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艺术的人文精神内涵

        作者:余旭2022-12-10 08:29:45 来源:中国艺术报

          傅抱石是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史上极具创新精神的美术大师,毕生献给中国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郭沫若曾谈道:“中国有两石,北有齐白石,南有傅抱石……”,关山月则评价他:“南国奇才笔染江山踪大化,金陵一纛,身怀玉石命维新”。傅抱石是画、书、文、印“四绝”的艺术全才,其中山水画成就最为典著,是“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和近现代中国画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在艺术观念上,傅抱石早期曾深研传统,他提倡深入自然,变古法为我法,对石涛尤其崇敬故改名为“抱石”;在绘画技法上,他自日本留学归国后深入川蜀写生实践,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合西洋绘画技法,独创“散锋乱笔”皴法“抱石皴”,开辟了中国画的全新境界;在创作题材上,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二万三千余里的写生,开启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创作之路,他是第一个创作毛泽东诗意山水画的,也是最多的一个,大量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开启了新时代山水画的新风。傅抱石的艺术作品不仅继承弘扬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同时还积极吸收借鉴外来艺术思潮对中国绘画进行创新变革;不仅注重事物外在形象的刻画,更注重艺术思想和艺术精神的彰显,故徐悲鸿赞为:“此乃声色灵肉之大交响”。傅抱石发展和完成了中国山水画改革的重要阶段,承袭了中国传统艺术注重意境创造和精神内蕴的特点,其艺术作品重视对真我境界和高尚人格的追求,倡导对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批判继承和革故鼎新,同时还展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信仰和爱国热忱,因而极具人文精神底蕴。傅抱石艺术具有艺术人格的崇高追求、民族精神的深度体现和艺术精神的极致彰显等特征。

          “真我忘我·道法自然”艺术人格的崇高追求

          傅抱石在自己著作《民国以来国画之史的观察》中提出了“绘画史画家人格思想的再现”这一论断,同时他还强调,中国的美术思潮浸润于五千年来文教的结晶,艺术家所需要的“人品、学问、才能”三个条件中“人品”最为重要。中国画一向讲究情操、修养和品行,傅抱石更多的是将崇高的艺术人格追求融入创作,不拘泥中国本土艺术,也不盲目追求西方艺术,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素养正是中国画强大坚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头所在,也是中国传统艺术能够抵抗外来文化侵略的力量所在。

          从傅抱石的书法、绘画、篆刻以及美术史学理论著作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真我忘我·道法自然”的艺术人格,其山水画中自然万物与人和谐统一的景象体现着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比如著名的《屈原行吟图》,山水画恢弘壮观的气势和文人画的名士风采隐含着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礼仪风度和崇高的文化胸襟。从其艺术作品中,我们不仅能够得到艺术审美上的熏陶提升和陶冶,同时还能从中感受到独属于中国人的强大精神力量和至高的精神境界。而这皆源于傅抱石自身良好的人格素养,傅抱石一向将画家的品格置于作画技巧之上,他认为中国画虽然表面上是线条和点的交响,实质上是作者自身人格的呈现和呼啸,因而他的画被赞为“声色灵肉的交响”。由此可见,对传统优秀文化和精神的弘扬与传承,对“真我忘我·道法自然”的艺术人格崇高追求都是傅抱石艺术人文精神内涵的直观体现。

          “忠贞爱国·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深度体现

          傅抱石认为,中国美术重视人格修养,能够吸收容纳和抵抗外来文化,具有沉着、潜行积极性等特质,如果融合扩展到民族抗战上,就是胜利的因素。从傅抱石的美术理论和艺术作品来看,我们自始至终都能感受到其中所渗透和体现的浓郁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一方面,在傅抱石的艺术中,“忠贞爱国,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高度自觉的民族意识贯彻始终。傅抱石在《中国绘画在大时代》中说道:“中国画的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而这种精神又是和民族国家同荣枯共生死的。”因而傅抱石在主张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吸收外来文化用以创新发展中国文化艺术的同时又一再强调,要把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作为引领中国画内容和形式的主力与前提,不断发扬发展中国艺术的民族性、文化性和创新性,增强文化自信和意识自觉,认识到中华艺术文化优于外来文化艺术的强大力量和特点所在。另一面,傅抱石在抗战时期极力号召美术家“为民族复兴尽最大努力”,发挥文人艺术家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复兴的重要独特价值。他自己也不断强化民族自尊和自信,成为了民族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并开创了毛泽东诗意山水画这一新式题材,实实在在地在实际行动中用艺术文化为国家民族复兴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其中人文精神就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核心精华所在,傅抱石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从里到外自始至终都渗透蕴含着“忠贞爱国·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也正是其人文精神内涵的升华体现。

          “其命维新·笔墨江山”艺术精神的极致彰显

          近现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往往要么主张遵循古法,完整承袭中华传统优秀艺术文化成果,延续民族文化血脉;要么主张推陈出新,打破传统思维观念和方法模式的桎梏,实现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要么将古法与外来技法移花接木,嫁接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上。但傅抱石的艺术创作手法和思维却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他在数种艺术创作手法风格中开创了一个新的典范。傅抱石艺术精神体现在“其命维新·笔墨江山”,其艺术创作和风格是在继承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兼具古今中外绘画艺术之精粹,同时加以强调自身体悟和写生实践的总结。傅抱石曾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美术家代表团出访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进行100天写生,也曾在国内进行二万三千里的写生,最终呈现为一种独有的、新颖的、极具艺术价值和审美高度的艺术风格。其一,傅抱石生平创作中国美术史论专题论文及著作240余万字,涉及面广且研究深厚,傅抱石还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论研究的奠基者与先驱者之一,留下《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美术史:上古至六朝》等著作。其二,傅抱石在篆刻、书法方面成就卓越,其篆刻从小便痴迷钻研,期间完成了《摹印学》,其印章品味不在赵之谦之下;书法复古雅致且笔下生风,书画同源,这与其山水画狂放不羁和洒脱自然的风格大相径庭,而且他还将两者结合进行艺术创作。其三,其绘画崇尚革新,“时代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是他的创作思想;要“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创作了3000余幅作品,《江山如此多娇》《丽人行》等名作是其“其命维新·笔墨江山”艺术精神的突出体现。

          从傅抱石的艺术人生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融合在他本人和其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内涵。他的艺术成果处处彰显着思想、品格、个性的释放与表达,他追求在统一的风格中变化多端的绘画技巧及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崇尚革新并师法自然,极具艺术审美高度和文化艺术价值。同时傅抱石对艺术家人品德行的重视也体现了他的价值观,即学艺先学做人。最后,傅抱石艺术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影响力,其根源就在于他不仅是一位绘画大师和艺术大家,更是一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具备了真正的中国文人高士风骨,骨子里坚定自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以画笔和毛笔为武器,始终致力于用艺术助力民族复兴。而这些,正是傅抱石艺术人文精神内涵的综合彰显和深度诠释。

          (作者系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副教授)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34(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