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的互动性设计

        作者:王晨2022-10-25 07:36: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关于儿童的教育问题。儿童天真活泼、情感丰富、创造性强,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儿童、认识儿童,要能够加强与儿童群体的互动和交流,因此在针对儿童书籍的制作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其互动性设计。互动性强的儿童绘本,能够进一步激发儿童对于绘本知识的渴望,提高儿童的阅读积极性,进而不断增强其观察力和想象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在针对儿童绘本互动性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突出体现如下几点设计理念:


        要能够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


        儿童绘本的设计必须充分符合每一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典型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儿童认知的第一个阶段在儿童刚出生到2周岁以前,这一阶段被称为感知运动阶段。处于该时段的儿童,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对周边的每个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其行为具有较强的反射性,与此同时却不能很好地调节好自身的行为动作。这一阶段,触摸类的玩具书、互动性强的纸板书比较畅销,儿童对书本摸一摸、转一转,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惊喜,极大地提高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儿童认知的第二个阶段在儿童的2岁到7岁之间,这一阶段被称为前运算阶段,处于该时段的儿童,拥有较强的想象力,能够开始运用画笔等工具进行涂鸦,其行为方式已然发生了改变,他们能够把各种动作和想象联系起来。此时的儿童绘本就需要在满足儿童行为动作的同时,激发其想象力,从而不断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儿童认知的第三阶段是在儿童的7岁至11岁之间,这一阶段被称为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色彩、构图、人物等有了基本的认识,同时也能够用内心去表达自身。儿童认知的第四个阶段是在儿童的11岁至15岁之间,这一阶段被称为形式运算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已经拥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逻辑演绎解决部分难点问题。相比较于前两个阶段,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孩子处在兼具儿童幼稚性和成人逻辑性的双重阶段,对于一些启蒙类的儿童绘本已经失去兴趣,相反,对科学、动漫、文艺等方面的需求大幅度增长。


        要能够满足儿童的感官体验


        设计儿童绘本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满足儿童的感官体验,只有满足儿童对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需求,才能进一步提高儿童的情商、审美、表达能力等,进而不断扩充其知识面,使得儿童在交互式阅读中收获快乐。因此,在儿童绘本的设计过程当中,为了提高其互动性,要能够运用新材料、新结构,避免传统纸质书籍的单一性、平面性,要充分利用好激发儿童视觉、嗅觉、听觉的手段,从而不断增强儿童与绘本之间的互动。就视觉而言,首先要加大对于色彩和图像的使用。相比较而言,6岁以前的儿童一般对于鲜艳的颜色更加感兴趣,因此,在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绘本设计中一定要加大对于高亮度、高明度色彩的利用,特别是加强对于暖色调的利用。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儿童的认知发生了较大的改变,6岁以后的儿童出现了分化现象,对于女孩来说,更加喜欢浅色,对于男孩来讲,更热衷于深色。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以及不同的性别,儿童绘本要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以此来不断提高绘本对于儿童的吸引力。其次,要强化构图,注重人物造型设计。在绘本图画的设计过程中,可以突破现实世界的规则,采用明亮对比、高低对比、视角变换等形式,不断增强儿童的注意力。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于人物造型的设计,针对不同的人物角色,设计出符合其自身特征的面部表情、行为动作等。就听觉而言,在儿童绘本中增加声音,能够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听觉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其专注力和意志力。例如,2011年出版的绘本《我身边的声音:城市和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各种动物的声音和日常生活中发出的声音,都能够在绘本中听到和学习到,从而能够满足儿童的不同需求。就触觉而言,儿童绘本中增加对于触觉的感受,主要依赖于读本材质的变化。在针对儿童读本材质的选取中,可以运用一些纺织品和化纤材料,使得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通过触摸的形式,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品的材质,以此来增加儿童对于故事情节的感知。就嗅觉而言,现阶段新型的儿童读本同样能够在嗅觉方面增加同儿童之间的互动性,嗅觉也是儿童进行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儿童绘本《成长的味道·香味互动绘本》中,作者就使用了一些通过检验对儿童无害的环保香料,让儿童在了解三明治、松饼时,能够闻到这些食物的味道。此种全新的体验有助于增长儿童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能够满足儿童的行为体验


        儿童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影响和指导其自身行为,儿童主动打开并翻阅儿童绘本的行为,能够不断增强绘本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满足儿童的行为体验,儿童绘本在设计过程中应当作出以下几点改进:其一,要充分利用好绘本翻页功能。儿童绘本一般会设计成图画的形式,并伴随有部分的文字,在将故事内容划分成图画时,一定要细心设计每一幅图画的画面,要加强对于翻页功能的设计,通过每一幅图画设计不同的悬念,以此来不断增强儿童的注意力。其二,要加大对于绘本材质和工艺的设计。处在幼儿年龄段的儿童,其行为大多是无意识的,因此通常会有撕拉的动作,这就对儿童绘本的制作材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制作工艺的处理方面,为了能够让儿童全面立体地感知到物体的风貌,绘本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制作工艺的改进,通过折叠卡设计、转轮盘设计等方式,不断提高儿童对于绘本的翻阅兴趣。对于年龄段在2岁至7岁之间的儿童来说,其拥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绘本的设计要能够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故事中来,与故事中的人物角色一起互动,以此来不断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例如在绘本《七只瞎老鼠》中,作者就是通过拼贴的方式,不断提高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让儿童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信息。


        要能够满足儿童的情感体验


        儿童的情感诉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本能情感、二是行为情感、三是反思情感。儿童绘本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这三类情感诉求:首先,就本能情感而言,儿童在翻阅绘本过程之初所产生的本能瞬间的思想情感,开心、高兴、愉悦、厌恶等直观的视觉感受,都能够进一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其进行下一步的翻阅,以此来不断感知绘本中的乐趣;就行为情感而言,行为情感顾名思义指的是儿童通过自身的行为所产生的情感体会,比如,儿童在触摸到展示“动物毛发”的物质时产生的瞬间的情感体验,或是儿童通过开、合、拉等动作实现对绘本读物的阅读和探索,以此来不断激发其好奇心和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增强绘本带来的行为情感;就反思情感而言,同成年人不同,儿童是特殊年龄的群体,其心理、生理都处在极度不成熟的阶段,情感变化极快,此处的反思情感就是儿童在看到绘本中的图片以及文字内容之后所产生的综合性的情感体验,即所谓的“触景生情”,各种情绪、思想等融合交织在一起,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

        (作者系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讲师)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58(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