某一个东西放在跟他相应的范畴中来欣赏。否定美学是没有范畴的,强调审美欣赏是不受任何范畴束缚的一种感知,而不是在相应的范畴中的正确感知。所以,美育的任务就不是增加相关范畴的知识,就不是上课增加知识,而是卸除相关范畴的负担。”他说。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对“超越美丑”这个中国美学概念进行了梳理,他认为,中国传统艺术不是以美为目标的。不仅不是以美为目标,而且对美可能导致的人性的、文化的、甚至生活的一些负面影响是有高度警惕的。同时,朱良志也提到“人对美的贪婪”的问题,他认为,超越美和丑之上应该有一种不言之美。理解美育应该超越知识界限,由此才能领悟中西艺术中美学的异同。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王德胜提出从历史继承性与文化适应性两个维度来充分实现美育理论的当下价值效度问题。他认为,一切有关美育问题的理论思考不能不让人深刻意识到:尽管基于人本立场的美育理论的系统化生成有其鲜明的近代文化印痕,但终其究竟,美育理论本身并非推理性的思想成果,而是历史延续了人类一直以来所致力的自我生命发展的深邃思考;作为人类思想的表现形态,美育理论总是将自身具体落实在人生活动的现实存在之境,既积极引导着人对于自身生命发展的意义追索,又在现实人生的努力中热情眺望着生命的远方。

        王德胜表示:“如果说当代美育理论建构的目标,在于着重从当代生活现实出发为人提示生命发展的价值旨趣,在精神养成层面向人提供克服和超越现实生命有限性的审美实践途径,那么,这一建构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就是:在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一方面深刻体现当代理论之于人类美育思想观念的历史继承性,以使当代美育理论的深化发展与整个人类对美育问题的观念认识及理论追寻形成有机关联;另一方面又通过新的文化适应性的确立,积极体现当代美育理论的建构追求与现实人生实践的直接关联,凸显美育理论的当代建构视野、当代问题意识和当代实践指向,进而充分实现美育理论的当下价值效度。”

        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成纪细致地阐述了自己对中国美育传统的理解,提出新时代中国美育“绕道西方进入中国”与“绕道历史进入当下”的双重路径。他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中国美育传统可以约化为一种儒家传统,旨在通过教化实现社会政治的良性发展,是以政治主题和伦理主题为中心,而不是围绕着美去建立价值体系,可以称之为一种被建设性叙事主导的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美学学科被引入中国,人们用西方18世纪以来的启蒙美学来认识中国的历史,整体上来讲,是一种“以西解中”或者“以西格中”的方式,推崇的核心概念是“审美的无利害”。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在启蒙和救亡、改造国民性这样一种强烈的社会功利欲求之下,其实是以“无利害”为“利害”,由此就生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审美取向,就是审美功利主义。

        20世纪中国的美育基本上受西方美学解放性叙事的影响,促进人的觉醒和解放,可以把它设定为一种人生美育,这是现代传统。刘成纪认为,近年来,中国的美育呈现一种再造新统的气势。这当然就要重新看待西方文化,也要重新看待民族自身的历史。“这种重新看待,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两句话,第一是要向西方借鉴,绕道西方进入当代中国。同时更重要的是,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即绕道历史来进入当下。”他说。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对高校美育课程提出了6点看法:在高等教育中,美育是以美学课程为基础理论、诸艺术门类课程互相支持的课程体系;美育的宗旨是让人成为人;美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进而扩展学生对世界的同情的理解和积极的创造精神;作为一门课程,美育包含美学、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影视艺术、环境艺术以及新媒介艺术;在当代高科技环境中,积极培养学生认知和掌握新兴艺术形式是必要的,但是基于美学的教学宗旨“培养人”,培养学生对经典艺术的认知和体会、对世界同情的理解和积极的创造精神,则更为重要;美育的基本理论课程是美学,不建议在美学之外,另外开设“美育”课程,因为美育是一个课程体系而不是一门课程。

        “关于经典,我认为,经典艺术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捷径,是标志人类精神历程的永恒瑰宝,经典艺术以其超越历史时空的魅力,为我们在高速变化的当代生活中提供精神归宿和生命理想。精神归宿让我们不会在持续前行的时代中失去恒定的信念,生命理想赋予我们在时尚潮流中拒绝沉沦并追求提升的勇气。在当代生活中,经典艺术的魅力同时提供给我们精神归宿和生命理想。经典艺术不是让我们复古,它既是我们的永恒慰藉,但又是无限挑战,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欣赏经典艺术。今天,在某种力量的推动下,有把美育神化的趋势。美育最不需要的是神话,准确讲美育的宗旨就是反神话。”肖鹰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0(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