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宫:​培育美育生态 彰显城市特质与温度

        作者:李亦奕2023-09-10 08:27: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策展人吗?让毫无艺术专业背景的普通人来策划一场美术作品展,会呈现什么样的效果?目前,正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展的“素人策展计划(第一季)”,便邀请了5组6名没有美术背景的素人担纲策展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注册分析师、退休语文教师,也有大学教授和物业经理,都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馆方为每一组配备了一名专业策展人作为策展助理,同时开放美术馆藏品库供挑选,每组策展人拥有自己的展览空间来展示挑选出的展品和自己对这些展品的见解。

        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医院ICU护士看尽生死离合后的感悟,证券分析师在股海中沉浮拼搏后的警醒,见证浦东从农村发展到如今的物业经理的自豪,退休教师对民间艺术的醉心追寻,还可以看到科技工作者对城市发展的热爱与执着……真实经历、真切情感、真诚理想,折射出时代之变、城市之美和人性之光。正因为如此,展览呈现出别样的鲜活与精彩。

        作为目前上海唯一的国家重点美术馆,近年来,中华艺术宫一直在推进“大美术馆计划”,积极整合资源,主动将美术馆的事业发展和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以社会美育为责任和使命,努力将“人民城市”理念贯彻到美术馆的业务工作中,而“素人策展计划”正是“人民至上”办馆理念的重要实践之一。近日,本刊特邀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分享了该馆近年来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方面的成果与经验,共促美术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美术文化周刊:请您谈谈探索“无墙美术馆”新模式、打造城市“美育大课堂”的具体实践?

        陈翔: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认为美术馆的主要业务就是举办美术展览,同时开展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思考,我们认识到美术馆职能的最底层逻辑应该是社会美育,即我们举办美术展览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美育。所以我们美术馆要为全社会、全年龄段的老百姓服务。

        在探索社会美育的工作中,中华艺术宫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思路和做法。这两年更是在馆校结合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尤其是2023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委员会进行合作共建,开设了美术馆现场教育课程。这是一种多维度、开放式的文化艺术教育实践课,是对学校课堂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随后,我们又利用不同的美术展览,把美术馆现场课从美术课拓展到思政现场课和历史现场课,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美术馆现场课的设立不仅实现了社会美育的作用,也为美术馆自身培养了大批未来的观众。

        总体而言,我们尝试通过3个途径来实现社会美育:一是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更高质量的展览、更高水准的艺术教育、更好的观展体验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二是把优质展览输送到社区、输送到居民楼道、输送到居民楼电梯里;三是把普通老百姓吸收到策展队伍中。我们正在实施的“素人策展计划”项目,就是让老百姓来策划美术展览。

        美术文化周刊:交流与融合一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标签,独特的文化环境也孕育了“海纳百川”的美学流派——海派美术,如何通过构建馆藏和展览展示来彰显城市特质与温度?

        陈翔:一座美术馆和它所处的城市息息相关,美术馆是它所在城市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活力的发动源之一。它是一个艺术磁场,既让所有热爱美的人们心向往之,同时也会开拓人们的眼界、启迪人们的思维、激发人们的灵感、催生人们的创新力。

        鉴于上述的考虑,我们把中华艺术宫的学术立场和业务方向确立在“中华艺术”和“上海美术”这两个切入点上。上海美术最有优势、最具影响力的资源就在于海派绘画、海派美术,它们是上海最具标识度、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现象。中华艺术宫立足和扎根本土,深入挖掘和展示海派文化鲜明的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艺术特点。我们把美术馆的展览进行了系统性梳理,推出两大品牌系列:第一个系列是基于海派绘画研究之上的展览品牌“何谓海派”,第二个系列是以上海美术为基础来观察、了解、研究、展示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的艺术潮流和现象的品牌“海上观潮”。两大展览品牌形成了以上海美术为支点的展览体系。

        美术馆对于城市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学术上的建树和成就,更主要的是美术馆的发展怎么样和城市的发展相呼应。中华艺术宫作为近现代艺术博物馆,基本陈列除了学术专业上的追求,也要兼顾对于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品牌推广的有效促进。我们参与了近年来上海组织的每一次大型主题性创作项目,以这些作品为基础,设立了“美术作品中的上海”常设展,从中可以看到5000年前上海的福泉山、崧泽文明遗存,一直到上海近10年来翻天覆地的建设新成就。用美术作品展来呈现城市的历史发展,使得美术馆不再单纯追求超凡脱俗的学术境界,不再单纯追求脱离大众的高高在上的艺术权威形象,而是把自己主动地融入到了城市文化建设的潮流当中,融入到百姓生活当中,同普通百姓一样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

        美术文化周刊:作为全国首部美术馆领域省级政府规章,今年4月推出的《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为美术馆发展从“规模时代”转向“规范时代”,划定了明晰的“健康步道”。请从可持续发展和美好生活的角度,谈谈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重要作用?

        陈翔: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让美术馆成为所在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策源点和老百姓文旅生活的刚需。中华艺术宫并没有局限于一个作为物理空间的场馆,而是定位为文化生产者和艺术服务者的一个社会主体。在这个逻辑起点上,打破对于美术馆固有的思维定式,破除人为设定的桎梏,让美术馆更好地与时代同频共振,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建设,更好地赋能上海文旅行业发展。所以,我们把中华艺术宫的使命目标提炼成一句口号:“城·人知美”。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艺术宫牵头联手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国有美术馆、画院,握指成拳,共同实施“大美术馆计划”,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更好地为上海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上海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美术文化周刊:谋划艺术大空间,开辟美术大格局,中华艺术宫如何通过开展差异化合作,创新、发掘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准的文化艺术元素,让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这座海派美术新殿堂的魅力。

        陈翔:目前,上海的各类美术馆总数将近100家,如何破除同质同构、定位不清(或者说定位重合)、展览雷同、绩效偏低的窘境,值得大家深入思考。中华艺术宫将用系统性思维来布局重要展览,形成学术定位明确的持续性、系列性展览,彰显美术馆的学术旗帜和特色标识,突出它在美术馆群中的特异性和标杆性。

        2023年中华艺术宫推出“海上观潮:同行——中外艺术家双个展”系列,以中外艺术家双个案对比研究的方式呈现,通过他们之间各具特色的艺术语言进行对话,呈现与探讨当下艺术发展中和而不同、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精神。我们在这个系列展览中不仅可以中外两位艺术家最新创作成果的并行展示和呼应,更可以清晰地看到“和而不同”的精神传承以及“文明和谐”的实践范例。

        坚定的文化立场使我们在面对世界纷繁复杂的艺术潮流冲击和诱惑时,依然有自己的落脚点,保持我们的战略定力。国有美术馆应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引领潮流、开启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民族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正因为有了这个立场,我们才不至于迷失自己,不至于随波逐流、盲目跟从而不自知。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39(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