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树与石”联想到的

        作者:唐永明2023-10-30 07:37:11 来源:美术报

        蔡广斌 中国山.2023-文房系列01 180×98cm 宣纸墨 2023年

          盘古开天,混沌初开,树与石就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又相依相存,木土即居五行之二。世界万物的形成及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但无法想象如果缺失了树与石将会怎样?如果只有石没有树将是一片怎样的荒芜和悲凉;而如果只有树没有石,世界会不会从此变得不再坚强?

          树与石,它们都曾粉身碎骨,竭尽所能,对人类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真正的依靠。

          石不能言,而树就像是石的代言,时而婉柔细语,时而激越高歌,时而喋喋不休,时而又缄默不语。树要扎根,傍石而生,泥石是树可以依托一生的伙伴,为其提供生命的养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树就是石的前身,树死为木,木化为石,继续孕育生命,生生世世,轮回往复。树与石,亿万年来抒写着一阙阙不朽的诗篇。

          中国传统大户人家的庭院,石与树就像是精装的标配,缺一不可。进入室内,无石则无趣,桌几上廋皱透漏的赏石一直是主人品位的彰显;移步入屋的树则潜移默化为盆景,小巧玲珑,盘根遒曲,飘逸灵秀,点缀着雅居,唱和着东方审美。

          从学画之初的课徒开始,一树一石便是我们踏入中国绘画大门的基础。石头与树木,它们一高一低,一静一动,一软一硬、一冷一暖,一生一死,十分符合美学的对比法则。所以它们被艺术家广泛地作为素材,展现在各种画面之中。

          其实,我们还能轻松找到许多其他的组合,比如烟与水,风与雨,花与鸟,僧与寺,甚至下雨天与巧克力……但在绘画中,都没有树与石来得更为渊远和绝配。

          从古至今,可以说,几乎所有画家的创作,都不曾离开过这个母题,就像玩具之于儿童,是灵魂一样地存在。但 “树与石”看似一直在我们日常的笔下,突然拎出这个主题,却发现我们似乎没有真正深入思考过它们,感悟过它们。

          毋庸置疑,探讨“树石”的话题有助于我们关注自身传统艺术的源流与发展,通过对中国古典图像经验的把握,寻找中国古代文人寄情于山水,描绘山水的思想源流。如果蔓延至大美术范畴,从媒介材料、语言形式和图像观念等不同角度拓展它们的边界,树与石当然也可以融入哲学、伦理、宗教、价值观等等,解构延伸出一种审美新因素。

          自古以来,寄情山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向往,隐逸自然的悠然自在,亦或不违背国家意志的避世禅僧,避开车马之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古人们很早就总结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不光光是代表自然风光 ,更是融合了知音难求的弦外之音。当绘画不仅仅是游戏笔墨,寄情遣兴,不再把自然山水当作单纯客观存在去描绘的时候,绘画就有了更深层的精神意义。

          关于“树与石”的传世名作数不胜数,其中有许多都令我们过目不忘,记忆犹新。这是古人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然而,山水树石虽然是中国绘画永恒的主题,在当代,“树与石”肯定不只是简单的依存附和的关系,或是绘画创作中人文的附属,它们代表的应该是两种物质形态的互为成就,既交相融合又碰撞激荡,在当今数字化、人工智能的时代,这就如同是绘画创作的“原始初心”,或者源代码一样。

          每一个人对于树石都会有着不同的理解,甚至跳脱物质的层面,去探索形式语言的更迭创新,表现“心中”的树与石。放眼四周,当今许多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探索努力,为它们找到了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创建了“树石”的当代个性化表达。但无论今天如何演绎变化我们左冲右突、桀骜不驯的思想,使用水墨、或者色粉油彩甚至木材、石头、塑料、钢铁等等媒材,由此而产生了各不相同的形式语言,但仔细观看,“树石”们都会隐藏其中,忽隐忽现,展现出它们的魅力,亘古不变。

          所以在绘画中,我们对类似“树与石”这样原始的图腾应该葆有一份敬畏,让这一份真诚永久地留存下去。今天,重温这一传统题材和探究其关系,是期盼在21世纪的当下,它们能否在我们当代的艺术创作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寻求艺术多样性表达的实践,通过一个小切口找到更多观察世界的方法,学会用中国眼光来看待客观世界,学会用中国思维来表现主观的内心世界,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宽阔更加美好。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55(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