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诠释人与水、城与河的密切共生

        作者:舒琳2024-01-13 08:15:3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清代通政司副使王维珍乘船沿运河入京时曾赋诗感叹运河北首胜景。

        今日,从北京城中驱车一路向东,经京通快速路进入通州区后不久,便远远看见那“一枝塔影”,之后沿北运河向东南行驶一小段路,途经西海子公园、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通州运河公园等,很快就到了新建成的“运河之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博物馆整体建筑由屋顶造型如“船”的共享大厅、屋顶似“帆”的展陈大楼和并行期间的休闲水街组成,恰是古运河图景中船、帆、水元素的艺术体现。“水街”一线依次设立的三艘铜制帆船,由外至内依次为漕运驳船、遮洋船、漕舫船,功用、尺寸、形制方面的逼真,不禁让人有穿越之感,仿佛昔日的“运河之舟”近在眼前。

        “京华通惠 运河水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是该馆目前最重要的基本陈列,按历史时间顺序,分“江河道渠 水运初兴”“渠通幽州 多元融合”“辽金建都 漕运通济”“大都既定 一脉贯通”“京师繁会 帆樯络绎”“漕运转型 曲折探索”等8个单元,系统展示了大运河的开凿演变历程及大运河与北京的密切关系,通过千余件展品和“积水潭码头”“闸口”“不止运河——沉浸式体验”等场景再现,生动反映了运河沿线的历史风貌及人文价值和内涵。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隋代大规模开凿、疏浚运河,形成以都城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达明州(今宁波)的大运河体系,也逐渐将当时的北京同中原、江淮一带紧密联结起来。而随着朝代更迭政治中心的变化,漕运方向和路线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至元代定都燕京(今北京),元大都中轴线依水而定,皇城以太液池为中心,宫殿环水而建,这些规划设计深刻影响了此后北京的城市格局。

        元朝一统南北后,都城物资需求日益庞大,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忽必烈在郭守敬等水利专家的建议下将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东移取直”,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大大缩短了漕运进京的线路和时间。但由于京城地势较高,进京的漕船抵达通州后,只能先将漕粮等物资卸下,再通过陆运送至城内,颇费人力。为解决这最后几十公里的运输问题,忽必烈下令开凿通州至大都的河道,郭守敬经勘查后借地势高度从西北的昌平引水源至积水潭,然后经皇城东侧南流,至通州接白河,畅通了进京漕船直抵积水潭的河道。这一河道被忽必烈赐名“通惠河”,积水潭也自此响起拉帆的号子,成为日益繁华的码头。

        在“辽金建都 漕运通济”展厅,展示的一方通州区出土的金代石宗璧墓志上刻有“以大定十七年四月四日,葬于通州潞县台头村之新茔”字样,这是第一次在北京地区发现“通州”字样的实物,与《元史·地理志》“金改通州,取漕运通济之义……以供京师”的记载,相互印证了通州是漕粮进京的重要枢纽和物资转运基地,此墓志也成为通州建置得名的重要证据。

        而在“大都既定 一脉贯通”展厅,出土于元大都遗址的“龙泉窑青釉贴花牡丹纹凤尾瓶”“广寒宫螺钿漆器残片”“景德镇窑青花龙纹碗”等诸多文物,正是当时人员和物资南北流动、南北方文化交融的物证,也从侧面反映了元代京杭大运河支撑下的强大漕运功能。

        明朝修建紫禁城的大量工匠和材料也是经大运河水运而来。此次展出的一块清代铭文金砖,刻有“督造官江南苏州府知府魁元”“德记”等款识,此类御用金砖在明清两代均由皇家指定的苏州立窑高规格烧造,再顺着大运河解运至北京。如此说来,如果没有大运河的漕运,或许就没有如今的故宫。联系起元代都城因水而兴的种种,充分解释了“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之说。

        运河沿线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都与水密切相连,沿岸人们的生活也始终与之相依相伴、密切共生。走进馆内的运河书屋翻到一本《大运河图志》,写到“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运河?”“不能单就运河自身谈运河,而要将它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观察它是怎么被需求,又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这与此次展陈的宗旨达成默契。我想,这也适用于今天擦亮大运河文化品牌、做好新时代大运河的保护规划和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56(s)   65 queries
      update: